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0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包括底架、底模、端面模、侧模、固定拉杆组件、滑轮组和挡边架,底架放置在平整地面上,底模平放置在底架上,两个侧模分别放置在底架宽度方向的两边,滑轮组在底架上的轨道滑动,挡边架固定在侧模外侧,挡边架与滑轮组的一端通过调节螺丝连接,长度可调的固定拉杆的一端与滑轮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链连接,另一端与侧模通过销轴铰链连接,端面模固定在两个侧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一套模具即可生产不同规格或类型的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梁模具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梁模具。
技术介绍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能大幅减少用工、缩短工期、改善工人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符合“四节一环保”要求,是我国建筑企业、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已在国内蓬勃发展。目前国内预制构件厂在生产预制梁构件时,基本都是采用一种规格或类型的梁,设计加工一套模具。而一个项目中往往有几十种梁规格或类型,就需要设计加工很多套梁模具。当完成生产后,这些模具大多数做报废处理,只有极少数可以改模后继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梁模具成本占预制梁构件成本很高,不利于市场竞争。同时这么多套模具的堆放也会占用很大的空间,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装配式建筑领域存在的预制梁构件种类规格繁多,模具周转利用率低,模具之间不能相互通用,模具成本居高不下,安装拆卸不方便,人工成本高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用途梁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包括底架、底模、端面模、侧模、固定拉杆组件、滑轮组和挡边架,所述底架放置在平整地面上,所述底模平放置在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侧模分别放置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边,所述底架上设有轨道,所述滑轮组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挡边架固定在所述侧模外侧,所述挡边架与所述滑轮组的一端通过调节螺丝连接,长度可调的所述固定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轮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模通过销轴铰链连接,所述端面模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模上。优选的,本模具还包括高度调整块,所述高度调整块平放在所述底架和所述底模之间。优选的,包括支撑限位杆组件,两个所述侧模的外侧设有固定支撑,两个所述支撑限位杆组件分别水平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支撑的上端以及下端。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螺母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母将所述支撑限位杆组件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支撑上。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筒、第一左旋调节丝杆和第一右旋调节丝杆,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分别与所述第一左旋调节丝杆和所述第一右旋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杆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撑的卡槽处,所述卡槽为U形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拉杆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套筒、第二左旋调节丝杆和第二右旋调节丝杆,所述第二固定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左旋调节丝杆和所述第二右旋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套筒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所述固定拉杆组件通过一扳手杆件插入所述通孔旋转来调节其自身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更换底模及高度调整块,再调整两个侧模之间的距离,即可生产不同截面尺寸的梁,通过调整两个端面模之间的距离,可实现梁长度的调整,从而实现一套梁模具即可生产不同规格或类型的梁,极大地提高了模具周转利用率,模具通用性得以实现,模具成本经多次摊销后可忽略,模具装拆便捷性大大提高,减少了人工使用量,解决了模具占用空间大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撑和支撑限位杆组件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固定拉杆组件的结构图。图中,1-底架;2-底模;3-高度调整块;4-端面模;5-侧模;6-固定拉杆组件;7-滑轮组;8-轨道;9-固定支撑;10-支撑限位杆组件;11-第一固定套筒;12-挡边架;13-调节螺丝;14-销轴;15-销轴;16-螺母;17-第一左旋调节丝杆;18-第一右旋调节丝杆;19-U形槽;20-第二固定套筒;21-第二左旋调节丝杆;22-第二右旋调节丝杆;2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综合参考图1-3,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包括底架1、底模2、端面模4、侧模5、固定拉杆组件6、滑轮组7和挡边架12,底架1放置在平整地面上,底模2平放置在底架1上,两个侧模5分别放置在底架1宽度方向的两边,底架1上设有轨道8,滑轮组7安装在轨道8上,挡边架12固定在侧模5外侧,挡边架12与滑轮组7的一端通过调节螺丝13连接,长度可调的固定拉杆的一端与滑轮组7另一端通过销轴14铰链连接,另一端与侧模5通过销轴15铰链连接,端面模4固定在两个侧模5上。本实施例中,一个底模2、两个端面模4和两个侧模5围成一个梁的型腔,通过浇筑该型腔获得梁结构。挡边架12、滑轮组7和固定拉杆组件6组成的整体结构共同在轨道8上推动侧模5合拢到底模2上,在推动的过程中,挡边架12和滑轮组7的一端连接的调节螺丝13调松,使得侧模5保持一倾斜角度,在侧模5竖直合拢后即可调紧调节螺丝13。其中一个侧模5对应的挡边架12、滑轮组7和固定拉杆组件6的数量不限于一套。固定拉杆组件6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14和销轴15铰链连接,即销轴14可拆卸安装在滑轮组7的另一端以及销轴15可拆卸安装在侧模5上,固定拉杆组件6绕销轴14或者销轴15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模具包括高度调整块3,高度调整块3平放在底架1和底模2之间。该设计中,模具包括不同高度的高度调整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高度的高度调整块3放置在底架1上,进而再将底模2放置在高度调整块3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模具包括支撑限位杆组件10,两个侧模5的外侧设有固定支撑9,两个支撑限位杆组件10分别水平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撑9的上端以及下端。该设计中,固定支撑9为成对出现,固定支撑9固定在侧模5外侧,上下两根支撑限位杆组件10同时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支撑9,起到对侧模5限位,防止浇筑过程中侧模5向外发生变形。优选的,支撑限位杆组件固定在固定支撑的卡槽处,卡槽为U形槽1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限位杆组件10的两端分别与螺母16螺纹连接,两个螺母16将支撑限位杆组件10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撑9上。该设计中,螺母16可以采用普通螺母或者蝶形螺母。两个螺母16分别与支撑限位杆组件10的两端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母,将两个固定支撑9限制在两个螺母之间,也就是限制了梁模具的内挡边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限位杆组件10包括第一固定套筒11、第一左旋调节丝杆17和第一右旋调节丝杆18,第一固定套筒11分别与第一左旋调节丝杆17和第一右旋调节丝杆18螺纹连接。该设计中,第一左旋调节丝杆17和第一右旋调节丝杆18与第一固定套筒11的螺纹旋向是相反的,所以正反转动第一固定套筒11的时候可以调节支撑限位杆组件10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拉杆组件6包括第二固定套筒20、第二左旋调节丝杆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底模、端面模、侧模、固定拉杆组件、滑轮组和挡边架,所述底架放置在平整地面上,所述底模平放置在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侧模分别放置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边,所述底架上设有轨道,所述滑轮组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挡边架固定在所述侧模外侧,所述挡边架与所述滑轮组的一端通过调节螺丝连接,长度可调的所述固定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轮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模通过销轴铰链连接,所述端面模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底模、端面模、侧模、固定拉杆组件、滑轮组和挡边架,所述底架放置在平整地面上,所述底模平放置在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侧模分别放置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边,所述底架上设有轨道,所述滑轮组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挡边架固定在所述侧模外侧,所述挡边架与所述滑轮组的一端通过调节螺丝连接,长度可调的所述固定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轮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模通过销轴铰链连接,所述端面模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整块,所述高度调整块平放在所述底架和所述底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限位杆组件,两个所述侧模的外侧设有固定支撑,两个所述支撑限位杆组件分别水平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支撑的上端以及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星姜源朱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鼎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