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8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包括:壳体;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至少为3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电压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至少为2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电压互感器之间设置有绝缘子,用于接入外部交流电B相;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流铁芯和环绕设置于所述电流铁芯上的电流二次线圈,所述电流互感器两端贯通形成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连接柱,用于与交流电各相串联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压铁芯、环绕设置于所述电压铁芯上的电压一次线圈,和与所述电压一次线圈同轴并环绕设置于其外侧的电压二次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组合在一起,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小了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能计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能计量柜作为一种用于供电公司与大用户之间进行电能计量的电力设备,通过使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测量电流、电压。在现有的电能计量柜中,大多采用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独立使用,分别与电网连接进行测量,这不仅导致计量柜内接线端数量较多,而且占用空间大,设备成本高,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其结构合理,占用体积小,将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组合在一起,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包括:壳体;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至少为3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电压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至少为2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电压互感器之间设置有绝缘子,用于接入外部交流电B相;其中,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流铁芯和环绕设置于所述电流铁芯上的电流二次线圈,所述电流铁芯两端贯通形成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连接柱,用于与交流电各相串联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压铁芯、环绕设置于所述电压铁芯上的电压一次线圈,和与所述电压一次线圈同轴并环绕设置于其外侧的电压二次线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子一端与交流电B相连接,且其另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柱连接,另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与交流电A相和C相串联连接,所述电流二次线圈与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接线端子盒连接,所述电压一次线圈并联设置于交流电A相和B相或交流电C相和B相之间,所述电压二次线圈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盒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压一次线圈和电压二次线圈之间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半导体皱纹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流互感器还包括屏蔽网和绝缘连接层,所述屏蔽网同轴设置于所述连接柱和电流铁芯之间,且通过所述绝缘连接层与所述电流铁芯粘接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屏蔽网为圆环形屏蔽网,所述绝缘连接层为胶水层。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且位于所述连接柱两端下方的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柱的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组合在一起,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小了占用空间;(2)通过在连接柱和电流铁芯之间设置屏蔽网,在电压一次线圈和电压二次线圈之间设置屏蔽层,可以均衡线圈与外部连接柱之间的电场,避免了局部放电现象的发生;(3)在底板上安装支架,用于支撑连接柱两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式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式互感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式互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式互感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底板,3-电压互感器,301-电压铁芯,302-电压一次线圈,303-电压二次线圈,4-电流互感器,401-电流铁芯,402-电流二次线圈,403-屏蔽网,404-绝缘连接层,5-绝缘子,6-连接柱,7-穿线孔,8-支架,9-接线端子盒。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示出。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包括:壳体1、电流互感器4和电压互感器3,该壳体1为“凹”字形结构,电流互感器4数量为3个,其并排设置于壳体1下部,电压互感器3数量为2个,其并排设置于壳体1上部,优选为壳体1左右两端的凸出部,两个电压互感器3之间位于壳体1凹陷部设置有绝缘子5,用于接入外部交流电B相。如图3所示,电流互感器4包括电流铁芯401和环绕设置于电流铁芯401上的电流二次线圈402,电流铁芯401两端贯通形成穿线孔7,穿线孔7内穿设有连接柱6,用于与交流电各相串联连接。进一步的,电流互感器4还包括屏蔽网403和绝缘连接层404,屏蔽网403同轴设置于连接柱6和电流铁芯401之间,且通过绝缘连接层404与电流铁芯401粘接连接。其中,屏蔽网403为圆环形屏蔽网,绝缘连接层404为胶水层。电压互感器3包括电压铁芯301、环绕设置于电压铁芯301上的电压一次线圈302,和与电压一次线圈302同轴并环绕设置于其外侧的电压二次线圈303。电压一次线圈302和电压二次线圈303之间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采用半导体皱纹纸。通过在连接柱6和电流铁芯401之间设置屏蔽网403,在电压一次线圈302和电压二次线圈303之间设置屏蔽层,可以均衡线圈与外部连接柱6之间的电场,避免了局部放电现象的发生。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定义连接柱6,从左至右依次将三个连接柱6分别定为A相连接柱、B相连接柱和C相连接柱,且定义A相连接柱、B相连接柱和C相连接柱的首末两端分别为AP1和AP2、BP1和BP2、CP1和CP2。在壳体1外侧设置有接线端子盒9,其优选设置于壳体1中下部,接线端子盒9内设有电流接线端子和电压接线端子,定义电流接线端子分别为as1和as2端、bs1和bs2端、cs1和cs2端,电压接线端子分别为a、b、c端。本实施例中,交流电A相进电端与A相连接柱的AP1端连接,且交流电A相出电端与A相连接柱AP2端连接,相应的,交流电C相进电端与C相连接柱的CP1端连接,交流电C相出电端与C相连接柱的CP2端连接;绝缘子5一端与交流电B相进电端连接,且其另一端与B相连接柱的BP1端连接,交流电B相出电端与B相连接柱的BP2端连接。电流二次线圈402根据连接交流电的相数分为A相电流二次线圈、B相电流二次线圈和C相电流二次线圈,A相电流二次线圈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盒9内的as1和as2端连接,B相电流二次线圈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盒9内的bs1和bs2端连接,C相电流二次线圈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盒9内的cs1和cs2端连接。电压一次线圈302并联设置于交流电A相和B相或交流电C相和B相之间,将两个电压一次线圈302分为左电压一次线圈和右电压一次线圈,相应的,将两个电压二次线圈303分为左电压二次线圈和右电压二次线圈,左电压一次线圈首端与AP1端相连,其末端与BP1端相连,右电压一次线圈首端与CP1端相连,其末端与BP1端相连;左电压二次线圈首端与接线端子盒9内a端相连,其末端与b端相连,右电压二次线圈首端与接线端子盒9内的c端相连,其末端与b端相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至少为3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n电压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至少为2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电压互感器之间设置有绝缘子,用于接入外部交流电B相;/n其中,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流铁芯和环绕设置于所述电流铁芯上的电流二次线圈,所述电流铁芯两端贯通形成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连接柱,用于与交流电各相串联连接;/n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压铁芯、环绕设置于所述电压铁芯上的电压一次线圈,和与所述电压一次线圈同轴并环绕设置于其外侧的电压二次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至少为3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
电压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至少为2个,且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电压互感器之间设置有绝缘子,用于接入外部交流电B相;
其中,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流铁芯和环绕设置于所述电流铁芯上的电流二次线圈,所述电流铁芯两端贯通形成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连接柱,用于与交流电各相串联连接;
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压铁芯、环绕设置于所述电压铁芯上的电压一次线圈,和与所述电压一次线圈同轴并环绕设置于其外侧的电压二次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一端与交流电B相连接,且其另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柱连接,另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与交流电A相和C相串联连接,所述电流二次线圈与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月飞吴军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