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404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包括通风柜、烟气排出管道和吸收池,通风柜顶部连接烟气排出管道,烟气排出管道另一端连接吸收池,烟气排出管道与通风柜连接处设有水喷头,吸收池内填充有回收液,吸收池上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连接有搅拌器且搅拌器设于回收液中,吸收池侧壁分别设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吸收池上连接有补充管道且补充管道内设有加液电磁阀,吸收池下连接有排放管路且排放管路内设有排放电磁阀,回收液中插设有pH值监测传感器,吸收池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火势可控,降温快速,测试效率高,可充分中和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有效避免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材料燃烧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待测材料样品在燃烧试验箱点火后,燃烧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测试系统中温度急剧升高,当一个样品测试完成后,燃烧的跌落物和试样夹持段依旧在燃烧,无法快速熄灭;待燃烧物全部烧尽熄灭后,还需等待箱体温度自然冷却到30℃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样品测试,等待降温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测试效率低;一旦燃烧火势较大需要立刻停止测试时,无法立刻有效灭火,只能等待测试样燃烧殆尽;且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黑烟和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氮化物、氰化物、硫化物、卤素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的酸性气体及PM10以下的有害固体颗粒物未作回收处理,直接由风机将其导引到烟筒中并排放在大气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有效降低燃烧箱温度,提高测试效率,且有效回收有毒有害气体及固体颗粒物,避免燃烧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包括通风柜、烟气排出管道和吸收池,所述通风柜顶部连接所述烟气排出管道,所述烟气排出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收池,所述烟气排出管道与所述通风柜连接处设有水喷头,便于有效控制火势,实现快速降温,缩短等待降温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所述吸收池内填充有回收液,所述吸收池上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连接有搅拌器且所述搅拌器设于所述回收液中,促进废气与所述回收液充分中和,所述吸收池侧壁分别设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吸收池上连接有补充管道且所述补充管道内设有加液电磁阀,所述吸收池下连接有排放管路且所述排放管路内设有排放电磁阀,监控所述吸收池内的所述回收液容量,便于及时进行所述回收液的添加和排放,所述回收液中插设有pH值监测传感器,及时监控所述回收液的pH值,有效监控所述回收液的吸收效果,所述吸收池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孔。优先地,所述回收液包括碳酸氢钠碱性溶液,便于所述回收液与酸性废气发生中和反应,所述回收液液面与所述上限位传感器齐平。优先地,所述烟气排出管道靠近所述通风柜一端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接入孔,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入孔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优先地,所述通风柜侧壁设有玻璃门,所述通风柜内壁下设有管路接入孔,所述管路接入孔与所述玻璃门相对设立,所述通风柜下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为厚度2mm镀锌钢板,所述底板中心处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10mm。优先地,所述烟气排出管道弯折处连接有变频离心风机,所述变频离心风机与所述通风柜设于同一轴线上,有效控制所述变频离心风机对酸性废气的引导速率。优先地,所述水喷头外侧连接有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风柜顶上加装可喷水的灭火装置,与玻璃门、外接管路和通孔配合,对燃烧箱内燃烧材料进行快速降温,且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时监控燃烧箱温度,可快速降低燃烧箱温度,缩短等待降温时间,提高燃烧过程对火势控制的安全性;2.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通过烟气排出管道进入回收液中,在回收液中吸收、中和,并通过pH值监测传感器自动监测,且通过上、下限位传感器监控回收液容量,进行回收液的添加、排放,有效避免了燃烧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通风柜底板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通风柜,11.底板,111.通孔,2.玻璃门,3.管路接入孔,4.温度传感器接入孔,41.温度传感器,5.变频离心风机,6.水喷头,7.烟气排出管道,8.搅拌电机,9.pH值监测传感器,10.加液电磁阀,11.补充管道,12.排气孔,13.吸收池,131.回收液,14.搅拌器,15.排放管路,16.排放电磁阀,17.下限位传感器,18.上限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包括通风柜1、烟气排出管道7和吸收池13,通风柜1顶部连接烟气排出管道7,烟气排出管道7另一端连接吸收池13,烟气排出管道7与通风柜1连接处设有水喷头6,便于有效控制火势,实现快速降温,缩短等待降温时间,提高测试效率,吸收池13内填充有回收液131,吸收池13上连接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下连接有搅拌器14且搅拌器14设于回收液131中,促进废气与回收液131充分中和,吸收池13侧壁分别设有上限位传感器18和下限位传感器17,吸收池13上连接有补充管道11且补充管道11内设有加液电磁阀10,吸收池13下连接有排放管路15且排放管路15内设有排放电磁阀16,监控吸收池13内的回收液131容量,便于及时进行回收液131的添加和排放,回收液131中插设有pH值监测传感器9,及时监控回收液131的pH值,有效监控回收液131的吸收效果,吸收池13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孔12。具体的,如图1所示,回收液131包括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便于回收液131与酸性废气发生中和反应,回收液131液面与上限位传感器18齐平。具体的,如图1所示,烟气排出管道7靠近通风柜1一端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接入孔4,温度传感器接入孔4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1。具体的,如图1-2所示,通风柜1侧壁设有玻璃门2,通风柜1内壁下设有管路接入孔3,管路接入孔3与玻璃门2相对设立,通风柜1下设有底板11,底板11为厚度2mm镀锌钢板,底板11中心处设有若干通孔111,通孔111直径为10mm。具体的,如图1所示,烟气排出管道7弯折处连接有变频离心风机5,变频离心风机5与通风柜1设于同一轴线上,有效控制变频离心风机5对酸性废气的引导速率。具体的,如图1所示,水喷头6外侧连接有水管。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待测材料在燃烧箱内燃烧,当火势过大或测试试验需立即停止时,打开外接水管的开关,通过水喷头6进行快速灭火,有效控制火势;当一个样本测试完成后,可通过水喷头6喷水,使燃烧物快速熄灭,并配合玻璃门2和通孔111进行快速降温,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变频离心风机5通过控制转速,有效抽取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并通过烟气排出管道7导入吸收池13中,吸收池13中填充有碳酸氢钠等碱性回收液131,搅拌电机8控制搅拌器14,使废气中的酸性气体与回收液131充分进行中和反应,pH值监测传感器9及时监控回收液131pH值,当pH值在6.5~7.2范围内时,回收后的废气才可通过排气孔12排出,若不在此范围时,需根据pH值变化通过补充管道11添加不同浓度的回收液131,使废气完全回收;且当回收液131液面超过上限位传感器18时,回收液131通过排放管路15进行排出,若液面低于下限位传感器17时,通过补充管道11及时添加回收液131。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紧凑,火势可控,降温快速,测试效率高,可充分中和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柜、烟气排出管道和吸收池,所述通风柜顶部连接所述烟气排出管道,所述烟气排出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收池,所述烟气排出管道与所述通风柜连接处设有水喷头,所述吸收池内填充有回收液,所述吸收池上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连接有搅拌器且所述搅拌器设于所述回收液中,所述吸收池侧壁分别设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吸收池上连接有补充管道且所述补充管道内设有加液电磁阀,所述吸收池下连接有排放管路且所述排放管路内设有排放电磁阀,所述回收液中插设有pH值监测传感器,所述吸收池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柜、烟气排出管道和吸收池,所述通风柜顶部连接所述烟气排出管道,所述烟气排出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收池,所述烟气排出管道与所述通风柜连接处设有水喷头,所述吸收池内填充有回收液,所述吸收池上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连接有搅拌器且所述搅拌器设于所述回收液中,所述吸收池侧壁分别设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吸收池上连接有补充管道且所述补充管道内设有加液电磁阀,所述吸收池下连接有排放管路且所述排放管路内设有排放电磁阀,所述回收液中插设有pH值监测传感器,所述吸收池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燃烧试验的测试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液包括碳酸氢钠碱性溶液,所述回收液液面与所述上限位传感器齐平。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刘贵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格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