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74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2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加热。该内胆包括主体和外壳。该主体限定适于容纳待烹饪食物的空间,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侧壁上的过渡部。该外壳包括开口。该开口被构造为使该主体能够经由该开口被部分地设置在该外壳中从而被该外壳部分地包围,并且在该主体与该外壳之间具有间隙。该外壳在其侧壁的顶端设置有折边,该折边从该外壳的该侧壁向内延伸,并且适于抵接该主体的该过渡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密闭该间隙。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简单可靠的方式来保障内胆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厨房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电磁感应方式加热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诸如以电磁感应(IH)加热方式加热的烹饪器具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磁性元件进行通电,从而产生热量,以便对食材进行加热。现有IH烹饪器具的内胆,一般是使用复合片材和单一的导磁材料拉伸制成,其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但同时具有较强的散热性。在烹饪或保温过程中,热量容易从内胆的侧壁辐射流失掉,由此造成热能浪费,加热效率被大大减低。已知一些方法来消除热量从烹饪器具中的耗散。例如,专利CN204427751U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内锅。该内锅由内锅本体和隔热壳体及密封件构成,其中隔热壳体的侧壁的上端部与内锅本体的侧壁的上端部相连接。然而,这种方案的零件繁多,加工复杂,且难以保证锅体形成密闭的隔热腔。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旨在至少能够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来减少烹饪和保温过程中的热损失,从而改善烹饪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经由简单的结构在内胆的主体外形成密闭的保温间隙,由此可以改善内胆的保温特性。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所述烹饪器具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加热,所述内胆包括:主体,限定适于容纳待烹饪食物的空间,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侧壁上的过渡部;以及外壳,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被构造为使所述主体能够经由所述开口被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从而被所述外壳部分地包围,并且在所述主体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外壳在其侧边的顶端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从所述外壳的所述侧边向内延伸,并且适于抵接所述主体的所述过渡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密闭所述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凹槽,并且所述外壳的所述折边适于插入所述凹槽中。以此方式,可以避免热量不必要的耗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凸台,并且所述凸台包括互相平行的台下侧和台上侧,其中所述台下侧设置为邻近所述主体的底侧,并且所述台上侧适于耦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折边。以此方式,可以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台阶,所述台阶包括平行于所述主体的顶侧的平面部,并且所述外壳的所述折边适于耦接至所述台阶的所述平面部。以此方式,可以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实现对内胆的主体与外壳之间的气密耦接,由此有助于保持内胆内的待烹饪食物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互相平行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其中所述上槽壁设置为邻近所述主体的顶侧,并且所述外壳的所述折边耦接至所述上槽壁和所述下槽壁。以此方式,可以使外壳的折边相当紧密地耦接至凹槽,从而进一步防止热量的辐射损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边经由耐热胶耦接至所述台阶的所述平面部。以此方式,可以通过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对内胆的主体和外壳间的间隙的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在其底部还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的边缘耦接至所述主体的底侧,并且所述孔口用于容纳测温传感器。以此方式,便于烹饪器具实时地获取内胆的主体的温度,从而有助于及时调整烹饪模式,这样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烹饪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在所述侧壁上的高度不低于所述主体的适于容纳待烹饪食物的最高水位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外壳由隔热材料制成。以此方式,内胆的加热和保温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方式加热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内胆。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的外壳的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的截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的截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的截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3中的A部的放大视图;图7示出了图4中的B部的放大视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5中的C部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功能。将会理解,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通过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原理。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将被解读为意指“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将被解读为“至少基于部分”。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应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应理解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在下面可能包含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1的结构。该内胆1适用于通过IH方式加热的烹饪器具。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1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此描述的内胆1总体上包括主体10和外壳20。该主体10限定适于容纳待烹饪食物的空间,并且设置在主体10的侧壁12上设置有过渡部14。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1的外壳2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外壳20具有开口24。返回参考图1,开口24的位置和尺寸被设计为使主体10能够通过开口24被部分地设置在外壳20中,由此,内胆1的主体10能够部分被外壳20所包围。下面参照图3至图5来描述内胆1的一些示例性实现方式。图3至图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胆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主体10与外壳20之间形成有间隙15。外壳20包括设置在其侧边21的顶端22处的折边26,折边26从外壳20的侧边21向内部延伸。如图3所示,该折边26适于抵接主体10的过渡部14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密闭间隙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内胆1的主体10和外壳20之间的间隙15与外界的气体流动被阻隔,从而有效地减少热量经由主体10的侧边21的耗散。以此方式,可以改善内胆1的保温特性。下面参照图6至图8来描述内胆1的细部特征,其中图6示出了图3中的A部的放大视图,图7示出了图4中的B部的放大视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5中的C部的放大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过渡部14可以被形成为设置在侧壁12上的凹槽141。外壳20的折边26能够被插入凹槽14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所述烹饪器具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n主体(10),限定适于容纳待烹饪食物的空间,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侧壁(12)上的过渡部(14);以及/n外壳(20),包括开口(24),所述开口(24)被构造为使所述主体(10)能够经由所述开口(24)被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壳(20)中从而被所述外壳(20)部分地包围,并且在所述主体(10)与所述外壳(20)之间具有间隙(15);/n其中所述外壳(20)在其侧边(21)的顶端(22)设置有折边(26),所述折边(26)从所述外壳(20)的所述侧边(21)向内延伸,并且适于抵接所述主体(10)的所述过渡部(14)的至少一部分,以密闭所述间隙(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所述烹饪器具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
主体(10),限定适于容纳待烹饪食物的空间,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侧壁(12)上的过渡部(14);以及
外壳(20),包括开口(24),所述开口(24)被构造为使所述主体(10)能够经由所述开口(24)被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壳(20)中从而被所述外壳(20)部分地包围,并且在所述主体(10)与所述外壳(20)之间具有间隙(15);
其中所述外壳(20)在其侧边(21)的顶端(22)设置有折边(26),所述折边(26)从所述外壳(20)的所述侧边(21)向内延伸,并且适于抵接所述主体(10)的所述过渡部(14)的至少一部分,以密闭所述间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14)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侧壁(12)上的凹槽(141),并且所述外壳(20)的所述折边(26)适于插入所述凹槽(14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14)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侧壁(12)上的凸台(142),并且所述凸台(142)包括互相平行的台下侧(143)和台上侧(144),其中所述台下侧(143)设置为邻近所述主体(10)的底侧(18),并且所述台上侧(144)适于耦接至所述外壳(20)的所述折边(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14)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侧壁(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树华左祥贵曹国良梁中飞赵清友
申请(专利权)人:飞利浦嘉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