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及具有它的点胶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19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胶装置及具有它的点胶设备,其中,该点胶装置包括组合阀及直线喷胶头,组合阀包括阀体及多个点胶阀芯,阀体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注胶通道,每个注胶通道具有进胶口及出胶口;多个点胶阀芯设在阀体上且与多个注胶通道一一对应,每个点胶阀芯用以控制对应地注胶通道的通断;直线喷胶头设在阀体的底部,且直线喷胶头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喷胶口,多个注胶通道的出胶口均与条形喷胶口相通,以通过条形喷胶口将胶体喷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装置,可以喷出直线状胶体,能够适用于矩形的待喷涂表面,并且,其覆盖面积大,形成的矩形喷涂面的厚度及均匀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装置及具有它的点胶设备
本技术涉及点胶阀,尤其涉及一种点胶装置及具有它的点胶设备。
技术介绍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或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在工业生产中,众多的产品需要利用点胶机进行点胶,比如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显示屏、电子元器件。点胶阀是点胶机中极为重要的部件,气压式点胶阀是利用气压将推动胶水流动,并从点胶针头点滴或涂覆于产品表面。相关技术中的点胶阀,点胶针头均是直径较小的针管,这种点胶针头点滴或喷涂时,在产品表面形成点状喷涂面,其覆盖面积小,而为了提高覆盖面积,只能将点胶针头抬高,以增大点胶针头与产品表面之间的距离,此时,虽然覆盖的面积可以增大,但是,喷涂的胶水厚度及均匀度均难以满足要求,并且,在产品表面形成的是圆形喷涂面,这种圆形喷涂面也无法适应产品的矩形表面,例如矩形的玻璃面板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点胶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点胶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点胶装置,包括: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阀体及多个点胶阀芯,所述阀体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注胶通道,每个所述注胶通道具有进胶口及出胶口;多个所述点胶阀芯设在所述阀体上且与多个所述注胶通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点胶阀芯用以控制对应地所述注胶通道的通断;直线喷胶头,所述直线喷胶头设在所述阀体的底部,且所述直线喷胶头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喷胶口,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均与所述条形喷胶口相通,以通过所述条形喷胶口将胶体喷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装置,多个点胶阀芯与阀体构成多个点胶阀,多个点胶阀的出胶口均连通至直线喷胶头的条形喷胶口,如此,可以喷出直线状胶体,随着点胶装置的移动,可以在产品平面形成矩形喷涂面,如此,能够适用于矩形的待喷涂表面,并且,其覆盖面积大,形成的矩形喷涂面的厚度及均匀度更好。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点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具有入胶口及多个排胶口;所述阀体固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进胶口与多个所述排胶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进胶口与对应的所述排胶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线喷胶头上设有多个导胶孔,多个所述导胶孔与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出胶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导胶孔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导胶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条形喷胶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条形喷胶口向下贯穿所述直线喷胶头,所述条形喷胶口具有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导胶孔包括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孔段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连通;所述第二孔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孔段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孔段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孔段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侧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设有储胶槽,所述储胶槽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线喷胶头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固设于所述阀体的底部,所述导胶孔设在所述基座上;侧板,所述侧板设在所述基座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基座之间限定出所述条形喷胶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具有多个阀腔,多个所述阀腔与多个所述注胶通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阀腔包括活塞腔及针道,所述针道连通所述活塞腔及所述注胶通道;每个所述点胶阀芯包括活塞、顶针及弹性件,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活塞腔内,且将所述活塞腔隔离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顶针可滑动地设在所述针道内,且所述顶针的上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抵,以使所述活塞驱动所述顶针关闭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所述阀体上还具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胶口设有胶塞,所述胶塞上设有通孔,所述顶针的下端插入所述通孔时关闭所述出胶口。另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点胶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点胶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设备,具有上述的点胶装置,因此,可以喷出直线状胶体,随着点胶装置的移动,可以在产品平面形成矩形喷涂面,如此,能够适用于矩形的待喷涂表面,并且,其覆盖面积大,形成的矩形喷涂面的厚度及均匀度更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点胶装置的前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点胶装置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点胶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点胶装置中直线喷胶头的分解图;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组合阀10;阀体101;点胶阀芯102;活塞1021;顶针1022;弹性件1023;胶塞1024;通孔H13;活塞腔P10;第一腔体P101;第二腔体P102;注胶通道H10;进胶口H101;出胶口H102;进气口H11;排气口H12;直线喷胶头20;基座201;侧板202;储胶槽2021;条形喷胶口H20;第一侧面S20;第二侧面S21;导胶孔H21;第一孔段H211;第二孔段H212;安装座30;进胶通道H30;入胶口H301;排胶口H302;进气通道H31;入气口H311;出气口H312;排气通道H32;导气口H321;排出口H3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阀体及多个点胶阀芯,所述阀体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注胶通道,每个所述注胶通道具有进胶口及出胶口;多个所述点胶阀芯设在所述阀体上且与多个所述注胶通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点胶阀芯用以控制对应地所述注胶通道的通断;/n直线喷胶头,所述直线喷胶头设在所述阀体的底部,且所述直线喷胶头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喷胶口,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均与所述条形喷胶口相通,以通过所述条形喷胶口将胶体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阀体及多个点胶阀芯,所述阀体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注胶通道,每个所述注胶通道具有进胶口及出胶口;多个所述点胶阀芯设在所述阀体上且与多个所述注胶通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点胶阀芯用以控制对应地所述注胶通道的通断;
直线喷胶头,所述直线喷胶头设在所述阀体的底部,且所述直线喷胶头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喷胶口,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均与所述条形喷胶口相通,以通过所述条形喷胶口将胶体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具有入胶口及多个排胶口;
所述阀体固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进胶口与多个所述排胶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进胶口与对应的所述排胶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喷胶头上设有多个导胶孔,多个所述导胶孔与多个所述注胶通道的出胶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导胶孔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导胶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条形喷胶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喷胶口向下贯穿所述直线喷胶头,所述条形喷胶口具有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所述导胶孔包括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孔段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注胶通道的所述出胶口连通;所述第二孔段的轴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在贤马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世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