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急冷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急冷水净化装置、急冷水净化系统及急冷水净化检测系统。急冷水净化装置包括依次串联以使急冷水能够顺次流通的第一油水分离器、过滤器、聚结器以及第二油水分离器,第一油水分离器设置为用于初步分离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过滤器设置为用于进一步过滤急冷水中的杂质,聚结器设置为用于将急冷水中残存的油分子聚结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第二油水分离器设置为用于进一步分离急冷水中残存的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急冷水净化装置能对急冷水进行很好的净化,进而使PH分析仪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以保证注入的碱液量更合适,使急冷水系统pH值能够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冷水净化装置、急冷水净化系统及急冷水净化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急冷水
,具体地涉及急冷水净化装置、急冷水净化系统及急冷水净化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甲醇制烯烃工艺中,急冷水循环系统是以急冷水为媒介、将MTP(甲醇制丙烯)反应器产物经余热回收系统冷却、经预急冷塔及急冷塔两级冷却后,产物中所含的稀释蒸汽被冷凝形成急冷水。大部分急冷水承担了回收反应工段热量并将其输送至精馏工段各再沸器的重要能量循环,对于甲醇制烯烃装置能量平衡以及余热回收来讲至关重要。小部分急冷水一部分用于产生工艺蒸汽的工艺水,另一部分进入甲醇回收塔。在MTP反应器沸石基催化剂的作用下,除了生成烯烃和大量工艺水外,反应还生成少量的有机酸,如乙酸和丙酸。由于酸的水溶液有腐蚀性,且精馏工段以急冷水为热源的再沸器均为碳钢换热器,因此急冷水pH的控制就尤为重要。在生产过程中,急冷水pH过高会发生乳化,导致油水分离困难。急冷水作为换热器热源时,容易使换热器结垢,影响换热效果。急冷水作为工艺水时因油含量升高,影响蒸汽发生系统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使得发生的稀释蒸汽量减少,造成外补的中压蒸汽量增加,稀释蒸汽系统的排污量增大,增加了装置的能耗,并且进入稀释蒸汽发生系统后,致使稀释蒸汽带油,带油的稀释蒸汽进入原料气加热炉时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焦质,导致炉管严重结焦。急冷水pH过低,反应生成的有机酸将腐蚀设备,增大了装置设备泄漏的风险。因此,急冷水pH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装置能否安全、平稳运行。工艺操作中,通过碱液泵将浓度约10%的NaOH溶液输送至急冷塔和预急冷塔的急冷水进水管进行中和。急冷水pH值的控制指标为7~9。碱液的注入量是否合适,急冷水pH值控制是否在工艺指标范围内,需要参照预急冷塔底部的pH在线分析仪。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急冷水中油、固含量高,急冷水在线pH分析仪显示误差大、波动幅度大而无法正常工作。而急冷水的离线分析是每天1次,因而未能及时掌握急冷水的pH值变化情况,从而导致对急冷水的调整相对滞后,容易造成急冷水系统pH大幅度波动,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急冷水水质差而影响PH分析仪测量的准确性、进而导致碱液的添加量不准确,使急冷水pH值无法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急冷水净化装置、急冷水净化系统及急冷水净化检测系统,该急冷水净化装置、急冷水净化系统及急冷水净化检测系统能对急冷水进行很好的净化,进而使PH分析仪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以保证后续添加的碱液量更准确,使急冷水系统pH值能够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急冷水净化装置,其包括依次串联以使急冷水能够顺次流通的第一油水分离器、过滤器、聚结器以及第二油水分离器,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设置为用于初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所述过滤器设置为用于进一步过滤所述急冷水中的杂质,所述聚结器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分子聚结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设置为用于进一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优选地,所述急冷水净化装置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的沿所述急冷水流动方向的上游。优选地,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上设置有用于排油的第一排污口和用于排出固体杂质的第二排污口。优选地,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的急冷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的急冷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的下部位置。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腔以及用于限定所述过滤腔的壳体、盖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开口处的顶盖和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底端开口处的底盖,所述过滤腔内填充有丝网,所述过滤器的急冷水进口位于所述顶盖上,所述过滤器的急冷水出口位于所述底盖上。优选地,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聚结器上设置有用于排油的第三排污口。优选地,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上设置有用于排油的第四排污口和用于与PH分析仪连通的取样口。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急冷水净化系统,其包括急冷塔和如上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所述急冷塔的急冷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的急冷水进口连通。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急冷水净化检测系统,其包括PH分析仪和如上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所述PH分析仪与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连通,所述PH分析仪设置为用于检测经所述急冷水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所述急冷水的PH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水分离器可以初步分离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颗粒,减缓急冷水的流速,降低油水分离难度;过滤器可以过滤掉急冷水中的杂质;聚结器可以将急冷水通过过滤、破乳、油分子长大、聚结的过程,最终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最后通过第二油水分离器,进一步分离急冷水中残存的少量油,从而对急冷水进行很好的净化,使PH分析仪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及时掌握急冷水的pH值变化情况,使后续添加的碱液量更准确,使急冷水系统pH值能够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以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平稳地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器;2、第一油水分离器;3、过滤器;4、聚结器;5、第二油水分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顶、底”等方位词通常是根据附图所示的方位而言。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急冷水净化装置,其包括依次串联以使急冷水能够顺次流通的第一油水分离器2、过滤器3、聚结器4以及第二油水分离器5,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设置为用于初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所述过滤器3设置为用于进一步过滤所述急冷水中的杂质,所述聚结器4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分子聚结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5设置为用于进一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水分离器可以初步分离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颗粒,减缓急冷水的流速,降低油水分离难度;过滤器3可以过滤掉急冷水中的杂质;聚结器4可以将急冷水通过过滤、破乳、油分子长大、聚结的过程,最终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最后通过第二油水分离器,进一步分离急冷水中残存的少量油,从而对急冷水进行很好的净化,使PH分析仪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及时掌握急冷水的pH值变化情况,使后续添加的碱液量更准确,使急冷水pH值能够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安全、平稳地运行。优选地,所述急冷水净化装置包括冷却器1,所述冷却器1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的沿所述急冷水流动方向的上游。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器1、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所述过滤器3、所述聚结器4以及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5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却器1的急冷水进口和急冷水出口均位于所述冷却器1的顶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以使急冷水能够顺次流通的第一油水分离器(2)、过滤器(3)、聚结器(4)以及第二油水分离器(5),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设置为用于初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所述过滤器(3)设置为用于进一步过滤所述急冷水中的杂质,所述聚结器(4)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分子聚结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5)设置为用于进一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以使急冷水能够顺次流通的第一油水分离器(2)、过滤器(3)、聚结器(4)以及第二油水分离器(5),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设置为用于初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的油和杂质,所述过滤器(3)设置为用于进一步过滤所述急冷水中的杂质,所述聚结器(4)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分子聚结形成较大的油珠,并实现油、水分离,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5)设置为用于进一步分离所述急冷水中残存的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水净化装置包括冷却器(1),所述冷却器(1)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的沿所述急冷水流动方向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上设置有用于排油的第一排污口和用于排出固体杂质的第二排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的急冷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的急冷水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2)的下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水净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瑶,赵祯,赖达辉,庄壮,张安贵,张智敏,温润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