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3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适用于主体部上设有限位夹的限位夹塑料件,包括按开模方向依次布置的动模芯、顶针、顶针支座和延迟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二次顶出顶针的尾端通过延迟机构安装在顶针支座上,以先后按一次顶出阶段和二次顶出阶段对限位夹塑料件进行顶出,能够在实现限位夹塑料件自动脱模的同时,避免因二次顶出顶针抽出而向外发生侧向变形的两个限位夹半体在二次顶出阶段与限位夹成型槽发生碰撞,以防止限位夹塑料件的两个限位夹半体因碰撞出现断裂,保证了限位夹塑料件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顶出机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汽车换挡器球头的球核、汽车座椅调角器的调角手柄、换挡器面板总成的副面板等限位夹塑料件1,它们的主体部1-1上均设有限位夹,该限位夹由相互之间留有间隔空间1-2a的两个限位夹半体1-2组成,且所述两个限位夹半体1-2均设有位于所述间隔空间1-2a中的凸块1-3,其中,对于汽车换挡器球头的球核,所述限位夹用于卡簧的限位固定,对于汽车座椅调角器的调角手柄和换挡器面板总成的副面板,所述限位夹用于线束的限位固定,对于其他符合前述结构特征的限位夹塑料件1,所述限位夹也可能起到限位固定之外的其他作用。参见图2和图5,上述限位夹塑料件1进行模具成型时,需要采用如下顶出机构:包括按开模方向V1依次布置的动模芯3、顶针、顶针支座7和动模固定板4,所述顶针包括一次顶出顶针5和二次顶出顶针6;所述动模芯3和动模固定板4相固定,所述动模芯3设有用于所述主体部1-1成型的主体成型槽3a和用于所述限位夹的外轮廓成型的限位夹成型槽3b,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适用于主体部(1-1)上设有限位夹的限位夹塑料件(1),所述限位夹由相互之间留有间隔空间(1-2a)的两个限位夹半体(1-2)组成,且所述两个限位夹半体(1-2)均设有位于所述间隔空间(1-2a)中的凸块(1-3);/n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按开模方向(V1)依次布置的动模芯(3)、顶针和顶针支座(7),所述顶针包括一次顶出顶针(5)和二次顶出顶针(6);所述动模芯(3)设有用于所述主体部(1-1)成型的主体成型槽(3a)和用于所述限位夹的外轮廓成型的限位夹成型槽(3b),且所述动模芯(3)对应所述一次顶出顶针(5)设有一次顶针过孔(3c),对应所述二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适用于主体部(1-1)上设有限位夹的限位夹塑料件(1),所述限位夹由相互之间留有间隔空间(1-2a)的两个限位夹半体(1-2)组成,且所述两个限位夹半体(1-2)均设有位于所述间隔空间(1-2a)中的凸块(1-3);
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按开模方向(V1)依次布置的动模芯(3)、顶针和顶针支座(7),所述顶针包括一次顶出顶针(5)和二次顶出顶针(6);所述动模芯(3)设有用于所述主体部(1-1)成型的主体成型槽(3a)和用于所述限位夹的外轮廓成型的限位夹成型槽(3b),且所述动模芯(3)对应所述一次顶出顶针(5)设有一次顶针过孔(3c),对应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设有二次顶针过孔(3d);所述一次顶出顶针(5)和二次顶出顶针(6)的尾端均安装在所述顶针支座(7)上,所述一次顶出顶针(5)和二次顶出顶针(6)的首端分别伸入对应的一次顶针过孔(3c)和二次顶针过孔(3d)中;使得:在合模状态下,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的首端伸入所述主体成型槽(3a)中,以用于所述间隔空间(1-2a)的成型,且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的首端设有用于两个所述凸块(1-3)成型的两个凹槽(6a);在开模时,所述顶针支座(7)相对所述动模芯(3)沿开模反方向(V2)运动,以带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5)将所述限位夹塑料件(1)沿所述开模反方向(V2)顶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延迟机构;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的尾端通过所述延迟机构安装在所述顶针支座(7)上,使得:在开模时,所述顶针支座(7)先通过所述延迟机构带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一起沿所述开模反方向(V2)运动,待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运动达到所述延迟机构所限定的行程距离(L1)时,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在所述延迟机构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限位夹塑料件(1)沿所述开模方向(V1)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限位夹塑料件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延迟机构和顶针支座(7)之间的安装方式为:
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动模固定板(4),所述动模固定板(4)与所述动模芯(3)相固定,所述顶针和顶针支座(7)位于所述动模芯(3)与动模固定板(4)之间;
所述顶针支座(7)设有安装通孔,该安装通孔由沿所述开模方向(V1)依次连通的套筒过孔(7a)、限位孔腔(7b)、弹簧孔腔(7c)、限位杆过孔(7d)组成,且所述套筒过孔(7a)的孔径小于所述限位孔腔(7b)的孔径,所述限位孔腔(7b)的孔径、所述弹簧孔腔(7c)的孔径、所述限位杆过孔(7d)的孔径依次减小;
所述延迟机构包括限位件(8)和复位弹簧(9);所述限位件(8)由沿所述开模方向(V1)依次相连的套筒部(8-1)、凸台部(8-2)和限位杆部(8-3)构成,所述套筒部(8-1)套于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上,且所述套筒部(8-1)的外径大于所述二次顶针过孔(3d)的孔径,所述凸台部(8-2)包裹住所述二次顶出顶针(6)的尾端;并且,所述凸台部(8-2)容纳在所述限位孔腔(7b)中并能够沿所述开模方向(V1)或开模反方向(V2)滑动,所述套筒部(8-1)通过所述套筒过孔(7a)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丁陈建国邝志辉周志恒刘志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