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97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包括初沉池本体、清理机构、转动机构和排放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所述的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初沉池本体的左、右侧上,所述的左清理件包括除泥支撑板、除泥气缸、除泥横杆、除泥竖杆和除泥板,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的排放机构设在初沉池本体底壁与转动滤板之间,所述的排放机构包括横管、中间管和竖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清理机构与转动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对初沉池本体内的转动滤板的污泥进行刮除,确保转动滤板不会出现污泥堆积的现象;设置的排放机构,可以将污泥进行集中收集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
技术介绍
初沉池是污水处理中用于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的构筑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初沉池在用于印染污水的处理时,池体的底部会堆积污泥,为避免池体底部的污泥影响污水的沉淀效果,需要定期清理污泥。现在沉淀池中清理淤泥主要是人工进行搅拌,然后用泵抽出,费时费力,清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初沉池内的污泥进行充分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和可集中收集污泥的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尤其适合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包括初沉池本体、清理机构、转动机构和排放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所述的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初沉池本体的左、右侧上,所述的左清理件包括除泥支撑板、除泥气缸、除泥横杆、除泥竖杆和除泥板,所述的除泥支撑板设在初沉池本体左外侧,所述的除泥支撑板上设有除泥气缸,所述的除泥气缸的活塞杆与除泥横杆的下表面左侧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横杆的右端与除泥竖杆上端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竖杆的下端进入初沉池本体内,且与除泥板上端相连,所述的除泥板的下端设有刮板;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的初沉池本体上端开口,在开口的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板,所述的放置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初沉池本体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放置板上表面设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放置板上的放置穿孔,且与转动滤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排放机构设在初沉池本体底壁与转动滤板之间,所述的排放机构包括横管、中间管和竖连接管,横管与第一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中间管与第二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二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之相连通的引出管,每个引出管均穿过初沉池本体侧壁,且均与多通接口相连,该多通接口出口端与出泥管相连,所述的出泥管与抽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的出口通过污泥管与收集箱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初沉池本体的底壁外侧设有左支撑座、右支撑座。进一步,所述的刮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刮板的材质为铁材质。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滤板的外边缘设有环形凸起,在初沉池本体内设有与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凸起滑动设在环形凹槽内。进一步,所述的的横管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中间管一侧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一竖连接管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中间管另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二中间管一侧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每个第二竖连接管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第三通孔、第四通孔。进一步,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五通孔,该第五通孔与其对应的引出管一端相连通。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清理机构与转动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对初沉池本体内的转动滤板的污泥进行刮除,确保转动滤板不会出现污泥堆积的现象;设置的排放机构,可以将污泥进行集中收集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初沉池本体2、除泥支撑板3、除泥气缸4、除泥横杆5、除泥竖杆6、除泥板7、转动电机8、放置板9、转动滤板10、刮板16、引出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包括初沉池本体1、清理机构、转动机构和排放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所述的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初沉池本体1的左、右侧上,所述的左清理件包括除泥支撑板2、除泥气缸3、除泥横杆4、除泥竖杆5和除泥板6,所述的除泥支撑板2设在初沉池本体1左外侧,所述的除泥支撑板2上设有除泥气缸3,所述的除泥气缸3的活塞杆与除泥横杆4的下表面左侧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横杆4的右端与除泥竖杆5上端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竖杆5的下端进入初沉池本体1内,且与除泥板6上端相连,所述的除泥板6的下端设有刮板10,除泥气缸2带动除泥横杆4、除泥竖杆5,进而使得除泥板在初沉池本体1内上、下移动,使其适应不同厚度的泥土;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7,所述的初沉池本体1上端开口,在开口的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板8,所述的放置板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初沉池本体1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放置板8上表面设有转动电机7,所述的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穿过放置板8上的放置穿孔,且与转动滤板9的上表面相连,转动电机7带动转动滤板9转动,此时的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上的刮板10实现对转动滤板9上的污泥刮除的作用即可;所述的排放机构设在初沉池本体1底壁与转动滤板9之间,所述的排放机构包括横管、中间管和竖连接管,横管与第一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中间管与第二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二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之相连通的引出管16,每个引出管16均穿过初沉池本体1侧壁,且均与多通接口相连,该多通接口出口端与出泥管相连,所述的出泥管与抽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的出口通过污泥管与收集箱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初沉池本体1的底壁外侧设有左支撑座、右支撑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刮板1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刮板10的材质为铁材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滤板9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滤板9的外边缘设有环形凸起,在初沉池本体1内设有与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凸起滑动设在环形凹槽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的横管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中间管一侧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一竖连接管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中间管另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二中间管一侧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每个第二竖连接管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五通孔,该第五通孔与其对应的引出管16一端相连通。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启动除泥气缸3,将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分别位于转动滤板9上的合适位置,然后将启动转动电机7,实现刮板10对转动滤板9上的污泥刮除的作用,同时向初沉池本体1内通入水,将转动滤板9上的污泥收集在初沉池本体1内底壁上,最后在排放机构的抽泵作用下,横管、中间管和竖连接管将污泥抽到收集箱内即可。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沉池本体、清理机构、转动机构和排放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所述的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初沉池本体的左、右侧上,所述的左清理件包括除泥支撑板、除泥气缸、除泥横杆、除泥竖杆和除泥板,所述的除泥支撑板设在初沉池本体左外侧,所述的除泥支撑板上设有除泥气缸,所述的除泥气缸的活塞杆与除泥横杆的下表面左侧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横杆的右端与除泥竖杆上端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竖杆的下端进入初沉池本体内,且与除泥板上端相连,所述的除泥板的下端设有刮板,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的初沉池本体上端开口,在开口的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板,所述的放置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初沉池本体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放置板上表面设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放置板上的放置穿孔,且与转动滤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排放机构设在初沉池本体底壁与转动滤板之间,所述的排放机构包括横管、中间管和竖连接管,横管与第一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中间管与第二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二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之相连通的引出管,每个引出管均穿过初沉池本体侧壁,且均与多通接口相连,该多通接口出口端与出泥管相连,所述的出泥管与抽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的出口通过污泥管与收集箱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沉池的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沉池本体、清理机构、转动机构和排放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所述的左清理件和右清理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初沉池本体的左、右侧上,所述的左清理件包括除泥支撑板、除泥气缸、除泥横杆、除泥竖杆和除泥板,所述的除泥支撑板设在初沉池本体左外侧,所述的除泥支撑板上设有除泥气缸,所述的除泥气缸的活塞杆与除泥横杆的下表面左侧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横杆的右端与除泥竖杆上端垂直相连,所述的除泥竖杆的下端进入初沉池本体内,且与除泥板上端相连,所述的除泥板的下端设有刮板,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的初沉池本体上端开口,在开口的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板,所述的放置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初沉池本体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放置板上表面设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放置板上的放置穿孔,且与转动滤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排放机构设在初沉池本体底壁与转动滤板之间,所述的排放机构包括横管、中间管和竖连接管,横管与第一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中间管与第二中间管之间通过多个第二竖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中间管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之相连通的引出管,每个引出管均穿过初沉池本体侧壁,且均与多通接口相连,该多通接口出口端与出泥管相连,所述的出泥管与抽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的出口通过污泥管与收集箱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贤沈勤杜雪锋周佳渊毛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紫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