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坤茂专利>正文

电路板测试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86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路板测试夹具,主要包括:第一、二密度板及其间的一束套薄膜,其中该第一密度板表面贯设有数个可容纳弹性组件的容置孔,且使各容置孔对应于一万用密度板上预设的数个孔洞,而于各孔洞内可分别夹持于一导线的端部,第二密度板是叠设于该第一密度板上,于其表面贯设数个通孔对应于第一密度板的容置孔,且各通孔可另对应于一针板上的各探针,束套薄膜是一具弹性束合特性的薄片体,可夹设于该第一、三密度板之间,且可为该弹性组件所刺穿,利用该束套薄膜的弹性束合而可使各弹性组件定位于容置孔内,并于该探针与导线之间形成电连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路板测试夹具,尤指一种结构简易、组装便 利且可降低使用成本的电路板测试夹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路板测试夹具结构,乃如图l-3所示,其主要包括 一底 座4、 一万用密度板模块50及一针板6;该万用密度板模块50是设于该 底座4的一旁侧,其是由一第一万用密度板51、 一第二万用密度板52及 一第三万用密度板53依序叠置而成,其中第二万用密度板52内设有数 个密集排列的容置孔521,以供容置数个探针弹簧54,而该第一、三万 用密度板51、 53则分别设有数个通孔511、 531对应于该容置孔521,但 使该通孔511、 531具有较小的内径,以限制该探针弹簧54防止其向外 脱落,再使该探针弹簧54底端经由数个导线41连接至底座4上的数个 测试插槽42,而各测试插槽42则可供插接各测试^义器的插头,针板6是 依一预设待测电路板7的电路上待测试点而设有^t个贯穿顶、底二侧的 探针61;使该针板6固定于万用密度板模块50上定位,则可使探针61 与对应的探针弹簧54形成接触,而该待测电路板7则可固定于针板6上, 利用各探针61接触待测电路板7上的待测试点,经由各探针弹簧54、导 线41至测试插槽42输出至测试仪器而可形成一测试回3各。然而,上述的电路板测试夹具结构于应用上有下列缺陷1。 由于该探针弹簧54是设置于该第二万用密度板52的容置孔52 l内,并以第一、三万用密度板51、 53上较小孔径的通孔511、 531形成 限位,因此,其整体的组装极为费时费力。2. 由于导线41由第一万用密度板51的通孔511伸入时无法定位, 因此必须以焊接方式结合于探针弹簧54底端,使其保持电连接,如此庞大数量的焊接加工,需耗费极大人力,亦增加了整体的开发成本,不符 合经济效益。3. 由于该针板6的各探针61是通过第三万用密度板5 3的通孔5 3 l而与探针弹簧54接触,但由于该通孔531的孔径极小,致使该探针61 极不易穿过该通孔531,形成组装上的困扰;同时,该较小孔径的通孔5 31会对探针61底部形成夹持,使该探针61于测试受压后,容易产生弯 曲变形。4. 由于该通孔531的孔径极小,会对探针61底部形成夹持而限制 其可倾斜的角度,如此一来,即无法利用使探针61斜向延伸的方式增加 其分布密度,.形成空间利用效率无法提升的限制。技术内蔓有鉴于现有的电路板测试夹具结构有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主 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夹具,其可有效降低组装的困难度,进 而节省开发成本并提升组装质量。本技术的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夹具,其可使针板的 各探针较易于与弹性组件接触,且容许各探针于接触时保持较倾斜的状 态,藉以提升其分布密度、增加其空间利用效率。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夹具,其弹性组件及 相关的定位装置可被重复使用,而不必随测试标的不同而更换,可有效 降低测试成本。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所实行的技术手段为,本技术包括一 第一密度板,表面贯设数个容置孔,且使各容置孔分别对应于一万用密 度板上的各预设孔洞,而于该万用密度板的各孔洞内夹持一导线的端部; 一第二密度板,叠设于该第一密度板上,于其表面贯设数个通孔,使各 通孔的一端可对应于第一密度板的容置孔,且其另一端可对应于一针板 上的各探针; 一束套薄膜,是一具弹性束合特性的薄片体,可夹设于该 第一、三密度板之间;数个弹性组件,容置于该第一密度板的容置孔与 第二密度板的通孔内,且可穿破该束套薄膜,利用该束套薄膜的弹性束 合而可形成定位,使各弹性组件可于该探针与导线之间形成电连接。另外,本方案中,第二密度板的各通孔内径可以等于(或大于)该第 一密度板1的容置孔的内径,而该弹性组件的底端与万用密度板上的导 线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二密度板的各通孔1内径等于 (或大于)该第一密度板的容置孔的内径,因此各弹性组件的置入比较容 易,且由于该导线已预先夹持于该万用密度板的孔洞内,因此该弹性緩 冲层与该万用密度板组合后,可使该弹性组件底端直接与该导线精准地 接触,故而可免除该二者的焊接作业,藉以降低整体的加工成本。再者,由于该通孔具有较传统大的孔径,因此各探针较易伸入与弹性 组件接触,可有效简化组装的难度,且该探针于测试受力时,易亦具有 较大的变形空间,可容许各探针于接触时保持较倾斜的状态,且可有效 避免探针弯曲变形;同时,该弹性緩冲层整体具有共享性,可重复使用而无需随待测电路板不同而更换,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合以上所述,本技术电路4反测试夹具确可达成简化组装程序、 降低使用成本的功效。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得到更具体的了解,兹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如下图1是现有电路板测试夹具的构造分解图2是现有电路板测试夹具的组合剖面图3是图2的A部位放大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外观图6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剖面图7是图6的B部位放大示意图。 其中a弹性緩沖层1第一密度板11、 521容置孔12弹性组件2束套薄膜3第二密度板31、 511、 531通孔4底座41导线42测试插槽5万用密度板50万用密度板模块51第一万用密度板52第二万用密度板53第三万用密度板54探针弹簧55孔洞6针板61探针7待测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7所示,可看出,本技术主要是于一万用密度板5与一 针板6之间设置一弹性緩冲层a ,于该万用密度板5上设有数个密集排 列的孔洞55,可夹持导线41的一端部,且各导线41的另一端则分别连 接于一底座4上的数个测试插槽42,以供插接各测试仪器的插头,而针 板6则是依待测电路板7的电路上的待测试点而设有数个贯穿顶、底二 侧的探针61;该弹性緩冲层a则包括第一密度板l、束套薄膜2及第 二密度板3等部份,其中第一密度板1表面贯设数个容置孔11,各容置 孔11分别对应于万用密度板5上各孔洞51,且于各容置孔11内分别容 纳一弹性组件12 (弹簧),第二密度板3是叠设于该第一密度板1上,于 其表面贯设数个通孔31分别对应于第一密度板1的容置孔11,且各通孔31与容置孔11具有相同的内径,束套薄膜2是一具弹性束合特性的薄片 体,其夹设于该第一密度板l、第三密度板3之间,且可为该弹性组件l2所刺穿,利用该束套薄膜2的弹性束合特性,可使各弹性组件12受抵 压而分别定位于容置孔11 (通孔31)内,该弹性组件12以顶端接触于 各探针61底端,且弹性组件12的底端与孔洞51内的导线41接触,由 此可使该待测电路板7经由探针61、弹性组件12(弹簧)、导线41及测 试插槽42而与外部的测试仪器形成电连接。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二密度板3的各通孔31内径等于(或大于)该 第一密度板1的容置孔11的内径,因此各弹性组件12的置入比较容易, 且由于该导线41已预先夹持于该万用密度板5的孔洞51内,因此该弹 性緩沖层a与该万用密度板5组合后,可使该弹性组件12底端直接与该 导线41精准地接触,故而可免除该二者的焊接作业,藉以降低整体的加 工成本。再者,由于该通孔31具有较传统大的孔径,因此各探针61较易伸入 与弹性组件12接触,可有效简化组装的难度,且该探针61于测试受力 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于一个万用密度板与一个针板之间设置一个弹性缓冲层,于该万用密度板上设有数个密集排列的孔洞,分别夹持导线的一个端部,且各导线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于数个测试插槽,以供插接各测试仪器的插头,该针板则是依待测电路板的电路上待测试点而设有数个贯穿顶、底二侧的探针;而该弹性缓冲层至少包括:    一个第一密度板,表面贯设数个容置孔,且各容置孔分别对应于万用密度板上的各孔洞;    一个第二密度板,叠设于该第一密度板上,于其表面贯设数个通孔,且使各通孔分别对应于第一密度板的容置孔;    一个束套薄膜,是一种具弹性束合特性的薄片体,夹设于该第一、三密度板之间;    数个弹性组件,容置于该第一密度板的容置孔与第二密度板的通孔内,且可穿破该束套薄膜,利用该束套薄膜的弹性束合而形成定位,使各弹性组件于该探针与导线之间形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坤茂
申请(专利权)人:吕坤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