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结构和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6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翼结构和飞行器,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该一种机翼结构,包括动力装置、机翼转轴和主机翼,其中:动力装置与机翼转轴连接,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机翼转轴旋转;机翼转轴横向设置;主机翼连接于机翼转轴的两边边缘,且主机翼和机翼转轴能够同步旋转。该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并提高续航能力,且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翼结构和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仓储物流
,具体涉及一种机翼结构和飞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仓储物流领域使用的飞行器主要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垂直起降无人机,其中:固定翼无人机需要起飞和降落跑道,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降低了对机场的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物流无人机采用多旋翼无人机,但其航程和续航时间较短,很难实现远距离的物流运输;垂直起降无人机,同时设置固定翼和多旋翼,但固定翼和多旋翼分别需要两套动力系统和结构,增加了机身重量、成本和控制难度,且固定翼和多旋翼不能同时发挥作用,在不同阶段已成为飞行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翼无人机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多旋翼无人机航程短;以及垂直起降无人机控制难度较高,且其多旋翼和固定翼之间不能协同工作,增加了飞行负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翼结构和飞行器,能够降低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并提高续航能力,且便于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翼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机翼结构,包括动力装置、机翼转轴和主机翼,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机翼转轴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机翼转轴旋转;所述机翼转轴横向设置;所述主机翼连接于所述机翼转轴的两端部,且所述主机翼和所述机翼转轴能够同步旋转。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啮合,且所述传动齿轮套接于所述机翼转轴。可选地,还包括从机翼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从机翼位于所述主机翼的前侧和/或后侧;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从机翼与所述主机翼,以使所述从机翼和所述主机翼能够同步旋转。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轮、连接带和第二连接轮,其中:所述从机翼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轮套设于所述机翼转轴,且所述第二连接轮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或,所述第二连接轮套接于机翼转轴;所述连接带套在所述第一连接轮和所述第二连接轮上,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轮和所述第二连接轮能够同步旋转。可选地,所述主机翼和所述从机翼的截面为类水滴形;所述连接带是皮带或钢丝绳;所述第一连接轮和所述第二连接轮是带轮或钢丝绳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机身、旋翼和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机翼结构,其中:所述机身的边缘连接有所述旋翼;所述机翼结构连接于所述机身。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连接梁、机身梁和机臂,其中:所述连接梁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机身梁的中部;所述连接梁用于支撑所述机翼结构的动力装置、机翼转轴、第二连接轮和主机翼;所述机臂连接于所述机身梁的两端;所述机臂用于所述支撑旋翼以及所述机翼结构的从机翼和第一连接轮。可选地,还包括舱体和舱内隔板,其中:所述舱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梁;所述舱内隔板连接于所述舱体的内壁;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轮位于所述舱体与所述舱内隔板形成的舱内空间。可选地,所述机翼转轴穿过所述舱体;所述主机翼位于所述舱体的两侧,且两侧的所述主机翼沿所述舱体对称。可选地,所述从机翼和所述第一连接轮套设于所述机臂的外部;所述舱体的上部开设有带孔;所述连接带穿过所述带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轮和所述第二连接轮。上述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所述动力装置控制所述机翼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主机翼旋转到特定的角度,进而使所述主机翼在起降时保持在纵向、在巡航时保持在横向,使所述主机翼在起降时降低阻力、巡航时提供升力;2.所述传动机构能够使所述从机翼和所述主机翼同步旋转,便于控制,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动力系统;3.利用该机翼结构可以对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固定翼无人机的优点,在仅有较少的重量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提升性能;4.具有该机翼结构的飞行器,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续航能力较强,且便于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翼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翼结构的起降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翼结构的从机翼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翼结构的机身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舱体内部的示意图。图中,1-动力装置;11-动力源;12-传动齿轮;2-机翼转轴;3-主机翼;4-从机翼;5-传动机构;51-第一连接轮;52-连接带;53-第二连接轮;6-机身;61-连接梁;62-机身梁;63-机臂;7-旋翼;81-舱体;82-舱内隔板;83-带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机翼结构和飞行器,同时具有固定翼和多旋翼的优点,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巡航时旋翼和机翼均能提供升力,在仅有较少的重量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提高续航能力。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翼结构主要包括:动力装置1、机翼转轴2和主机翼3。其中,动力装置1用于控制机翼转轴2旋转,动力装置1与机翼转轴2连接,且机翼转轴2横向设置。主机翼3连接于机翼转轴2的两端部,使主机翼3和机翼转轴2能够同步旋转,例如,可以使主机翼3连接在机翼转轴2上靠近端点处,即机翼转轴2穿过主机翼3;或者可以使主机翼3的一部分套在机翼转轴2的两端边缘,即机翼转轴2穿入主机翼3的一部分;还可以使主机翼3连接在机翼转轴2的两端。该机翼结构在运行时,动力装置1控制机翼转轴2旋转,从而带动主机翼3旋转到特定的角度,进而使主机翼3在起降时保持在纵向、在巡航时保持在横向。此外,对于巡航时主机翼3的倾斜角度可以基于飞机飞行原理确定,本技术实施例不予赘述。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机翼结构,可以使飞行器同时具备多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的优势,对机场的要求较低,在起降时主机翼3保持在纵向,所产生的阻力较小,在巡航时依靠主机翼3减小所需动力,提高续航能力。利用该机翼结构可以对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固定翼无人机的优点,在仅有较少的重量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提升性能。此外,可以采用面积较小的主机翼3,减小主机翼3的长度,从而降低了整个飞行器的体积,使多旋翼无人机即使不做飞行模式的转换(主机翼3始终保持在横向),也能获得较好的续航能力。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1)、机翼转轴(2)和主机翼(3),其中:/n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机翼转轴(2)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用于控制所述机翼转轴(2)旋转;/n所述机翼转轴(2)横向设置;/n所述主机翼(3)连接于所述机翼转轴(2)的两端部,且所述主机翼(3)和所述机翼转轴(2)能够同步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1)、机翼转轴(2)和主机翼(3),其中:
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机翼转轴(2)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用于控制所述机翼转轴(2)旋转;
所述机翼转轴(2)横向设置;
所述主机翼(3)连接于所述机翼转轴(2)的两端部,且所述主机翼(3)和所述机翼转轴(2)能够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包括动力源(11)和传动齿轮(12),其中:
所述传动齿轮(12)与所述动力源(11)的输出端啮合,且所述传动齿轮(12)套接于所述机翼转轴(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机翼(4)和传动机构(5),其中:
所述从机翼(4)位于所述主机翼(3)的前侧和/或后侧;
所述传动机构(5)连接所述从机翼(4)与所述主机翼(3),以使所述从机翼(4)和所述主机翼(3)能够同步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轮(51)、连接带(52)和第二连接轮(53),其中:
所述从机翼(4)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轮(51)的两侧;
所述第二连接轮(53)套设于所述机翼转轴(2),且所述第二连接轮(53)与所述传动齿轮(12)连接;或,所述第二连接轮(53)套接于机翼转轴(2);
所述连接带(52)套在所述第一连接轮(51)和所述第二连接轮(53)上,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轮(51)和所述第二连接轮(53)能够同步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翼(3)和所述从机翼(4)的截面为类水滴形;
所述连接带(52)是皮带或钢丝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