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及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483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包括:手柄;第一杆身,与手柄固定连接;第二杆身,通过转向组件与第一杆身活动连接,第二杆身在手柄左右转向时进行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位置传感器,与第二杆身连接;当第二杆身上升或下降时,位置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转向信号。该操纵杆能够更精准的将转向信息发送至控制端,从而便于控制端控制收割机转向。一种收割机转向系统,包括上述的转向操纵杆,还包括:液压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发动机,发动机与液压传动装置的输入轴连接;行走变速箱,行走变速箱与液压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该转向系统能够在转向或爬坡时动力输出更高,且更稳定,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及转向系统
本技术涉及
,尤指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及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履带联合收割机行走控制系统分为前置与后置驱动两种方式,前置方法通过HST无极变速器带动行走变速箱,行走变速箱驱动行驶驱动轮使履带收割机行走,后置方法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行驶轮使车辆行走。后置方式因空间结构,成本等因数很少有厂家采用,前置方式为现有厂家的主流设计思路。但是,前置HST在烂田等不利行走的地形转向或爬坡时动力输出明显不足,且转向精度不高,驾驶员在操控机器时舒适感很低。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更精准的将转向信息发送至控制端,从而便于控制端控制收割机转向的转向操纵杆,以及一种转向或爬坡时动力输出更高,转向或爬坡更稳定,有利于提高驾驶员舒适感的转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能够更精准的将转向信息发送至控制端,从而便于控制端控制收割机转向;同时,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在转向或爬坡时动力输出更高,且更稳定,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收割机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n第一杆身,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n第二杆身,通过转向组件与所述第一杆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杆身在所述手柄左右转向时,在所述第一杆身的带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之间的切换;/n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杆身的下方,且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传感触头与所述第二杆身连接;/n当所述第二杆身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带动所述传感触头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触头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的位置深浅判断所述手柄左右转向的大小,并将信息传输给所述收割机的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第一杆身,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第二杆身,通过转向组件与所述第一杆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杆身在所述手柄左右转向时,在所述第一杆身的带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之间的切换;
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杆身的下方,且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传感触头与所述第二杆身连接;
当所述第二杆身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带动所述传感触头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触头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的位置深浅判断所述手柄左右转向的大小,并将信息传输给所述收割机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身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U”形设置,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U”形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身的底端设置有圆钢,所述传感触头与所述圆钢连接,
当所述第二杆身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时,所述圆钢带动所述传感触头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割机转向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触头与所述位置传感器旋转连接。


5.一种收割机转向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转向操纵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压传动装置,所述液压传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位置传感器发送的转向信号,并向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所述液压传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输出信号切换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俊苏广志李冬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常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