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压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00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压机系统,包括两台及其两台以上的冷压机,任一个所述冷压机均包括一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将待压物送入冷压机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发料处延伸至所述冷压机的运输轨道,和一个可滑行于所述运输轨道之上的平移推车;所述冷压机的入料口正对所述运输轨道的一侧;所述的平移推车包括一组可与所述第一组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压机系统具有占地空间相对更小,上下料更加方便、高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压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木板加工制造机械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冷压机系统。
技术介绍
冷压机是家具或木门加工车间内常见的加工设备。冷压机主要用来压合家具板件、木门、各种板材以及用于家具的整平、定型,可以使板材间粘合的更加牢固。为了方便上下料,本申请人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冷压机并申请了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1920162923.5。该冷压机包括一底座及设于底座上方、可上下移动的压力面板,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组输送链条,所述的输送链条自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经相对的另一侧延伸至底座之外的一个预定距离处。此外,该冷压机还包括一组与所述输送链条数量相匹配的长条形的横梁,所述的输送链条均分别环绕于各自对应的横梁上,所述输送链条随所述横梁上下移动,所述的底座设有一组与所述横梁相适应的凹槽。本申请人的上述专利技术,主要是方便叉车上下料。然而,对于有多台冷压机作业但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形,叉车的进出和腾挪就十分不方便,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冷压机上下料的效率和冷压物件的配送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相对较少、上下料效率相对较高的冷压机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压机系统,包括两台及其两台以上的冷压机,任一个所述冷压机均包括一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将待压物送入冷压机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发料处延伸至所述冷压机的运输轨道,和一个可滑行于所述运输轨道之上的平移推车;所述冷压机的入料口正对所述运输轨道的一侧;所述的平移推车包括一组可与所述第一组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平移推车和运输轨道构成运输系统,由运输轨道之上的平移推车与多台冷压机实现物料对接,无需叉车对冷压机直接作业,占地空间相对更小,上下料更加方便、高效。更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一个处于较高位置的工作位和一个处于较低位置的缩回位,所述工作位高于所述冷压机的底座工作面,而所述缩回位低于所述冷压机的底座工作面;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处于所述工作位时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对接。优选地,第一输送装置为一组输送链条或者滑轮输送轮;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为一组滑轮。优选地,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发料处的用于上下料的上下料支架,所述上下料支架设有用于叉车铲退位的退位孔。优选地,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上下料支架下游的纵横转换支架,所述纵横转换支架包括一可与所述第二组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三输送装置和一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垂直的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和所述第四传送装置择一工作。优选地,所述上下料支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对接的第五传送装置。优选地,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处于一个固定的预定高度,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具有一个高于所述预定高度的传送位和一个低于所述预定高度的隐藏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处于所述传送位时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对接。优选地,所述的第三输送装置为一组输送链条或者输送带;所述的第四输送装置为一组滑轮。由上述方案可见,纵横转换支架可实现物料纵向进横向出;而上下料支架的设置,可以避免叉车直接作用于纵横转换装置造成碰撞损坏;设置多个相互对接的输送装置可以更好地帮助物料在整个冷压机系统中的传送,更好地提高作业效率。优选地,所述运输轨道为地轨。优选地,所述平移推车包括四个以上与所述运输轨道相适配的滚轮。由上述方案可见,地轨成本低但承载能力强,便于输送重物;滚轮可使减少平移推车的驱动力,方便人力作业。故,本技术的冷压机具有占地紧凑、配送高效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平移推车的一个侧面图;图3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平移推车的另一个侧面图;图4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平移推车的俯视图;图5是平移推车与冷压进行物料对接时的示意图;图6是平移推车与冷压机完成物料对接后、冷压机开始冷压之前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上下料支架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上下料支架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纵横转换支架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冷压机系统的纵横转换支架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冷压机系统包括多台的冷压机1,一个自发料处延伸至所述冷压机的运输轨道2,和一个可滑行于所述运输轨道2之上的平移推车3。冷压机最好成对布置在运输轨道2的两侧。本冷压机系统中的冷压机具有实质相同的结构。本技术的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设于发料处的用于上下料的上下料支架5和用于将来自上下料支架5的物料传送给平移推车3的纵横转换支架4。任一个冷压机1均包括一底座11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将待压物送入冷压机的第一输送装置12;任一个冷压机1的入料口13均正对所述运输轨道2的一侧。参见图2至4,平移推车3包括一组可与所述第一组输送装置12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32。第一输送装置12同时也将冷压后的物料传送给第二输送装置32。参见图5和6,该两图均为局部的侧面示意图,第一输送装置12具有一个处于较高位置的工作位(图5所示位置)和一个处于较低位置的缩回位(图6所示位置),所述工作位高于所述冷压机的底座工作面111,而所述缩回位低于所述冷压机的底座工作面111。气缸14使第一输送装置12升高至并维持在工作位。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2处于所述工作位时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2对接,从而实现物料6的传输。这样,通过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运送冷压物料时,不会碰触冷压工作面;而物料交接完成后,冷压工作时,第一输送装置12可以在冷压工作面的下面隐藏起来,便于机器冷压作业。优选地,第一输送装置12为一组输送链条或者滑轮输送轮;第二输送装置32为一组滑轮。参见图7和8,上下料支架5为整个冷压系统与外界进行冷压物料出入的窗口,其上设有用于叉车铲退位的退位孔51。退位孔51便于叉车装卸物料。参见图9和10,纵横转换支架4包括一可与所述第二组输送装置32对接的第三输送装置42和一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垂直的第四输送装置43。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和所述第四传送装置43择一工作。第四传送装置43对接上下料支架5上的第五传送装置52。第四输送装置43处于一个固定的预定高度,所述第三输送装置42具有一个高于所述预定高度的传送位和一个低于所述预定高度的隐藏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42处于所述传送位时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2对接。第三输送装置42的升降由气缸41控制。优选地,第三输送装置42为一组输送链条或者输送带;第四输送装置43为一组滑轮。优选地,运输轨道2为包括2根轨道的地轨,其直接安装于地面。平移推车3包括四个及以上与所述运输轨道2相适配的滚轮31。平移推车3通过滚轮31滑行于运输轨道2之上。平移推车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压机系统,包括两台及其两台以上的冷压机,任一个所述冷压机均包括一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将待压物送入冷压机的第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发料处延伸至所述冷压机的运输轨道,和一个可滑行于所述运输轨道之上的平移推车;所述冷压机的入料口正对所述运输轨道的一侧;/n所述的平移推车包括一组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压机系统,包括两台及其两台以上的冷压机,任一个所述冷压机均包括一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将待压物送入冷压机的第一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机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发料处延伸至所述冷压机的运输轨道,和一个可滑行于所述运输轨道之上的平移推车;所述冷压机的入料口正对所述运输轨道的一侧;
所述的平移推车包括一组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一个处于较高位置的工作位和一个处于较低位置的缩回位,所述工作位高于所述冷压机的底座工作面,而所述缩回位低于所述冷压机的底座工作面;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处于所述工作位时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为一组输送链条或者滑轮输送轮;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为一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发料处的用于上下料的上下料支架,所述上下料支架设有用于叉车铲退位的退位孔。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文红刘文华胡勇胡立平周仲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华衍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