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7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槽,所述沉淀槽顶端固定相通连接有导管,所述沉淀槽内设有水叶轮,所述水叶轮通过连接轴与圆形箱体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箱体外侧环形固定设有多个叶片和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与圆形箱体固定相通连接,每两个出药管之间设有一个叶片,所述圆形箱体后侧面插入有输药管并与输药管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废水的流动,使得水叶轮可以不断的转动,从而带动圆形箱体也可以转动,这样使得出药管可以转动过程中对沉淀槽每个区域就可以进行加入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废水接触面变大,提高了混合反应速率,加快沉淀,减少絮凝沉淀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选矿设备
,具体为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选矿废水经原有浓密溢流水管线自流到废水处理絮凝、混凝搅拌,通过溶加药一体机的计量泵投加明矾和PAM,混凝池出水自流至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至活性炭搅拌池,在活性炭搅拌池内通过溶加药一体机的计量泵投加粉末活性炭,充分混合后进入吸附沉淀池,沉淀出水用泵提升至智能粗效过滤机组,过滤掉粒径大于100μm大颗粒悬浮物,智能粗效过滤机组出水进入纤维球过滤器,纤维球过滤器出水自流至高位水池后回用于生产系统。而在进行絮凝沉淀过程中,需要向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而且现在一般导管直接向沉淀槽内加入絮凝剂,导致絮凝剂与废水混合反应效率低,反应时间长,并且目前一般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沉淀完成,这样导致废水处理效率低,直接影响整个选矿的生产效率,提出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顶端固定相通连接有导管(3),所述沉淀槽内设有水叶轮(5),所述水叶轮(5)通过连接轴与圆形箱体(4)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箱体(4)外侧环形固定设有多个叶片(6)和出药管(7),所述出药管(7)与圆形箱体(4)固定相通连接,每两个出药管(7)之间设有一个叶片(6),所述圆形箱体(4)后侧面插入有输药管(8)并与输药管(8)旋转连接,所述输药管(8)输出端上固定套有第一限位环(10)和第二限位环(11),所述第一限位环(10)和第二限位环(11)分别设置在圆形箱体(4)后侧面内外两侧,所述输药管(8)输出端穿过沉淀槽并穿出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顶端固定相通连接有导管(3),所述沉淀槽内设有水叶轮(5),所述水叶轮(5)通过连接轴与圆形箱体(4)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箱体(4)外侧环形固定设有多个叶片(6)和出药管(7),所述出药管(7)与圆形箱体(4)固定相通连接,每两个出药管(7)之间设有一个叶片(6),所述圆形箱体(4)后侧面插入有输药管(8)并与输药管(8)旋转连接,所述输药管(8)输出端上固定套有第一限位环(10)和第二限位环(11),所述第一限位环(10)和第二限位环(11)分别设置在圆形箱体(4)后侧面内外两侧,所述输药管(8)输出端穿过沉淀槽并穿出导管(3)与絮凝剂加药装置(9)输入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矿废水高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包括第一沉淀槽(1)和第二沉淀槽(2),所述第一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宝张冲高显一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坤宏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