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包括钢制立柱,所述钢制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压互感器,所述钢制立柱外侧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连接有助托板本体,所述助托板本体四个对角呈凸出设置,所述助托板本体四个边呈凹陷设置,所述钢制立柱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位于助托板本体上方,所述控制箱位于电压互感器下方,所述控制箱底部连通有二次保护电缆,所述控制箱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电缆保护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二次电缆保护管穿越助托板的方式进行合理优化,从根本上改变助托板的形状,使电缆保护管不需要钻孔和折弯就可以顺利向下穿越助托板,提高施工效率,造型美观大方同时节约了钢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
本技术涉及电压互感器助托板
,尤其涉及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
技术介绍
电压互感器和变压器类似,是用来变换电压的仪器。但变压器变换电压的目的是方便输送电能,因此容量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伏安或兆伏安为计算单位;而电压互感器变换电压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或者用来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贵重设备、电机和变压器,因此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很小,一般都只有几伏安、几十伏安,最大也不超过一千伏安。电压互感器的控制箱位于助托板上方,由控制箱引出的二次电缆保护管需要垂直向下引出,入地后进入电缆沟。但保护管在经过方形助托板时受到遮挡现有的110kV电压互感器二次电缆保护管向下引出,穿越助托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钻孔穿越,二是弧形越过。钻孔穿越的缺点是需要现场对助托板进行精确打孔,且需与上方的控制箱电缆引出孔严格对齐,要求精度高,施工难度大,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弧形越过的缺点是不美观,同时需要对钢管进行弯折,影响安装效率,不利施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包括钢制立柱,所述钢制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压互感器,所述钢制立柱外侧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连接有助托板本体,所述助托板本体四个对角呈凸出设置,所述助托板本体四个边呈凹陷设置,所述钢制立柱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位于助托板本体上方,所述控制箱位于电压互感器下方,所述控制箱底部连通有二次保护电缆,所述控制箱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电缆保护管,所述二次电缆保护管套设在二次保护电缆外。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钢制立柱外侧壁的固定板,所述控制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耳片,所述固定板与连接耳片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连接耳片均设有与第二紧固螺栓相适配的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内侧壁与同一个第二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助托板本体由低合金结构钢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二次电缆保护管垂直向下穿过助托板本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主要针对二次电缆保护管穿越助托板的方式进行合理优化,从根本上改变助托板的形状,使电缆保护管不需要钻孔和折弯就可以顺利向下穿越助托板,提高施工效率,造型美观大方同时节约了钢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中助托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制立柱、2第一紧固螺栓、3助托板本体、4电压互感器、5第二紧固螺栓、6控制箱、7二次保护电缆、8二次电缆保护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包括钢制立柱1,钢制立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压互感器4,钢制立柱1外侧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连接有助托板本体3,助托板本体3由低合金结构钢材料制成,其中,低合金钢材料具有强度较高、性能较越、能节省大量钢材、减轻结构重量等优点;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将助托板本体3进行固定住;助托板本体3四个对角呈凸出设置,助托板本体3四个边呈凹陷设置,二次电缆保护管8垂直向下穿过助托板本体3;钢制立柱1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控制箱6,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钢制立柱1外侧壁的固定板,控制箱6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耳片,固定板与连接耳片通过第二紧固螺栓5连接,固定板与连接耳片均设有与第二紧固螺栓5相适配的螺孔,两个螺孔内侧壁与同一个第二紧固螺栓5螺纹连接,通过第二紧固螺栓5与螺孔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控制箱6的固定;控制箱6位于助托板本体3上方,控制箱6位于电压互感器4下方,控制箱6底部连通有二次保护电缆7,控制箱6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电缆保护管8,二次电缆保护管8套设在二次保护电缆7外。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助托板本体3四个对角呈凸出设置,助托板本体3四个边呈凹陷设置,控制箱6底部连通有二次保护电缆7,二次保护电缆7外侧壁套设有二次电缆保护管8;传统的二次电缆保护管8向下引出,穿越助托板本体3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钻孔穿越,二是弧形越过,其中,钻孔穿越的缺点是需要现场对助托板本体3进行精确打孔,且需与上方的控制箱6底部连通的二次保护电缆7引出孔严格对齐,要求精度高,施工难度大,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弧形越过的缺点是不美观,同时需要对二次电缆保护管8进行弯折,影响安装效率,通过助托板本体3的四个边凹陷设置,二次电缆保护管8从助托板本体3凹陷处向下垂直引出,解决了传统装置二次电缆保护管8穿越助托板本体3需要钻孔或者折弯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包括钢制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立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压互感器(4),所述钢制立柱(1)外侧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连接有助托板本体(3),所述助托板本体(3)四个对角呈凸出设置,所述助托板本体(3)四个边呈凹陷设置,所述钢制立柱(1)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位于助托板本体(3)上方,所述控制箱(6)位于电压互感器(4)下方,所述控制箱(6)底部连通有二次保护电缆(7),所述控制箱(6)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电缆保护管(8),所述二次电缆保护管(8)套设在二次保护电缆(7)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包括钢制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立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压互感器(4),所述钢制立柱(1)外侧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连接有助托板本体(3),所述助托板本体(3)四个对角呈凸出设置,所述助托板本体(3)四个边呈凹陷设置,所述钢制立柱(1)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位于助托板本体(3)上方,所述控制箱(6)位于电压互感器(4)下方,所述控制箱(6)底部连通有二次保护电缆(7),所述控制箱(6)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电缆保护管(8),所述二次电缆保护管(8)套设在二次保护电缆(7)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形互感器助托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斌,胡骏,刘超,陈波,姚全春,邢薇,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