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64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发声装置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收容于壳体内,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磁路系统收容于壳体内,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设置于磁铁组件上的导磁组件,磁路系统形成有供音圈插入的磁间隙,磁铁组件和/或导磁组件与固定板组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声装置能节约空间;通过固定板组件固定磁路系统,增强了磁路系统整体结构的稳固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智能穿戴终端也需求旺盛,例如智能眼镜,它在具备传统眼镜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兼具了很多娱乐的功能。例如智能眼镜可以内置蓝牙系统,实现蓝牙耳机的功能,可以与手机连接使用,使用智能眼镜接听电话或者播放手机中存储的音乐。现代扬声器技术中,动圈式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与其尺寸大小直接相关,尺寸越大声学效果相对越好,尺寸越小声学效果相对越差。由于考虑到便携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可穿戴类智能终端对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大小和厚度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因此除去芯片、电池、主板等各种主要部件后,留给其内置扬声器的空间就很小,扬声器性能很难提升。特别是在智能眼镜中,一般采用圆形扬声器侧向出声,圆形的扬声器不能很好的匹配眼镜腿外观形状,导致整机眼镜腿外形过于宽大,且扬声器的磁路系统的结构不稳固,影响了扬声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可穿戴设备中装配发声装置后导致外形过于宽大,且磁路系统的结构不稳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固定板组件,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组件卡置在所述固定孔中;振动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所述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磁路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磁铁组件上的导磁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供所述音圈插入的磁间隙,所述磁铁组件和/或所述导磁组件与所述固定板组件固定。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固定孔、磁铁组件和导磁组件均沿所述音圈的长轴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发声装置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4:1~5:1。优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磁轭,所述磁铁组件固定在所述磁轭上。优选地,所述磁铁组件包括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所述导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音圈的长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和所述下磁铁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端。优选地,所述上磁铁单元包括沿所述发声装置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上磁铁和第二上磁铁,所述下磁铁单元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磁铁和第二下磁铁,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磁铁和所述第一下磁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上磁铁和所述第二下磁铁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导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磁铁和所述第二上磁铁。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组件包括与所述磁铁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不导磁或弱导磁的金属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板本体和自所述板本体向外凸设的凸块,所述壳体本体沿所述固定孔的边沿形成有卡槽,所述凸块卡置在所述卡槽中。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以及上述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振膜和所述出声孔之间形成出声通道。优选地,所述振膜面对所述出声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分别收容于壳体内,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设置于磁铁组件上的导磁组件,音圈插入所述磁路系统形成的磁间隙中,可在磁间隙中振动,由于音圈为扁平状,能够增大音圈长轴的磁通量,而且可减小发声装置的宽度,将发声装置制成窄长型,能够很好的覆形整机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形状,既能保证轻便美观又能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空间。另外,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固定板组件,壳体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组件卡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磁铁组件和/或导磁组件与固定板组件固定,通过固定板组件固定磁路系统,增强了磁路系统整体结构的稳固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音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A处放大图;图10为图4的部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声装置的仰视图。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发声装置20壳体30振动系统31振膜32驱动组件321音圈40磁路系统41磁铁组件42导磁组件411磁间隙50眼镜腿51外壳43磁轭412上磁铁单元413下磁铁单元421第二导磁板322长轴323短轴4121第一上磁铁4122第一下磁铁4131第二上磁铁4132第二下磁铁422第一导磁板21壳体本体22固定板组件221第一固定板222第二固定板211固定孔212上壳213下壳2131长板2132短板223板本体224凸块214卡槽324支架311球顶件312折环件3121安装部3122形变部3123固定部3124第一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n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固定板组件,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组件卡置在所述固定孔中;/n振动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所述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n磁路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磁铁组件上的导磁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供所述音圈插入的磁间隙,所述磁铁组件和/或所述导磁组件与所述固定板组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固定板组件,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组件卡置在所述固定孔中;
振动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所述振膜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扁平状的音圈;
磁路系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铁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磁铁组件上的导磁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供所述音圈插入的磁间隙,所述磁铁组件和/或所述导磁组件与所述固定板组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固定孔、磁铁组件和导磁组件均沿所述音圈的长轴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发声装置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4:1~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磁轭,所述磁铁组件固定在所述磁轭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包括上磁铁单元和下磁铁单元,所述导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音圈的长轴对应设置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和所述下磁铁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导磁板位于所述上磁铁单元远离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刘松田烨刘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