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校会专利>正文

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隔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杆,所述隔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框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升降装置方便教学进行,利用显示屏播放教学视频或者PPT提高了教学互动和教学趣味,更好更生动的传授高数的一些知识概念,通过万向轮方便移动,且装置简单,使用方便简单,教学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具体为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
技术介绍
高等数学是大学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是将简单的微积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交叉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包括微积分学,其他方面各类课本略有差异。然而现在,教师在教授高等数学课时,并没有可用的教具,只能够在用文字和语言进行讲解,由于高等数学许多知识的概念非常抽象,用简单的文字和语言很难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尤其对于高等数学中的一些线性问题,表达不够直观深刻,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隔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杆,所述隔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包括两个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2),两个所述支撑柱(1)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隔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杆(6),所述隔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摇把(10),所述升降装置(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框体(11),所述框体(11)两侧的中部和底部均通过滑柱(14)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包括两个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2),两个所述支撑柱(1)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隔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杆(6),所述隔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摇把(10),所述升降装置(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框体(11),所述框体(11)两侧的中部和底部均通过滑柱(14)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教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丝杆(901),所述丝杆(901)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移块(902),两个所述移块(902)相反一侧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903),所述第一支撑柱(903)的底端与隔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块(902)相反一侧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904),所述第二支撑柱(904)的顶端与框体(1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9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校会孟红军杨四园
申请(专利权)人:徐校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