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明凤专利>正文

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5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包括水槽和支架,所述水槽一侧架设有支架,且水槽顶面开设有轮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第二气缸、顶板、移动轮、第一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推动顶模与底模闭合,形成闭合的空腔,注塑液进入空腔内部,冷却成型后,第一气缸带动顶模离开底模,第二气缸缩短拉动顶板沿移动轮向左移动至吸盘位于工件正上方,然后第三气缸伸长推动吸盘底面接触工件,抽气泵抽空吸盘内部空气,使吸盘吸住工件,然后第三气缸缩短,将工件带出底模,完成脱模过程,通过吸取的方式进行脱模,取代传统的顶杆式脱模,工件表面不会产生凸纹,使工件表面更加光滑,尺寸更加准确,工件表面成型质量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塑胶配件多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成产。传统的注塑模具配备有脱模顶杆,分布在底模的下方,由于现阶段模具加工的精度有限,顶杆和底模内底面的模腔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缝隙,冷却成型后,工件表面不可避免的留下因缝隙而产生的凸纹,影响工件的外管成型质量,进而影响外管尺寸,影响工件的精密度,同时,传统的模具在生产时会在模具内部穿插冷却管,冷却管穿插不仅要考虑热量分布,还要考虑结构特征,生产较为麻烦,造价也相对加高,维修和维护成本也较高,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和支架(14),所述水槽(1)一侧架设有支架(14),且水槽(1)顶面开设有轮槽(17),所述水槽(1)上方设置有顶板(7),且顶板(7)底面竖向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并且支撑杆(4)底面安装有移动轮(18),所述移动轮(18)位于轮槽(17)中,且移动轮(18)底面与轮槽(17)内顶面抵接,所述顶板(7)通过第二气缸(6)与支架(14)连接,所述顶板(7)底面位于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且顶板(7)通过第一气缸(5)与顶模安装板(3)连接,并且顶模安装板(3)底面固定安装有顶模(2),所述第一气缸(5)一侧位于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和支架(14),所述水槽(1)一侧架设有支架(14),且水槽(1)顶面开设有轮槽(17),所述水槽(1)上方设置有顶板(7),且顶板(7)底面竖向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并且支撑杆(4)底面安装有移动轮(18),所述移动轮(18)位于轮槽(17)中,且移动轮(18)底面与轮槽(17)内顶面抵接,所述顶板(7)通过第二气缸(6)与支架(14)连接,所述顶板(7)底面位于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且顶板(7)通过第一气缸(5)与顶模安装板(3)连接,并且顶模安装板(3)底面固定安装有顶模(2),所述第一气缸(5)一侧位于顶板(7)底面竖向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8),且顶板(7)通过第三气缸(8)与吸盘安装板(9)连接,并且吸盘安装板(9)底面安装有吸盘(11),所述水槽(1)内底面对应顶模(2)位置安装有底模(20),且底模(20)内部开设有模腔(22),并且底模(20)底面贯穿连接有注塑口(21),所述吸盘(11)顶面通过分流管与吸气管(10)贯通连接,且吸气管(10)安装在吸盘安装板(9)底面,并且吸气管(10)通过连接软管(15)与抽气泵贯通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凤
申请(专利权)人:林明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