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消防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92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属于消防车辆领域,用于消防救援,其包括设有座椅的车厢架体,车厢架体的下方为车轮安装座,上方为车厢顶板,车厢顶板有水箱,水箱包括水箱进水管、水箱出水管;在车厢顶板下方的车厢架体内部设置有内板,内板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内板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与之垂直的内板立杆,内板立杆上固定有内板护栏;所述内板在其两侧设置有上滑杆、下滑杆,其中所述的上滑杆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上的上滑槽中,下滑杆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上的下滑槽中;所述内板在其首端设置有与之铰接的围栏,围栏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小巧,能够对狭窄空间内的较小火灾进行扑灭,灵活性高、反应迅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消防电动车
本申请属于消防车辆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消防作业设备多采用大型的消防救援设备或者在道路、建筑物周边设置固定的消防箱体构成,上述分布形势虽然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消防作业需求,但是由于大型消防救援设备(如大型消防车辆)、消防箱体灵活性较差,不能够应对狭窄区域内的火灾情况。而现有狭窄空间内的火灾多由较小范围的火灾现场逐渐蔓延而起,如果扑救及时往往能够避免严重的火灾事故,拯救人民群众的财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其具有结构小巧,能够对狭窄空间内的较小火灾进行扑灭,灵活性高、反应迅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中所述的四轮消防电动车,包括车厢架体,在车厢架体的前部设置有座椅,所述车厢架体在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的车轮安装座,在车厢架体的上方设置有车厢顶板,车厢顶板上对称设置有水箱,在水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进水管,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在水箱顶盖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水箱出水管,水箱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消防水管,消防水管接有消防软管;在车厢顶板下方的车厢架体内部设置有内板,内板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内板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与之垂直的内板立杆,内板立杆上固定有内板护栏;所述内板在其两侧设置有上滑杆、下滑杆,其中所述的上滑杆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上的上滑槽中,下滑杆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上的下滑槽中;所述内板在其首端设置有与之铰接的围栏,围栏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车厢架体上。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车厢顶板上相邻的水箱之间设置有护栏。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座体座椅的两侧设置有座椅护栏。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下滑杆为两根,其通过杆体连接部连接于内板上。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水箱的外壳上分层设置有若干加强防护筋,加强防护筋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通孔。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车厢顶板上相邻水箱上的加强防护筋上放置有搭接板,搭接板通过螺钉与加强筋通孔连接。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车厢架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箱体。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围栏上分布有若干围栏杆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相对于大型的救援车辆或者固定设置的消防箱体而言,其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较高,且适应于大型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的狭窄空间,能够在火灾初始阶段进行救援,防止火灾蔓延所造成的群众财产损失。2、本技术通过设置水箱、内板等结构形式,提高车辆对多种情况下的消防救援需求,有助于增加与提高功能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本技术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椅;2、座椅护栏;3、水箱;4、水箱顶盖;5、水箱出水管;6、旋转接头;7、消防水管;8、加强防护筋;9、加强筋通孔;10、护栏;11、车厢顶板;12、车厢架体;13、车轮安装座;14、水箱进水管;15、电池箱体;16、围栏;17、围栏杆体;18、锁紧机构;19、下滑槽;20、下滑杆;21、杆体连接部;22、上滑杆;23、内板护栏;24、内板立杆;25、内板;26、上滑槽;27、铰接件;28、锁紧底座;29、锁止杆;30、外置泵体;31、牵引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的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说明书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在下述段落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表述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设计规范、标准文献等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包括车厢架体12,在车厢架体12的前部设置有座椅1,所述车厢架体12在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的车轮安装座13,在车厢架体12的上方设置有车厢顶板11,车厢顶板11上对称设置有水箱3,在水箱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进水管14,在水箱3的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4,在水箱顶盖4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水箱出水管5,水箱3内放置有内置潜水泵,潜水泵与水箱出水管5连通,水箱出水管5通过旋转接头6连接有消防水管7,消防水管7接有消防软管;在车厢顶板11下方的车厢架体12内部设置有内板25,内板25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内板25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与之垂直的内板立杆24,内板立杆24上固定有内板护栏23;所述内板25在其两侧设置有上滑杆22、下滑杆20,其中所述的上滑杆22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12上的上滑槽26中,下滑杆20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12上的下滑槽19中;所述内板25在其首端设置有与之铰接的围栏16,围栏16通过锁紧机构18固定在车厢架体12上。实施例2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其中所述的所述车厢顶板11上相邻的水箱3之间设置有护栏10;所述座体座椅1的两侧设置有座椅护栏3座椅护栏2;所述下滑杆20为两根,其通过杆体连接部21连接于内板25上;所述水箱3的外壳上分层设置有若干加强防护筋8,加强防护筋8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通孔9;所述车厢顶板11上相邻水箱3上的加强防护筋9加强防护筋8上放置有搭接板,搭接板通过螺钉与加强筋通孔9连接;所述车厢架体12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箱体15;所述围栏16上分布有若干围栏杆体17。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下述段落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车厢架体12在其前端设置有用于驾乘人员所用的座椅1,为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在座椅1的两侧设置有明显高于座椅1的座椅护栏2。所述座椅1与车厢架体12之间由于留有足够的高度而构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如图1中电池箱体15上方所示的空间,其能够用于放置救援工具,也可用于放置用于电动车驱动的蓄电池,以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车厢架体12在其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行走轮机构的车轮安装座13,车轮安装座13前端的车厢架体12处为电池箱体15,电池箱体15内放置有用于为电动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应当说明的是,当本技术中的车轮安装座13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包括车厢架体(12),在车厢架体(12)的前部设置有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架体(12)在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的车轮安装座(13),在车厢架体(12)的上方设置有车厢顶板(11),车厢顶板(11)上对称设置有水箱(3),在水箱(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进水管(14),在水箱(3)的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4),在水箱顶盖(4)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水箱出水管(5),水箱出水管(5)通过旋转接头(6)连接有消防水管(7),消防水管(7)接有消防软管;在车厢顶板(11)下方的车厢架体(12)内部设置有内板(25),内板(25)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内板(25)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与之垂直的内板立杆(24),内板立杆(24)上固定有内板护栏(23);所述内板(25)在其两侧设置有上滑杆(22)、下滑杆(20),其中所述的上滑杆(22)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12)上的上滑槽(26)中,下滑杆(20)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12)上的下滑槽(19)中;所述内板(25)在其首端设置有与之铰接的围栏(16),围栏(16)通过锁紧机构(18)固定在车厢架体(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消防电动车,包括车厢架体(12),在车厢架体(12)的前部设置有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架体(12)在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行走轮的车轮安装座(13),在车厢架体(12)的上方设置有车厢顶板(11),车厢顶板(11)上对称设置有水箱(3),在水箱(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进水管(14),在水箱(3)的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4),在水箱顶盖(4)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水箱出水管(5),水箱出水管(5)通过旋转接头(6)连接有消防水管(7),消防水管(7)接有消防软管;在车厢顶板(11)下方的车厢架体(12)内部设置有内板(25),内板(25)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内板(25)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与之垂直的内板立杆(24),内板立杆(24)上固定有内板护栏(23);所述内板(25)在其两侧设置有上滑杆(22)、下滑杆(20),其中所述的上滑杆(22)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12)上的上滑槽(26)中,下滑杆(20)的末端位于车厢架体(12)上的下滑槽(19)中;所述内板(25)在其首端设置有与之铰接的围栏(16),围栏(16)通过锁紧机构(18)固定在车厢架体(12)上。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传来朱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亚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