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3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其结构包括外壳、接电头、电连接线、显示屏、按钮、蜂鸣器、接电座、调节装置、静电消除装置、静电检测仪和电路组件,所述外壳左端前部与接电头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头左端设置有电连接线,所述外壳顶端前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所述外壳顶端后部固定嵌入有接电座,所述外壳顶端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按钮和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外壳左端设置调节装置和在外壳内部设置电路组件,达到了通过加设感应部件以便于调节温湿度的有益效果;并且通过在调节装置内侧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和在外壳内部设置静电检测仪,达到了加设感应部件以便于调控静电量的有益效果,防潮与防尘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
本技术属于报警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
技术介绍
静电对电子产品生产造成的危害:静电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易造成器件引线间的短路;静电放电破坏,使元件受损不能工作;静电放电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使元件受损;静电放电的幅度很大,频谱极宽(从几十兆到几千兆,迭几百伏/米)的电磁场使电子产品受到电磁干扰而损坏;静电消除,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用风把大量正负离子吹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或者直接把静电消除器靠近物体的表面而中和静电;过载,就是负荷过大,超过了设备本身的额定负载,产生的现象是电流过大,用电设备发热;并且在电路的安装位置处一般会设置用于监测的报警器,以便于提示使用者,该电路的使用情况;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监测报警器内部的温湿度控制不便,并且对于该监测报警器内部调控静电量的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以解决该监测报警器内部的温湿度控制不便,并且对于该监测报警器内部调控静电量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加设感应部件以便于调节温湿度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感应部件以便于调控静电量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包括外壳、接电头、电连接线、显示屏、按钮、蜂鸣器、接电座、调节装置、静电消除装置、静电检测仪和电路组件,所述外壳左端前部与接电头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头左端设置有电连接线,所述外壳顶端前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所述外壳顶端后部固定嵌入有接电座,所述外壳顶端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按钮和蜂鸣器,所述外壳左端固定嵌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底端上下两部分别与电路组件和静电检测仪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管体、支杆、风机、金属丝网、氯化钙干燥剂和无纺布层,所述管体内壁外侧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中部与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设置于管体内部,所述管体内部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金属丝网、氯化钙干燥剂和无纺布层,并且金属丝网、氯化钙干燥剂和无纺布层之间相互贴合,所述金属丝网外围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设置于管体内壁右部,所述管体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环形框、框体、升压器、镂空铝板和放电针,所述环形框底端与框体螺栓连接,所述框体内部与升压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框内壁中段与镂空铝板固定连接,所述镂空铝板内侧与放电针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框左端与管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温湿度传感器、无线收发模块、储存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电路板前端上部与温湿度传感器锡焊,所述电路板右端下部分别锡焊有无线收发模块和储存模块,并且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储存模块上方,所述电路板前端左下部与微处理器锡焊,所述外壳内壁与电路板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两组。进一步的,所述放电针设置有八组以上且其均匀分布于镂空铝板内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防潮棉层。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检测仪的型号为fmx-003。(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该监测报警器内部的温湿度控制不便的问题,通过在外壳左端设置调节装置和在外壳内部设置电路组件,经过温湿度传感器对外壳内部进行感应,并通过控制风机进行运转调节,而管体内壁处设置的氯化钙干燥剂和无纺布层提供透气与防潮效果,达到了通过加设感应部件以便于调节温湿度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对于该监测报警器内部调控静电量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在调节装置内侧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和在外壳内部设置静电检测仪,由静电检测仪进行实时监测,而静电量过高时,即对框体内部处的升压器接电,并通置环形框内侧的镂空铝板当中,经过放电针进行产生放电离子,并启动风机将该放电离子吹至外壳内部进行静电消除,达到了加设感应部件以便于调控静电量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接电头-2、电连接线-3、显示屏-4、按钮-5、蜂鸣器-6、接电座-7、调节装置-8、静电消除装置-9、静电检测仪-10、电路组件-11、管体-81、支杆-82、风机-83、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无纺布层-86、环形框-91、框体-92、升压器-93、镂空铝板-94、放电针-95、电路板-111、温湿度传感器-112、无线收发模块-113、储存模块-114、微处理器-11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包括外壳1、接电头2、电连接线3、显示屏4、按钮5、蜂鸣器6、接电座7、调节装置8、静电消除装置9、静电检测仪10和电路组件11,外壳1左端前部与接电头2固定连接,接电头2左端设置有电连接线3,外壳1顶端前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4,外壳1顶端后部固定嵌入有接电座7,外壳1顶端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按钮5和蜂鸣器6,外壳1左端固定嵌入有调节装置8,调节装置8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9固定连接,外壳1内壁底端上下两部分别与电路组件11和静电检测仪10螺栓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管体81、支杆82、风机83、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和无纺布层86,所述管体81内壁外侧与支杆82固定连接,所述支杆82中部与风机83固定连接,所述风机83设置于管体81内部,所述管体81内部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和无纺布层86,并且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和无纺布层86之间相互贴合,所述金属丝网84外围与管体81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86设置于管体81内壁右部,所述管体81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9固定连接,根据上述便于风力流动并提高防潮效果。其中,所述静电消除装置9包括环形框91、框体92、升压器93、镂空铝板94和放电针95,所述环形框91底端与框体92螺栓连接,所述框体92内部与升压器93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框91内壁中段与镂空铝板94固定连接,所述镂空铝板94内侧与放电针95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框91左端与管体81固定连接,用于静电离子的中和消除。其中,所述电路组件11包括电路板111、温湿度传感器112、无线收发模块113、储存模块114和微处理器115,所述电路板111前端上部与温湿度传感器112锡焊,所述电路板111右端下部分别锡焊有无线收发模块113和储存模块114,并且无线收发模块113设置于储存模块114上方,所述电路板111前端左下部与微处理器115锡焊,所述外壳1内壁与电路板111螺栓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装置8设置有两组,根据上述便于流通,并加快效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接电头(2)、电连接线(3)、显示屏(4)、按钮(5)、蜂鸣器(6)、接电座(7)、调节装置(8)、静电消除装置(9)、静电检测仪(10)和电路组件(11),所述外壳(1)左端前部与接电头(2)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头(2)左端设置有电连接线(3),所述外壳(1)顶端前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4),所述外壳(1)顶端后部固定嵌入有接电座(7),所述外壳(1)顶端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按钮(5)和蜂鸣器(6),所述外壳(1)左端固定嵌入有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底端上下两部分别与电路组件(11)和静电检测仪(10)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接电头(2)、电连接线(3)、显示屏(4)、按钮(5)、蜂鸣器(6)、接电座(7)、调节装置(8)、静电消除装置(9)、静电检测仪(10)和电路组件(11),所述外壳(1)左端前部与接电头(2)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头(2)左端设置有电连接线(3),所述外壳(1)顶端前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4),所述外壳(1)顶端后部固定嵌入有接电座(7),所述外壳(1)顶端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按钮(5)和蜂鸣器(6),所述外壳(1)左端固定嵌入有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底端上下两部分别与电路组件(11)和静电检测仪(10)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过载监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管体(81)、支杆(82)、风机(83)、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和无纺布层(86),所述管体(81)内壁外侧与支杆(82)固定连接,所述支杆(82)中部与风机(83)固定连接,所述风机(83)设置于管体(81)内部,所述管体(81)内部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和无纺布层(86),并且金属丝网(84)、氯化钙干燥剂(85)和无纺布层(86)之间相互贴合,所述金属丝网(84)外围与管体(81)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86)设置于管体(81)内壁右部,所述管体(81)右端与静电消除装置(9)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阳张桂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电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