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9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引脚、电极片和绝缘介质,所述壳体的内部对称安装两组呈平行分布的电极片,且两组电极片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的引脚,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两组电极片之间嵌设有绝缘介质,且绝缘介质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竖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内部设有防火阻燃结构,当薄膜电容器内燃时可阻止火源进一步燃烧,降低了薄膜电容器内燃爆炸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了薄膜电容器的防火性能和安全性能,其次,内部设有修补结构,可在绝缘介质被击穿时,将绝缘介质进行绝缘修补处理,降低了电极片接触短路现象的产生,从而延长了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又称塑料薄膜电容。其以塑料薄膜为电介质,电容器依着介质的不同,它的种类很多,例如:电解质电容、纸质电容、薄膜电容、陶瓷电容、云母电容、空气电容等。但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最频繁的,当属电解电容器和薄膜(Film)电容器。电解电容大多被使用在需要电容量很大的地方,例如主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除了滤波之外,并兼做储存电能之用。而薄膜电容则广泛被使用在模拟信号的交连,电源噪声的旁路(反交连)等地方。然而现有的薄膜电容器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大多薄膜电容器上未设置防火阻燃结构,当薄膜电容器温度过高、通风不良、运行电压过高、电压谐波分量过大或操作过电压时有可能引起内燃,从而导致薄膜电容器产生爆炸,防火效果和安全性较差,其次,当薄膜电容器运行电压过高时,会导致电极片之间的绝缘介质被击穿,当绝缘介质击穿后,易导致电极片接触产生短路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薄膜电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1)、引脚(2)、电极片(4)和绝缘介质(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对称安装两组呈平行分布的电极片(4),且两组电极片(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引脚(2),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两组电极片(4)之间嵌设有绝缘介质(5),且绝缘介质(5)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竖孔(501),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绝缘介质(5)的上方开设有储胶腔(101),且储胶腔(101)内填充有修补剂(8),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两组电极片(4)的两侧嵌设有薄膜气囊(6),且薄膜气囊(6)内部填充有阻燃气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1)、引脚(2)、电极片(4)和绝缘介质(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对称安装两组呈平行分布的电极片(4),且两组电极片(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引脚(2),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两组电极片(4)之间嵌设有绝缘介质(5),且绝缘介质(5)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竖孔(501),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绝缘介质(5)的上方开设有储胶腔(101),且储胶腔(101)内填充有修补剂(8),所述壳体(1)的内部位于两组电极片(4)的两侧嵌设有薄膜气囊(6),且薄膜气囊(6)内部填充有阻燃气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阻燃耐击穿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敦清刘盼姚毅博
申请(专利权)人:优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