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70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其包括汗布本体,所述汗布本体包括内衬层、中间层和表面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内衬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所述内衬层为亲肤纤维纺织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用于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所述表面层为亲水性纤维纺织层,所述表面层用于将所述中间层的汗液吸收至汗布表面。通过上述设置,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衣物时,亲肤层直接与皮肤接触提高肌肤触感,吸汗层将皮肤表面汗液吸收,并通过表面层使汗液能够快速蒸发,从而使衣物能快速风干,进而大大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
技术介绍
汗布是指制作内衣的纬平针织物,吸湿性与透气性较好,用于制作各种款式的汗衫和背心。一般用细号或中号纯棉或混纺纱线,在经编或纬编针织机上用平针、集圈、罗纹、提花等组织编结成单面或双面织物,再经漂染、印花、整理,然后裁缝成各种款式的汗衫和背心。现检索到专利公开号为CN208962624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汗布复合膜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为汗布,所述汗布为涤纶丝和棉线编织而成,所述里层为防水透气膜,所述里层远离表层的一面连接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两根所述纬纱互相螺旋缠绕,两根所述纬纱扭转两次则有一根经纱从两根纬纱之间穿过。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下缺陷:当人体出汗时,汗布将皮肤表面汗液吸收后,汗液会残留在汗布中不易蒸发,因此可能导致穿着的舒适性降低,影响穿着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包括汗布本体,所述汗布本体包括内衬层、中间层和表面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内衬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所述内衬层为亲肤纤维纺织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用于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所述表面层为亲水性纤维纺织层,所述表面层用于将所述中间层的汗液吸收至汗布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技术的汗布制作衣物时,使内衬层作为衣物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内衬层为亲肤纤维纺织层,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而影响舒适感,通过中间层的吸汗层的设置,将人体产生的汗液从皮肤上吸走,而由于表面层为亲水纤维纺织层,表面层的吸水性大于吸汗层的吸水性,通过表面层将吸汗层内的汗液吸收至表面层,既吸收至衣物表面,进而通过与空气的接触使衣服上的汗液能够快速蒸发,进而使衣服始终保持干燥,提高穿着舒适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衬层、所述吸汗层以及所述表面层均采用平纹编织方式纺织而成,且所述表面层的纺织密度小于所述吸汗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平纹纺织方式,提高织物的透气性和牢固度,使织物易于风干,表面层纺织密度小于吸汗层,织物表面层纺织密度较小孔隙较大,即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汗液吸收到表面层后能够快速蒸发,衣物干燥得更快,进而提高穿着舒适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衬层的厚度为0.15-0.3mm,所述吸汗层和所述表面层厚度均大于所述内衬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衬层的厚度设置,内衬层在保证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度的同时,其厚度不易影响吸汗层对汗液的吸收,进而保证衣物在穿着时的舒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层还包括位于所述吸汗层和所述表面层之间的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抗菌涤纶纱线采用斜纹编织方式纺织而成,且所述抗菌层厚度为0.1-0.2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抗菌层的设置,在穿着本技术的汗布制作的衣物时,由于衣物的透气性较高,空气从衣物表面向内部扩散,抗菌层一定程度上将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过滤掉,抗菌层采用斜纹纺织方式,提高过滤效果,同时抗菌层释放银离子对整个织物进行杀菌,进而避免衣物内滋生细菌而产生异味,抗菌层的厚度设置,使其起到抗菌作用的同时不易影响表面层对吸汗层中的汗液的吸收,进而提高衣物穿着的舒适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衬层为天然棉纤维或天然麻纤维或动物毛发或蚕丝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衬层采用天然材料纺织而成,与皮肤亲和度高,不易对皮肤产生刺激,亲肤效果好,穿着舒适性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汗层为涤纶与人造棉混合纺织而成,且涤纶成分占比不低于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汗层采用涤纶与人造棉混纺,既使衣物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吸汗性能,使吸汗层能够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进而吸收至表面层快速蒸发,进而提高衣物穿着时的舒适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表面层为纯棉纱线纺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层采用纯棉纱线纺织,亲水性高于涤纶与人造棉混纺纱线,即表面层亲水性高于吸汗层,进而使表面层能够将吸汗层的汗液吸收至衣物表面加速蒸发,提高衣物穿着的舒适度。1.本技术通过亲肤层、中间层以及表面层的设置,在使用本技术制作衣物时,亲肤层直接与皮肤接触提高肌肤触感,吸汗层将皮肤表面汗液吸收,并通过表面层使汗液能够快速蒸发,从而使衣物能快速风干,进而大大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2.通过抗菌层的设置,对衣物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使衣物内不易滋生细菌,进而避免产生异味。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图1的局面剖视图。图中,1、本体;2、内衬层;3、中间层;31、吸汗层;32、抗菌层;4、表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包括汗布本体1,汗布本体1包括内衬层2、中间层3和表面层4,中间层3位于内衬层2与表面层4之间。中间层3包括吸汗层31,吸汗层31用于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吸汗层31为涤纶与人造棉混纺纱线采用平纹纺织方式纺织而成,且涤纶人造棉混纺纱线中涤纶成分不低于50%,吸汗层31采用涤纶与人造棉混纺,既使衣物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吸汗性能,使吸汗层31能够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使皮肤表面保持干燥,提高舒适度。内衬层2与吸汗层31通过浇水粘接,内衬层2为亲肤纤维纺织层,采用天然棉纤维或者天然麻纤维或者动物毛发或者蚕丝材质,本实施例采用天然棉纤维纱线,且采用平纹的纺织方式纺织而成。内衬层2采用天然材料纺织而成,与皮肤亲和度高,不易对皮肤产生刺激,亲肤效果好,穿着舒适性高,采用平纹纺织方式提高透气性。内衬层2的厚度为0.15-0.3mm,本实施例中内衬层2厚度为0.2mm,内衬层2厚度小于吸汗层31的厚度。内衬层2厚度较小,不易影响吸汗层31对汗液的吸收。中间层3还包括位于吸汗层31和表面层4之间的抗菌层32,抗菌层32与吸汗层31之间通过浇水粘接。抗菌层32为纳米银抗菌涤纶纱线采用斜纹编织方式纺织而成,且抗菌层32厚度为0.1-0.2mm,本实施例中设为0.15mm。抗菌层32的设置,在穿着本技术的汗布制作的衣物时,抗菌层32一定程度上对透过衣物与皮肤接触的空气进行过滤,将细菌等微生物过滤掉,采用斜纹纺织方式,提高过滤效果,同时抗菌层32释放银离子对整个织物进行杀菌,进而避免衣物内滋生细菌而产生异味。抗菌层32的厚度设置,使其起到抗菌作用的同时不易影响表面层4对吸汗层31中的汗液的吸收,进而提高衣物穿着的舒适度。参照图1和2,表面层4为亲水性纤维纺织层,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汗布本体(1),所述汗布本体(1)包括内衬层(2)、中间层(3)和表面层(4),所述中间层(3)位于所述内衬层(2)与所述表面层(4)之间,所述内衬层(2)为亲肤纤维纺织层,所述中间层(3)包括吸汗层(31),所述吸汗层(31)用于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所述表面层(4)为亲水性纤维纺织层,所述表面层(4)用于将所述中间层(3)的汗液吸收至汗布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汗布本体(1),所述汗布本体(1)包括内衬层(2)、中间层(3)和表面层(4),所述中间层(3)位于所述内衬层(2)与所述表面层(4)之间,所述内衬层(2)为亲肤纤维纺织层,所述中间层(3)包括吸汗层(31),所述吸汗层(31)用于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所述表面层(4)为亲水性纤维纺织层,所述表面层(4)用于将所述中间层(3)的汗液吸收至汗布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2)、所述吸汗层(31)以及所述表面层(4)均采用平纹编织方式纺织而成,且所述表面层(4)的纺织密度小于所述吸汗层(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快速干燥的汗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2)的厚度为0.15-0.3mm,所述吸汗层(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穗明李红波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道祺针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