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音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46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音发声装置。该高音发声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方形成有承载台;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性部件,所述中心磁性部件上具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所述振膜的边缘与所述框架结构形成连接,所述振膜遮住所述中心磁性部件的通孔,所述振膜经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扩大了高音发声装置后声腔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音发声装置
本申请属于电声换能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音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声换能技术的发展,发声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专用的影音设备上搭载有发声装置,例如车辆载具、建筑内也可以设置有发声装置,便于日常使用。在本领域技术中,可以针对所要产生的声音频段的不同以及音量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发声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声学效果。例如,本领域中现有的大型低音扬声器和高音扬声器可以作为家用音响、车载音响等产品。高音扬声器因自身的声学性能要求,其整体结构相对于低音扬声器更小。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使高音扬声器能够满足狭小装配空间的要求,进一步对高音扬声器做了紧凑化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压缩了高音扬声器的后腔空间。在高音扬声器振动发声时,后腔中的空气会因振动、温度等因素出现气压增大的现象。这回造成后腔中的空气更容易发声共振,进而影响高音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音发声装置。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音发声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方形成有承载台;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性部件,所述中心磁性部件上具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所述振膜的边缘与所述框架结构形成连接,所述振膜遮住所述中心磁性部件的通孔,所述振膜经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br>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具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可选地,所述镂空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泡棉或非发泡吸音材料。可选地,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形成有导声凸起,所述导声凸起沿着所述通孔的轴向向靠近所述振膜的方向凸起延伸,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导声凸起周围。可选地,所述导声凸起的侧表面呈倾斜的弧形表面。可选地,所述导声凸起具有弧形的顶面。可选地,所述导声凸起沿所述通孔的径向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可选地,所述导声凸起的高度低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可选地,框架结构包括上壳,所述上壳扣合在所述盆架上,所述磁路系统位于所述上壳内,所述上壳具有出声孔,所述振膜的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增大了高音发声装置内的声腔体积,改善高音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高音发声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高音发声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高音发声装置对气流影响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高音发声装置与现有技术的灵敏度的测试对比图。附图标记说明:11、盆架;111、容纳槽;112、导声凸起;12、上壳;21、中心磁性部件;211、通孔;22、边部磁性部件;23、磁间隙;31、振膜;32、线圈;4、吸音材料;41、镂空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高音发声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结构、磁路系统、振动组件和吸音材料4。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盆架11,所述盆架11对高音发声装置的各部件起到承载、制成的作用,所述盆架11通常位于所述高音发声装置的底部。所述盆架11上形成有容纳槽111,所述容纳槽111可以呈下沉的凹槽结构。所述盆架11在所述容纳槽111上方形成有承载台。所述盆架11可以通过容纳槽111和承载台对高音发声装置的不同形成支撑。所述磁路系统用于在高音发声装置中形成磁场,从而对振动组件的导电部件提供电磁驱动作用力,以使导电部件能够振动。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性部件21,所述中心磁性部件21用于在其周围形成磁场。中心磁性部件21可以使磁铁、电磁铁,也可以是导磁部件。磁路系统的其它部件能够与中心磁性部件21共同在框架结构内形成磁场,以对振动组件形成驱动作用。所述中心磁性部件21上具有贯通的通孔211,如图1所示。所述磁路系统整体位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通孔211与位于所述承载台下方的容纳槽形成连通关系。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31,所述振膜31的边缘与所述框架结构形成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振膜31封装在所述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上方。所述振膜31上可以连接有线圈32或导电线路等导电部件,导电部件伸入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在导电部件中通入电流后,电流与磁场产生电磁作用力,从而带动振动组件移动、振动。通过这种振动原理,振动组件能够振动发声。所述振膜31将中心磁性部件21上的通孔211遮住,振膜31通过通孔211能够与所述容纳槽111形成连通。本申请提供的高音发声装置通过在磁路系统的中心磁性部件上开设贯通的通孔,使得振膜连通至高音发声装置内部一侧的后声腔的空间得以增大。进一步地,贯通的通孔对空气的流通、压缩起到了导向作用。在高音发声装置振动发声时,框架结构内由振膜经所述通孔连通至容纳槽的整体空间能够构成后声腔。振膜的振动以及温度上升会使后声腔的空气沿着通孔的轴向流动、压缩。中心磁性部件上的贯通通孔有效增加了高音发声装置内部的空间,缓解了高音发声装置工作状态下造成内部气压显著上升,进而影响声学性能的问题。所述吸音材料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11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音材料4能够吸收振动、吸收空气分子。由于振膜31通过通孔211与容纳槽111连通,所以吸音材料4能够有效吸收高音发声装置内部的振动,降低产生共振的风险。在高音发声装置内部的气压升高时,吸音材料4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空气分子,起到相当于增大后声腔的作用,从而缓解气压升高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中心磁性件上开设的通孔与吸音材料配合,使得高音发声装置内部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显著增加后声腔能够对气压、振动形成有效吸收的空间。后声腔的空气能够受到通孔的导向作用,使得振动能够定向的传递至吸音材料上,从而被吸音材料吸收、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音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方形成有承载台;/n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性部件,所述中心磁性部件上具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n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所述振膜的边缘与所述框架结构形成连接,所述振膜遮住所述中心磁性部件的通孔,所述振膜经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n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音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方形成有承载台;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性部件,所述中心磁性部件上具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
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所述振膜的边缘与所述框架结构形成连接,所述振膜遮住所述中心磁性部件的通孔,所述振膜经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
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音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具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音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音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泡棉或非发泡吸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云飞张迪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