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3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包括一个箱体机构,箱体机构包括箱体、内槽、开口、第一滑槽、通槽、第二滑槽和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维修时,通过拉动观察机构中的第一把手,使第一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带动观察板滑出通槽,再拉动滑动机构中的第二把手,使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使滑动板从开口处滑出内槽,在对逆变器进行维修,维修好再通过将第二滑块滑进第一滑槽,使滑动板和逆变器滑进内槽,再将第一滑块滑进第二滑槽,使观察板滑进通槽,再通过透明板观察逆变器运作状态,有效的实现了现有的离网逆变器在维修的时候可以将逆变器拉出箱体外进行维修,维修空间大,可以更好的施展手脚,同时维修视野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网逆变器,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属于逆变器

技术介绍
离网逆变器采用模块部件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XantrexXW由一些可管理的构建块组成:XW逆变器/充电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自动发电机启动模块,以及系统控制板。现有的离网逆变器维修时需要在箱体内部维修,箱体内部空间小,不便于维修,维修时施展不开手脚,而且视线也不好,对此需要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离网逆变器维修时需要在箱体内部维修,箱体内部空间小,不便于维修,维修时施展不开手脚,而且视线也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包括一个箱体机构,所述箱体机构包括箱体、内槽、开口、第一滑槽、通槽、第二滑槽和通风口,所述箱体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杆、轴承、三角铁板和滚轮,所述箱体机构内侧滑动连接有观察机构,所述观察机构包括观察板、透明板、第一滑块和第一把手,所述箱体机构底部内侧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箱体机构(1),所述箱体机构(1)包括箱体(11)、内槽(12)、开口(13)、第一滑槽(14)、通槽(15)、第二滑槽(16)和通风口(17),所述箱体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杆(21)、轴承(22)、三角铁板(23)和滚轮(24),所述箱体机构(1)内侧滑动连接有观察机构(3),所述观察机构(3)包括观察板(31)、透明板(32)、第一滑块(33)和第一把手(34),所述箱体机构(1)底部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4),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滑动板(41)、第二滑块(42)和第二把手(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箱体机构(1),所述箱体机构(1)包括箱体(11)、内槽(12)、开口(13)、第一滑槽(14)、通槽(15)、第二滑槽(16)和通风口(17),所述箱体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杆(21)、轴承(22)、三角铁板(23)和滚轮(24),所述箱体机构(1)内侧滑动连接有观察机构(3),所述观察机构(3)包括观察板(31)、透明板(32)、第一滑块(33)和第一把手(34),所述箱体机构(1)底部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4),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滑动板(41)、第二滑块(42)和第二把手(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侧与内槽(12)固定连接,内槽(12)下端与开口(13)固定连接,所述开口(13)两侧与第一滑槽(14)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1)上端与通槽(15)固定连接,所述通槽(15)两侧与第二滑槽(16)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1)远离开口(13)一侧与通风口(17)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泰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