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包括主握杆,所述主握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置有顶套,所述顶套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中空状的套筒,所述顶杆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与套筒外径相适配的凹孔,所述套筒的内壁处开设有螺纹,所述顶杆的外部设置有钢套,所述钢套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插入套筒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设计的螺杆和连接套,可以将现有一体式的诊断锤改为分断式结构,同时在整体的安装中也十分牢固,避免在后期敲击中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同时在后期更换中也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
本技术属于神经内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
技术介绍
诊断锤即叩诊锤,是医生用以检查神经肌肉反射的器具,多以一块橡皮和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柄构成,使用时以橡皮端轻轻叩击有关部位,以观察神经肌肉的反射。现有的诊断锤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诊断锤在使用中,由于整体为一体式的结构,一旦其顶端的敲击部分出现损毁,导致整个诊断锤无法进行使用,造成更换成本的增加,使用起来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包括主握杆,所述主握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置有顶套,所述顶套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中空状的套筒,所述顶杆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与套筒外径相适配的凹孔,所述套筒的内壁处开设有螺纹,所述顶杆的外部设置有钢套,所述钢套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插入套筒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钢套的内侧嵌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两端处于钢套的外部,所述橡胶块为弹性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主握杆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顶杆的底端处于放置槽的内侧,所述顶杆的底端面以及放置槽的内壁顶端处均开设有螺纹,且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底部处固定有限位环,所述放置槽的底端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顶端嵌入限位环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与海绵垫均为弹性材质构件,所述主握杆的底端胶合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面与海绵垫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握杆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限位环为中空的圆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螺杆和连接套,可以将现有一体式的诊断锤改为分断式结构,同时在整体的安装中也十分牢固,避免在后期敲击中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同时在后期更换中也十分方便;2.通过设计的可伸缩的主握杆和顶杆,可以在后期的收纳中,大大降低存放空间的占用率,同时配合设计的限位环,可以将放置的顶杆进行固定,以及设计的海绵垫,可以在存放中,将顶杆的底端进行缓冲减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套与螺杆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握杆与顶套的连接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主握杆与顶杆的连接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握杆;2、钢套;3、橡胶块;4、连接套;5、螺杆;6、凹孔;7、套筒;8、顶套;9、顶杆;10、限位环;11、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包括主握杆1,主握杆1的顶端设置有顶杆9,顶杆9的顶部设置有顶套8,顶套8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中空状的套筒7,顶杆9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与套筒7外径相适配的凹孔6,套筒7的内壁处开设有螺纹,顶杆9的外部设置有钢套2,钢套2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螺杆5,螺杆5插入套筒7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设计的螺杆5和连接套4,可以将现有一体式的诊断锤改为分断式结构,同时在整体的安装中也十分牢固,避免在后期敲击中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同时在后期更换中也十分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套2的内侧嵌入有橡胶块3,橡胶块3的两端处于钢套2的外部,橡胶块3为弹性材质构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环10与海绵垫11均为弹性材质构件,主握杆1的底端胶合有底板,底板的顶端面与海绵垫11贴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握杆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限位环10为中空的圆台结构。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包括主握杆1,主握杆1的顶端设置有顶杆9,顶杆9的顶部设置有顶套8,顶套8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中空状的套筒7,顶杆9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与套筒7外径相适配的凹孔6,套筒7的内壁处开设有螺纹,顶杆9的外部设置有钢套2,钢套2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螺杆5,螺杆5插入套筒7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设计的螺杆5和连接套4,可以将现有一体式的诊断锤改为分断式结构,同时在整体的安装中也十分牢固,避免在后期敲击中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同时在后期更换中也十分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套2的内侧嵌入有橡胶块3,橡胶块3的两端处于钢套2的外部,橡胶块3为弹性材质构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握杆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顶杆9的底端处于放置槽的内侧,顶杆9的底端面以及放置槽的内壁顶端处均开设有螺纹,且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放置槽的内壁底部处固定有限位环10,放置槽的底端设置有海绵垫11,海绵垫11的顶端嵌入限位环10与放置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内,通过设计的可伸缩的主握杆1和顶杆9,可以在后期的收纳中,大大降低存放空间的占用率,同时配合设计的限位环10,可以将放置的顶杆9进行固定,以及设计的海绵垫11,可以在存放中,将顶杆9的底端进行缓冲减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环10与海绵垫11均为弹性材质构件,主握杆1的底端胶合有底板,底板的顶端面与海绵垫11贴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握杆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限位环10为中空的圆台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握住主握杆1,随后通过手臂的摆动带动主握杆1进行运动,主握杆1将力度通过顶杆9传递给钢套2,钢套2通过橡胶块3与人体的有关部位进行叩击,随后通过观察神经肌肉的反射来达到检测的目的;在长时间使用中,当橡胶块3或者钢套2出现损坏时,直接握住钢套2,通过钢套2带动连接套4,连接套4带动螺杆5进行旋转,使得螺杆5在套筒7的内侧进行旋转,随后将钢套2与顶杆9的端部进行分离,此时即可将其更换即可,在前期安装中,先将顶套8底端的套筒7插入凹孔6的内侧,随后通过外部设备敲击顶套8的边缘位置处,使得顶套8与顶杆9的顶端边缘处紧密贴合,随后将连接套4的地段的螺杆5与套筒7进行螺纹连接即可,在闲置不用时,可以将本技术进行存放,在存放中,握住顶杆9,将顶杆9进行旋转,接着顶杆9底端与主握杆1内部顶端处螺纹旋松,接着将顶杆9向下按动,在按动过程中,顶杆9的底端挤压限位环10,随后限位环10受力压缩,并挤压海绵垫11,此时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包括主握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握杆(1)的顶端设置有顶杆(9),所述顶杆(9)的顶部设置有顶套(8),所述顶套(8)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中空状的套筒(7),所述顶杆(9)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与套筒(7)外径相适配的凹孔(6),所述套筒(7)的内壁处开设有螺纹,所述顶杆(9)的外部设置有钢套(2),所述钢套(2)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螺杆(5),所述螺杆(5)插入套筒(7)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包括主握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握杆(1)的顶端设置有顶杆(9),所述顶杆(9)的顶部设置有顶套(8),所述顶套(8)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中空状的套筒(7),所述顶杆(9)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与套筒(7)外径相适配的凹孔(6),所述套筒(7)的内壁处开设有螺纹,所述顶杆(9)的外部设置有钢套(2),所述钢套(2)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螺杆(5),所述螺杆(5)插入套筒(7)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2)的内侧嵌入有橡胶块(3),所述橡胶块(3)的两端处于钢套(2)的外部,所述橡胶块(3)为弹性材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锤头的神经内科用诊断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平,敖开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