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端设置有箱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内设置有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电源整流机构,所述内腔底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外壳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吊环,所述外壳后端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与安装架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上设置有收线桶,所述收线桶上缠绕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一端贯穿至安装架上方,且通过焊接固定有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电源整流机构因高温而造成的故障率,大幅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都已与电力息息相关,电力已广泛渗透于各大领域,在各领域中,存在大量需要采用电源机柜进行供电的场景,整流电源柜是将AC380V交流电源转换成DC600V直流电源,功率为500KVA,整流电源箱通常采用密闭式的设计,防止外部因素影响到内部的工作,但整流电源箱内在工作时会产生许多热量,这些热量会导致内腔中各部件的故障率提升,而现有的装置都是采用散热孔来散热,导致散热效果差,且整流电源箱一般重量较大,当需要长距离移动时,需要大量人员将其搬运至外部运输体上,增加了劳动强度,以及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通过在外壳内设置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其中第一散热层的材质为人工石墨散热膜,而第二散热层的材质为纳米碳散热膜,两种材质均具有散热效果好以及耐腐蚀的特点,可将内腔中的大部分热量发散出去,再通过散热片将剩余热量进行散热,使内腔中的温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端设置有箱门(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层(3),所述第一散热层(3)内设置有第二散热层(4),所述第二散热层(4)内设置有内腔(5),所述内腔(5)内设置有电源整流机构(6),所述内腔(5)底部设置有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另一端贯穿至外壳(1)外部,所述外壳(1)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吊环(8),所述外壳(1)后端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上设置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与安装架(10)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1)上设置有收线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整流电源的散热外壳,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端设置有箱门(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层(3),所述第一散热层(3)内设置有第二散热层(4),所述第二散热层(4)内设置有内腔(5),所述内腔(5)内设置有电源整流机构(6),所述内腔(5)底部设置有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另一端贯穿至外壳(1)外部,所述外壳(1)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吊环(8),所述外壳(1)后端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上设置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与安装架(10)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1)上设置有收线桶(12),所述收线桶(12)上缠绕有发条弹簧(13),所述发条弹簧(13)一端贯穿至安装架(10)上方,且通过焊接固定有挂钩(14)。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