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02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用于降低漆雾处理的成本以及解决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壁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高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将所述塔体分为上部的混合室和下部的冲击室;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所述冲击室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的循环管与所述捕捉水进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雾湿法分离设备
本技术属于油漆颗粒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表面涂装是制造业的一项重要工序,涂装作业时,油漆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形成许多细小的油漆颗粒,它们的绝大部分被固定在工件上,但依然有部分油漆颗粒因来不及固定在工件上而漂浮在空气中。油漆颗粒经呼吸道吸入后会引起肺部病变及中毒,损害人体呼吸、造血和神经系统。同时,油漆颗粒还能促进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油漆颗粒的分离与拦截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式与湿式两种技术;其中,干法过滤包括过滤棉网、网格纸、高效过滤棉等对油漆颗粒进行拦截,该方法虽然能部分控制油漆颗粒的排放,但对于喷涂量较大的企业,过滤材料更换较为频繁,若不及时更换会造成排气不畅。同时,由于需设置多层过滤,使得排风系统压降较高,增加了风机的负荷,造成运行成本极高。相比于干法漆雾治理方式,湿法漆雾治理方式具有捕捉效率高、性能稳定、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现有诸如专利CN2016101679771中采用的湿法工艺一般是以水为捕捉剂,因水与油漆颗粒的亲和力差,不仅会影响油漆颗粒的捕捉效率,而且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附在处理设备的管壁上造成堵塞。同时现有湿法工艺捕捉完油漆颗粒之后,需要对水进行絮凝+胶联处理才能循环使用,这无疑增加了处理的成本。综上,现有湿法漆雾处理工艺存在处理成本高,且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用于降低漆雾处理的成本以及解决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壁的问题。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将所述塔体分为上部的混合室和下部的冲击室;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所述冲击室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的循环管与所述捕捉水进口连通。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方法,将捕捉水雾化液滴与漆雾混合捕捉油漆颗粒后高速冲向塔体的捕捉水中,产生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以将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固定,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捕捉水雾化后循环使用;其中,捕捉水中混有一定量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击室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排风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所述排风口上的排风管向上弯折后与除雾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口靠近所述文丘里收缩管的顶部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击室的侧部还设有可以打开的检修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在于:漆雾在风机的引流作下经漆雾进口高速引至混合室中,冲击室内混有表面活性剂的捕捉水通过循环泵泵送至混合室中,高速漆雾气流在收缩管处由于管体横截面的缩小导致压力逐渐向动能转化,流速加快,气、液两相在收缩管形成了强烈的紊动能,湍流将液体剪切、撕裂、掺混形成大量小液滴(也即雾化),雾化后的捕捉水并进一步在喉管内与油漆颗粒充分混合,并最终经过喉管高速射出,在冲击槽的水面产生大量泡沫,并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巧妙的解决了水与油漆颗粒分离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用于降低漆雾处理的成本以及解决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壁的问题。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1,塔体1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2,文丘里收缩管2将塔体1分为上部的密闭混合室3和下部的冲击室4。其中,文丘里收缩管2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5,在混合室3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冲击室4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6的循环管7与捕捉水进口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在除漆雾前,先在捕捉水中添加一定量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且能够产生泡沫的表面活性剂,漆雾在风机的引流作下经漆雾进口高速引至密闭混合室3中,冲击室4内的捕捉水8通过循环泵6泵送至密闭混合室3中,高速漆雾气流在收缩管处由于管体横截面的缩小导致压力逐渐向动能转化,流速加快,气、液两相在收缩管形成了强烈的紊动能,湍流将液体剪切、撕裂、掺混形成大量小液滴(也即雾化),雾化后的捕捉水并进一步在喉管内与油漆颗粒充分混合,并最终经过喉管高速射出,在冲击槽的水面产生大量泡沫9,并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实现水与油漆颗粒的分离。同时,通过添加在捕捉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还很好的解决了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提高了油漆颗粒的捕捉效率。这主要是因为油漆颗粒表面大量分布亲油官能团,亲油官能团与水不相融,不容易被水捕捉,且具有粘性。表面活性剂一端是亲油官能团,一端是亲水官能团,它的亲油官能团与油漆颗粒亲油官能团结合后即完成改性(消粘)作用,改性后的油漆颗粒表面分布着亲水官能团,因此容易被水捕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可以采用诸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其选用跟漆雾的性质相关的表面活性剂,其中,SDB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申请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通过在捕捉水中添加一定量的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解决了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而且高速冲击产生的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可以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捕捉水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即可实现循环利用,而未被文丘里喉管清洗到水中的油漆颗粒在流场作用下与泡沫或塔壁发生碰撞而被固定。设备结构较现有技术更为简单,操作更为容易。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冲击室4为密闭结构时,在冲击室4上还可以设置排风口,在排风口上可以设置排风机10,漆雾可以通过排风机10高速引入塔体1内。参见图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排风机10将少部分雾化捕捉水带出至塔体1外,在排风口上还可以设置向上弯折的排风管11,在排风管11上设置除雾器12,并且排风机10设置在除雾器12之后,从而有效可以降低水汽对排风机10的不利影响。本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冲击槽产生的部分水汽以及泡沫被带入排风管11内,气流到达通道的上方时流速降低,被带起的水汽因重力作用会有一部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其特征在是:所述塔体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将所述塔体分为上部的混合室和下部的冲击室;/n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n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n所述冲击室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的循环管与所述捕捉水进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其特征在是:所述塔体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将所述塔体分为上部的混合室和下部的冲击室;
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
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
所述冲击室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的循环管与所述捕捉水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室上设有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曦彭芬叶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