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831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属于动物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网罩,所述网罩包括与致伤端连接固定的连接端和对致伤部位进行罩合的防护端,所述网罩采用多层结构制成,所述多层结构至少包括骨架层、层叠在骨架层外部的吸热层和密封设置在吸热层外部的吸能层,所述骨架层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吸热层为采用吸热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所述吸能层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膜片,所述膜片与吸热层之间密封设置有隔热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致伤区域形成一个防护空间,当冲击波发生时,吸热层吸收热量,并通过多孔结构进入吸能层,由于吸能层的弹性膨胀,能量得到释放,冲击波能量得到降低,避免了对工作人员和设备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试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实验动物通过冲击波瞬间致伤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动物致伤的研究中,如果采取气体致伤方式,需要高压气体瞬间被释放,形成高压冲击波对动物形成致伤,该过程中由于强大的高压气流瞬间被释放,因此,可能对人体或设备造成伤害,需要对工作人员或设备进行防护,以降低损伤程度。同时,在致伤研究中,还可能增加破片致伤,以模拟真实的炮弹爆炸致伤,因此,在防护方面还需考虑破片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可以防止致伤物或气体对实验人员或实验设备的损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包括网罩,所述网罩包括与致伤端连接固定的连接端和对致伤部位进行罩合的防护端,所述网罩采用多层结构制成,所述多层结构至少包括骨架层、层叠在骨架层外部的吸热层和密封设置在吸热层外部的吸能层,所述骨架层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吸热层为采用吸热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所述吸能层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膜片。进一步,所述连接端包括与网罩可拆卸设置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用于与致伤管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进一步,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网罩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盘上对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有螺纹孔。进一步,所述金属丝为铁丝或钢丝或铜丝。进一步,所述吸热材料为导热硅胶片。进一步,所述弹性材料为硫化胶。进一步,所述膜片与吸热层之间密封设置有隔热空间,所述隔热空间内设置有多个复位簧,所述复位簧一端与膜片固定,一端与吸热层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使用时,将连接端与致伤端固定,防护端罩合于致伤部位,骨架层在致伤端与防护端之间支撑起一个防护空间,便于致伤操作,当冲击波发生时,吸热层吸收热量,并通过多孔结构进入吸能层,由于吸能层的弹性膨胀,能量得到释放,冲击波能量得到降低,避免了对外部环境和对工作人员的损伤,使用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骨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网体的剖视图;图4为连接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网罩;2-连接端;3-防护端;4-网体;5-连接头;6-内螺纹;7-骨架层;8-吸热层;9-吸能层;10-连接法兰;11-连接盘;12-螺钉;13-隔热空间;14-复位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只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包括网罩1,网罩包括连接端2、防护端3和网体4,即网罩为两端开口的罩体,且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防护端的开口比连接端大,方便对动物的致伤部位进行防护,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头5,连接头设置有内螺纹6,在致伤管体上设置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即可进行螺纹连接,可随时拆卸或安装,使用非常方便。网体为包括骨架层7、吸热层8、吸能层9的多层结构,骨架层、吸热层、吸能层依次从内到外层叠,骨架层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网状结构,金属丝为铁丝或钢丝或铜丝等,可以对防护装置起支撑作用,使在致伤端与防护端之间支撑起一个防护空间,便于致伤操作,吸热层为采用吸热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一方面可以吸收一定热量,另一方面通过多孔结构将冲击能传递到吸能层,吸能层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膜片,如弹性材料为硫化胶,在冲击波冲击时,其体积膨胀,能量被大量吸收,降低对外部环境的破坏水平。使用时,将连接端与致伤端的螺纹拧紧,使本装置固定在致伤设备上,其防护端罩合于致伤部位,骨架层起支撑作用,在致伤端与防护端之间支撑起一个防护空间,便于致伤操作,当冲击波发生时,吸热层吸收热量,冲击波通过多孔结构进入吸能层,由于吸能层的弹性膨胀,能量得到释放,冲击波破坏作用得到降低,避免了对外部环境和对工作人员的损伤,使用安全。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吸热材料为导热硅胶片制成。导热硅胶片是一种导热介质,可以减少热源表面与散热器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接触热阻,起传导热量的作用。其具有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伸展性、表面天然的粘性的特性。进一步,膜片与吸热层之间密封设置有隔热空间13,隔热空间内设置有多个复位簧14,复位簧一端与膜片固定,一端与吸热层固定,当冲击波进入隔热空间后,该空间压力增加,膜片发生弹性变形,隔热空间增大,复位簧被拉伸,气压降低,当冲击波停止后,隔热空间压力进一步降低,复位簧复位,隔热空间恢复到初始状态,等到下一次冲击。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连接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0,网罩设置有连接盘11,连接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连接盘上对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有螺纹孔。连接时,通过螺钉12穿过通孔与螺纹孔旋合,即形成可拆卸固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所述网罩包括与致伤端连接固定的连接端和对致伤部位进行罩合的防护端,所述网罩采用多层结构制成,所述多层结构至少包括骨架层、层叠在骨架层外部的吸热层和密封设置在吸热层外部的吸能层,所述骨架层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吸热层为采用吸热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所述吸能层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膜片,所述膜片与吸热层之间密封设置有隔热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所述网罩包括与致伤端连接固定的连接端和对致伤部位进行罩合的防护端,所述网罩采用多层结构制成,所述多层结构至少包括骨架层、层叠在骨架层外部的吸热层和密封设置在吸热层外部的吸能层,所述骨架层为采用金属丝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吸热层为采用吸热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所述吸能层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膜片,所述膜片与吸热层之间密封设置有隔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包括与网罩可拆卸设置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用于与致伤管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致伤防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兆文钟鑫杜文琼蒋仁庆贾益君叶钊吕明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