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及眼科B超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及眼科B超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所示,眼科B超的探头驱动电路是通过三个控制信号(A1、B1、C1)控制对应电子开关(即图1中的三个MOS管)的通断状态,按节拍(由时钟信号决定)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A、B、C)来驱动探头转动,完成眼科发射端的超声数据扫描。但是,这种驱动方式不够平稳,系统有明显的噪声和震动,影响诊断效果。并且,在理想状态下,超声波是均匀的在驱动过程中发射,但由于驱动的平稳性差,超声扫描线就很不均匀,有的相邻两条扫描线间距很小,有的相邻两条扫描线间距有很大,导致图像有黑线或者死区,大大增加了后期数据处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另外,驱动某一时刻的位置要依靠霍尔元件(即位置检测传感器)来检测驱动现在到了哪一步,在什么位置。这就导致驱动端的装置很大,这对眼部的检查不利;同时,整个驱动前端采用油封,霍尔元件这种有源器件使得密封结构件变得复杂,探头漏油的风险和概率居高不下,如果霍尔元件不灵敏,维修很麻烦,成本也很高,导致探头的报废率也很高。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及眼科B超系统,以解决现有探头驱动电路的平稳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扫描控制装置,连接探头和单片机,其包括驱动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探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扫描控制装置,连接探头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探头,驱动控制模块连接单片机;/n所述驱动电源模块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储能后输出供电;/n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单片机输出的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扩展,根据单片机输出的使能信号将扩展后的36位驱动信号同步输出给驱动模块;/n所述驱动模块根据36位的驱动信号调节电流的大小并输出到驱动的三相电路,驱动电流变化一次探头就转动一次预设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扫描控制装置,连接探头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探头,驱动控制模块连接单片机;
所述驱动电源模块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储能后输出供电;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单片机输出的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扩展,根据单片机输出的使能信号将扩展后的36位驱动信号同步输出给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根据36位的驱动信号调节电流的大小并输出到驱动的三相电路,驱动电流变化一次探头就转动一次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一磁珠: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磁珠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电源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第四控制电路和第五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和驱动模块,第二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和驱动模块,第三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和驱动模块,第四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和驱动模块,第五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和驱动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生成一部分第一组驱动信号;第二控制电路根据第二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生成另一部分第一组驱动信号和另一部分第二组驱动信号;第三控制电路根据第三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生成一部分第二组驱动信号;第四控制电路根据第四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生成一部分第三组驱动信号;第五控制电路根据第五时钟信号对8位数据信号进行译码,生成另一部分第三组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至第五控制电路根据使能信号将第一组驱动信号、第二组驱动信号和第三组驱动信号同步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与单片机的P0.0/AD0脚、P0.1/AD1脚、P0.2/AD2脚、P0.3/AD3脚、P0.4/AD4脚、P0.5/AD5脚、P0.6/AD6脚、P0.7/AD7脚一对一连接;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的Vcc脚连接第二电源端和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的GND脚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的Q0脚、Q1脚、Q2脚、Q3脚、Q4脚、Q5脚、Q6脚、Q7脚与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一对一连接;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的脚和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的均接地,第一驱动控制芯片的CP脚连接单片机的P4.0脚;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的Vcc脚连接第二电源端和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的GND脚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的Q0脚、Q1脚、Q2脚、Q3脚、Q4脚、Q5脚、Q6脚和Q7脚均连接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控制芯片的CP脚连接单片机的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
所述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与单片机的P0.7/AD7脚、P0.6/AD6脚、P0.5/AD5脚、P0.4/AD4脚、P0.3/AD3脚、P0.2/AD2脚、P0.1/AD1脚、P0.0/AD0脚一对一连接;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的Vcc脚连接第二电源端和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的GND脚连接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的Q0脚、Q1脚、Q2脚、Q3脚、Q4脚、Q5脚、Q6脚、Q7脚与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一对一连接;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的脚和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的均接地,第三驱动控制芯片的CP脚连接单片机的P4.1脚;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的Vcc脚连接第二电源端和第八电容的一端,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的GND脚连接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地;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的Q0脚、Q1脚、Q2脚、Q3脚、Q4脚、Q5脚、Q6脚和Q7脚均连接驱动模块;第四驱动控制芯片的CP脚连接单片机的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扫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第五驱动控制芯片、第六驱动控制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浩然,赵茂辉,张苗珂,凌灿,柴小杰,钟卓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尔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