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6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由两组轴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机组组成,所述机组中,有两组被试电机分别通过被试电机支座并排安装在机座上,扭矩传感器一端分别与被试电机输出轴连接,扭矩传感器另一端与齿轮箱上对应一侧的输入齿轮轴连接,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连接,紧急制动器安装在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的连接处,飞轮组输出端与陪试电机输出轴连接,陪试电机给被试电机提供负载并实现惯性负载的电模拟补偿,两机组齿轮箱侧面的锥齿轮输出轴通过万向输出轴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的研究、生产和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本技术属于电机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驱动电机是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的性能和质量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设计开发人员需要对轨道车辆驱动电机进行大量的试验测试。试验利用仪器、仪表及相关设备,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电气性能、力学性能、安全性能及可靠性等技术指标进行的检验,通过这些综合检验,可以全部或部分的反映被试电机的相关性能数据,用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被试电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品质的优劣以及改进的目标和方向。试验是对轨道车辆电机装配质量及技术性能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从事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研究、生产或维修的单位来说,具备一套符合要求的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技术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总体布局中,试验台的陪试电机轴与飞轮箱轴呈90度布置,齿轮箱减速比为1:4,现有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总体布置的缺点主要是:设备占地面积大,齿轮箱减速比过大导致陪试电机转速偏低、体积重量大,因同等功率下陪试电机的转速越低价格越高,进而导致设备制造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廉,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的研究、生产和质量控制。结合说明书附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由两组轴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机组组成,所述机组包由机座、被试电机支座、扭矩传感器、齿轮箱、紧急制动器、飞轮组和陪试电机组成;有两组被试电机分别通过被试电机支座并排安装在机座一端,与被试电机相匹配地,两组扭矩传感器一端分别与两组被试电机的输出轴一一对应同轴连接,两组扭矩传感器另一端与齿轮箱上对应一侧的输入齿轮轴同轴连接,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同轴连接,紧急制动器安装在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的连接处,飞轮组输出端与陪试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陪试电机一方面为给被试电机提供负载,另一方面实现惯性负载的电模拟补偿;位于两组机组的齿轮箱侧面的锥齿轮输出轴之间通过万向输出轴联接,模拟实际轨道车辆相同的动力传递模式。进一步地,所述被试电机支座由垂直升降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组成;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由升降丝杠、垂直安装座、升降滑块、升降调整手轮、垂直压板和垂直丝杠座组成,其中,垂直安装座安装在水平移动机构的平移滑块上表面,升降丝杠端部通过垂直丝杠座安装在垂直安装座上,升降丝杠与升降滑块螺纹连接,升降滑块滑动安装在垂直安装座侧面的垂直滑槽内,升降调整手轮与升降丝杠同轴固连,升降滑块在升降丝杠的驱动下上下滑移,并通过紧固垂直压板固定在垂直安装座上,被试电机外壳与升降滑块固连;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由平移丝杠、水平安装座、平移滑块、平移调整手轮、水平压板和水平丝杠座组成,其中,水平安装座固定在基座上表面,平移丝杠端部通过水平丝杠座安装在机座上,平移丝杠与平移滑块螺纹连接,平移滑块滑动安装在水平安装座侧面的水平滑槽内,平移调整手轮与平移丝杠同轴固连,平移滑块在平移丝杠的驱动下前后滑移,并通过水平压板固定在水平安装座上,被试电机外壳与平移滑块固连。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包括第一输入齿轮轴、第二输入齿轮轴、第一介轮、第二介轮、中心主轴、小锥齿轮、大锥齿轮、侧主轴、齿轮离合器、锥齿轮输出轴和拨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并排设置,并分别与一组扭矩传感器同轴连接,第一输入轴和与第一介轮相啮合,第二输入轴与第二介轮相啮合,第一介轮和第二介轮对称设置在中心主轴两侧,并同时与中心主轴一端的中心齿轮相啮合,中心主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直接与飞轮组的输入端连接,小锥齿轮安装在中心主轴上,并与安装在侧主轴上的大锥齿轮相啮合,拨叉与齿轮离合器配套安装在同轴设置的侧主轴与锥齿轮输出轴之间,以控制控制侧主轴与锥齿轮输出轴连接或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扭矩传感器为盘式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一端连接盘与第一联轴器一端结构相匹配,并直接与第一联轴器连接,扭矩传感器另一端连接盘通过法兰与齿轮箱对应的输入齿轮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设计了两组平行设置且相互独立的机组,其中,陪试电机轴与飞轮组轴线性布置,整个试验台占地面积较小,便于运输安装;2、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所采用的陪试电机一方面用于为被试电机提供负载,另一方面为惯性负载提供电模拟补偿,使得飞轮组的分级进一步简化,进而使得所在的整个机组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简化;3、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的齿轮箱总传动比为i=2,齿轮箱中,输入齿轮轴与驱动中心轴平行设置,驱动中心轴与主轴垂直布置,主轴与输出轴线性设置,齿轮箱结构更加紧凑,造价更低,且齿轮箱性能稳定可靠;4、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特别适用于针对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的研究、生产和质量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第一机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被试电机支座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被试电机支座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被试电机支座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垂直升降机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水平移动机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齿轮箱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齿轮箱左视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中,齿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2-被试电机支座,3-第一联轴器,4-扭矩传感器,5-齿轮箱,6-第二联轴器,7-紧急制动器,8-飞轮组,9-第三联轴器,10-陪试电机,11-升降丝杠,12-垂直安装座,13-升降滑块,14-升降调整手轮,15-垂直压板,16-输入轴法兰,17-第一输入齿轮轴,18-第二输入齿轮轴,19-第一介轮,20-第二介轮,21-中心主轴,22-小锥齿轮,23-大锥齿轮,24-侧主轴,25-齿轮离合器,26-锥齿轮输出轴,27-拨叉,28-万向传动轴,29-被试电机,30-编码器,31-平移丝杠32-水平安装座,33-平移滑块,34-平移调整手轮35-水平压板36-垂直丝杠座,37-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n由两组轴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机组组成,所述机组包由机座、被试电机支座、扭矩传感器、齿轮箱、紧急制动器、飞轮组和陪试电机组成;/n有两组被试电机分别通过被试电机支座并排安装在机座一端,与被试电机相匹配地,两组扭矩传感器一端分别与两组被试电机的输出轴一一对应同轴连接,两组扭矩传感器另一端与齿轮箱上对应一侧的输入齿轮轴同轴连接,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同轴连接,紧急制动器安装在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的连接处,飞轮组输出端与陪试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陪试电机一方面为给被试电机提供负载,另一方面实现惯性负载的电模拟补偿;/n位于两组机组的齿轮箱侧面的锥齿轮输出轴之间通过万向输出轴联接,模拟实际轨道车辆相同的动力传递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
由两组轴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机组组成,所述机组包由机座、被试电机支座、扭矩传感器、齿轮箱、紧急制动器、飞轮组和陪试电机组成;
有两组被试电机分别通过被试电机支座并排安装在机座一端,与被试电机相匹配地,两组扭矩传感器一端分别与两组被试电机的输出轴一一对应同轴连接,两组扭矩传感器另一端与齿轮箱上对应一侧的输入齿轮轴同轴连接,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同轴连接,紧急制动器安装在齿轮箱的中心主轴输出端与飞轮组输入端的连接处,飞轮组输出端与陪试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陪试电机一方面为给被试电机提供负载,另一方面实现惯性负载的电模拟补偿;
位于两组机组的齿轮箱侧面的锥齿轮输出轴之间通过万向输出轴联接,模拟实际轨道车辆相同的动力传递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道车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试电机支座由垂直升降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组成;
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由升降丝杠、垂直安装座、升降滑块、升降调整手轮、垂直压板和垂直丝杠座组成,其中,垂直安装座安装在水平移动机构的平移滑块上表面,升降丝杠端部通过垂直丝杠座安装在垂直安装座上,升降丝杠与升降滑块螺纹连接,升降滑块滑动安装在垂直安装座侧面的垂直滑槽内,升降调整手轮与升降丝杠同轴固连,升降滑块在升降丝杠的驱动下上下滑移,并通过紧固垂直压板固定在垂直安装座上,被试电机外壳与升降滑块固连;
所述水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田勇韩君苏广平付明刚丛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