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9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包括U型座、第一冲击整形模块和电池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将U型座对准散热片,手持把手带动U型座下移,防滑套可防滑舒适度更佳,通过转动螺栓调节,可根据变形散热片厚度调节第一冲击整形模块和第二冲击整形模块的间距,适用范围更广,当遇到变形散热片时,小型振动锤带动锰钢耐磨弧形头下移将散热片冲击平整,较传统利用钳子、锤子手工整形等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体力,且小型电机通过主动轮提供动力,最终带动第一清扫轮和第二清扫轮转动,由此清理散热片积尘,便于散热,功能丰富多样,电池盒供电方便户外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整修设备
,具体是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其外部一般焊有散热片以辅助散热,散热片一般较薄,或者为中空结构。目前,在变压器生产、安装和日常使用中均容易碰撞等导致其表面散热片变形,虽然影响散热,导致变压器性能下降,但是拆卸返修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一般均是人工通过钳子和锤子等进行缓慢的修型,费时费力,且变压器长期户外使用落尘也容易影响散热,需要整修,现缺乏实用的整修工具。因此,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包括U型座(1)、第一冲击整形模块(5)和电池盒(18),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1)左端和右端上侧边缘均设置有把手(2),所述U型座(1)左端和右端均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若干限位支撑滑杆(4),所述U型座(1)内部左侧通过限位支撑滑杆(4)连接有第一冲击整形模块(5),所述U型座(1)内部右侧通过限位支撑滑杆(4)连接有第二冲击整形模块(6),所述U型座(1)左端和右端中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7),所述螺栓(7)相对一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冲击整形模块(5)和第二冲击整形模块(6),所述螺栓(7)相离一端均设置有调节螺帽(8),所述U型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包括U型座(1)、第一冲击整形模块(5)和电池盒(18),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1)左端和右端上侧边缘均设置有把手(2),所述U型座(1)左端和右端均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若干限位支撑滑杆(4),所述U型座(1)内部左侧通过限位支撑滑杆(4)连接有第一冲击整形模块(5),所述U型座(1)内部右侧通过限位支撑滑杆(4)连接有第二冲击整形模块(6),所述U型座(1)左端和右端中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7),所述螺栓(7)相对一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冲击整形模块(5)和第二冲击整形模块(6),所述螺栓(7)相离一端均设置有调节螺帽(8),所述U型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下端贯穿U型座(1)连接有第二清扫轮(12),所述第一转轴(9)下端贯穿U型座(1)连接有第一清扫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智能变电变压器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中部均套设有防滑套(3),所述防滑套(3)的材料为橡胶。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珠詹任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