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422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拆卸装置,包括撬杆、用于为撬杆提供支点的支座、用于夹持电机的夹具和设于夹具上端的卡套,卡套设有用于与撬杆的一端相连接的卡接孔。下压撬杆的另一端,通过杠杆原理,可以使撬杆以支座为支点摆动,同时提升卡套及夹具,向电机施加向上的提升力,将电机从总成壳体上的电机孔中拉拔出来,实现电机的拆卸。因此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电机的拆卸,拆卸过程便捷、省力,能够避免电机损伤、降低电机的拆卸难度、提高拆卸效率、保证操作安全;不需要气源或电源等动力源,使得电机的拆卸地点更加灵活,可以在装配线边或返工台或其它适当地点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拆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结构中,带电机的总成(例如分动器总成、主减速器总成、电驱变速器总成、电子扭矩管理器总成等)是采用电机作为执行部件来控制动力的断开和接合。这类总成中,通常在总成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孔,电机装配于该电机孔中,且电机与电机孔之间设有O型圈,用于密封。在电机未装配到位、电机损坏以及其它返工项目中,需要将电机从总成壳体上拆卸下来,然而由于O型圈的作用,导致电机拆卸难度较大。目前,将电机从总成壳体上拆卸下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人员利用橡皮锤对电机输出花键进行敲击拆卸,这种方法容易敲击不当造成电机损坏,降低电机使用寿命,存在质量风险;另一种是由两名操作人员共同完成,其中一人按住总成壳体,另一人将电机从电机孔轴向拔出,该方法对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并且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拆卸装置,能够使电机的拆卸便捷、省力,并避免电机损伤,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撬杆(1)、用于为所述撬杆(1)提供支点的支座(2)、用于夹持电机(300)的夹具(3)和设于所述夹具(3)上端的卡套(4),所述卡套(4)设有用于与所述撬杆(1)的一端相连接的卡接孔(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撬杆(1)、用于为所述撬杆(1)提供支点的支座(2)、用于夹持电机(300)的夹具(3)和设于所述夹具(3)上端的卡套(4),所述卡套(4)设有用于与所述撬杆(1)的一端相连接的卡接孔(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包括连接板(30)以及间隔相对且间隔距离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30)下表面上的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所述电机(300)夹持于所述第一卡爪(31)和所述第二卡爪(32)之间,所述卡套(4)设于所述连接板(30)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3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0),所述连接板(30)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腰型孔(301),所述第一腰型孔(30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10)相连通且通过第一连接件(3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3)与所述连接板(3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垫圈(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3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20),所述连接板(30)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腰型孔(302),所述第二腰型孔(30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0)相连通且通过第二连接件(35)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益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