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峰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1604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底座、传送装置与检测装置,底座上表面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对于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电机传动性能检测时,加在电机输出端的重物会达到电机负载的临界点,会出现电机难以承受这个负载导致重物带着电机反转,使得电机过载损坏,不能在电机进行传动性能检测时设置一个过载保护,导致电机检测时损毁,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对于电机的传动性能检测只是单一的增加电机输出端的负载,不能在同一负载的情况让电机从不同的位置去拉动负载,使得电机的传动性能测试范围不能够有效缩小,使得对电机的传动性能了解没有更加细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时扮演者重要角色,是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之一,而随着电机的不断发展不断改善,对于电机在使用中传动性能的检测成为电机工作能力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传动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可以知道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负载极限,这样不同负载能力的电机便可以在合适岗位的进行驱动工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电机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目前对于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电机传动性能检测时,加在电机输出端的重物会达到电机负载的临界点,会出现电机难以承受这个负载导致重物带着电机反转,使得电机过载损坏,不能在电机进行传动性能检测时设置一个过载保护,导致电机检测时损毁,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对于电机的传动性能检测只是单一的增加电机输出端的负载,不能在同一负载的情况让电机从不同的位置去拉动负载,使得电机的传动性能测试范围不能够有效缩小,使得对电机的传动性能了解没有更加细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底座、传送装置与检测装置,底座上表面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框体、传送支架、一号传送辊、一号传送带、传送托架、驱动组件、传送隔板、二号传送辊、二号传送带与拨动组件,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框体和传送支架,传送框体上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一号传送辊,一号传送辊之间连接有一号传送带,一号传送带上放置有传送托架,传送框体内部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位于传送框体上端面上其中一个一号传送辊与驱动组件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传送支架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传送隔板,且传送支板之间设置有三个二号传送辊,二号传送辊之间连接有二号传送带,检测装置正上方设置有拨动组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体、检测支板、检测滑道、检测滑板与检测单元,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检测框体,检测框体一侧设置有检测支板,检测框体的两端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检测滑道,检测滑道内对称滑动安装有检测滑板,检测滑道内设置有检测气缸,检测滑板一侧与检测气缸一端连接,检测滑板之间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支杆、检测圆筒、检测齿圈、检测拉绳、检测重块与限位支链,检测滑板下方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检测支杆,每组检测支杆上端之间安装有检测圆筒,检测圆筒内设置有检测齿圈,检测圆筒外侧壁通过铰链与检测拉绳一端连接,检测拉绳另一端通过挂钩设置有检测重块,且沿检测滑板长度方向检测重块的质量均匀变化,检测圆筒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支链;所述限位支链包括限位环、限位槽、限位框体与限位卡杆,检测圆筒两端对称套接有限位环,限位环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限位滑板一侧面安装有限位框体,限位框体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卡杆,且圆形通孔内壁与限位卡杆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槽与限位卡杆之间配合接触;所述检测圆筒的一端安装有转杆,转杆上设置有转动指针,位于检测圆筒同一侧的限位框体外表面设置有扇形板,扇形板上均匀设置有限位指针,转动指针可与限位指针配合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框体两端对称设置有传送托板,且其中一个传送托板为倾斜设置,低端朝向一号传送辊,所述一号传送带表面均匀设置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凸起长块,传送托板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凹槽,凸起长块与长凹槽可配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拨盘、驱动拨销与驱动槽轮,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拨盘,驱动拨盘边缘安装有驱动拨销,传送框体一侧内表面上通过传送轴杆安装有驱动槽轮,驱动拨销可与驱动槽轮间歇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传送辊的数量为三在传送隔板之间呈直角三角形排列,其中一个直角边与底座上表面平行,位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二号传送带部分设置有传送推板,与底座上表面平行的直角边上的二号传送带部分设置有传送挡板,传送框体一侧面与传送挡板一侧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动支架、拨动滑道、拨动滑块、拨动丝杠、拨动气缸、拨动推杆与拨动电机,检测框体上端面安装有拨动支架,拨动支架上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拨动滑道,拨动滑道内滑动安装有拨动滑块,拨动滑道内穿过拨动丝杠,拨动滑块与拨动丝杠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拨动滑块一端通过铰链与拨动气缸一端连接,拨动滑块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拨动推杆一端连接,拨动气缸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拨动推杆中部连接,拨动丝杠一端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拨动支架上安装有拨动电机,其中一个拨动丝杠的一端与拨动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本专利技术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调节完毕,并选取多个批次的电机作为传动性能检测使用;S2、使用传送装置将待检测的电机逐步传送至检测装置上进行传动性能的检测,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一号传送辊间歇转动,从而带动一号传送带移动,然后将待检测的电机放置在传送托架上,一号传送带带着传动托架移动,由拨动组件将待检测的电机推向检测装置处进行传动性能的检测,然后根据电机传动性能测试的标准进行比较,将比较好的电机进行分类,然后拨动组件将检测后的电机分别推向二号传送带上,随后对检测后的电机进行收集;S3、在检测电机的传动性能时,在待检测的电机输出端安装好与检测圆筒内设置的齿圈相配合的齿轮,随后将待检测的电机进行通电测试,测试电机转动时能拉起的检测重块最大质量,从而计算出电机的传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解决目前对于电机传动性能的检测,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电机传动性能检测时,加在电机输出端的重物会达到电机负载的临界点,会出现电机难以承受这个负载导致重物带着电机反转,使得电机过载损坏,不能在电机进行传动性能检测时设置一个过载保护,导致电机检测时损毁,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对于电机的传动性能检测只是单一的增加电机输出端的负载,不能在同一负载的情况让电机从不同的位置去拉动负载,使得电机的传动性能测试范围不能够有效缩小,使得对电机的传动性能了解没有更加细致;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对电机传动性能进行检测时,设置的传送装置可以更好帮助工作人员对电机进行检测与检测过后的分类收集,而且在检测装置上设计了限位支链可以在电机出现过载的情况下保护电机不会因为过载而损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有本专利技术不仅设计了负载重量逐步均匀变化的检测重块,还可以在限位支链的辅助下,缩小电机的传动性能测试范围,使得电机在同一负载的情况,从不同位置拉起负载时的情况变化,有效提高对电机传动性能更细致的了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传送装置(2)与检测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2)和检测装置(3);其中:/n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框体(20)、传送支架(21)、一号传送辊(22)、一号传送带(23)、传送托架(24)、驱动组件(25)、传送隔板(26)、二号传送辊(27)、二号传送带(28)与拨动组件(29),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框体(20)和传送支架(21),传送框体(20)上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一号传送辊(22),一号传送辊(22)之间连接有一号传送带(23),一号传送带(23)上放置有传送托架(24),传送框体(20)内部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25),位于传送框体(20)上端面上其中一个一号传送辊(22)与驱动组件(25)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传送支架(21)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传送隔板(26),且传送支板之间设置有三个二号传送辊(27),二号传送辊(27)之间连接有二号传送带(28),检测装置(3)正上方设置有拨动组件(29);/n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检测框体(30)、检测支板(31)、检测滑道(32)、检测滑板(33)与检测单元(34),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检测框体(30),检测框体(30)一侧设置有检测支板(31),检测框体(30)的两端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检测滑道(32),检测滑道(32)内对称滑动安装有检测滑板(33),检测滑道(32)内设置有检测气缸,检测滑板(33)一侧与检测气缸一端连接,检测滑板(33)之间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检测单元(34);/n所述检测单元(34)包括检测支杆(340)、检测圆筒(341)、检测齿圈(342)、检测拉绳(343)、检测重块(344)与限位支链(345),检测滑板(33)下方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检测支杆(340),每组检测支杆(340)上端之间安装有检测圆筒(341),检测圆筒(341)内设置有检测齿圈(342),检测圆筒(341)外侧壁通过铰链与检测拉绳(343)一端连接,检测拉绳(343)另一端通过挂钩设置有检测重块(344),且沿检测滑板(33)长度方向检测重块(344)的质量均匀变化,检测圆筒(34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支链(345);/n所述限位支链(345)包括限位环(3450)、限位槽(3451)、限位框体(3452)与限位卡杆(3453),检测圆筒(341)两端对称套接有限位环(3450),限位环(3450)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3451),限位滑板一侧面安装有限位框体(3452),限位框体(3452)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卡杆(3453),且圆形通孔内壁与限位卡杆(3453)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槽(3451)与限位卡杆(3453)之间配合接触;/n所述检测圆筒(341)的一端安装有转杆(3410),转杆(3410)上设置有转动指针(3412),位于检测圆筒(341)同一侧的限位框体(3452)外表面设置有扇形板(3413),扇形板(3413)上均匀设置有限位指针(3414),转动指针(3412)可与限位指针(3414)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传送装置(2)与检测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2)和检测装置(3);其中:
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框体(20)、传送支架(21)、一号传送辊(22)、一号传送带(23)、传送托架(24)、驱动组件(25)、传送隔板(26)、二号传送辊(27)、二号传送带(28)与拨动组件(29),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延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框体(20)和传送支架(21),传送框体(20)上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一号传送辊(22),一号传送辊(22)之间连接有一号传送带(23),一号传送带(23)上放置有传送托架(24),传送框体(20)内部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25),位于传送框体(20)上端面上其中一个一号传送辊(22)与驱动组件(25)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传送支架(21)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传送隔板(26),且传送支板之间设置有三个二号传送辊(27),二号传送辊(27)之间连接有二号传送带(28),检测装置(3)正上方设置有拨动组件(29);
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检测框体(30)、检测支板(31)、检测滑道(32)、检测滑板(33)与检测单元(34),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检测框体(30),检测框体(30)一侧设置有检测支板(31),检测框体(30)的两端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检测滑道(32),检测滑道(32)内对称滑动安装有检测滑板(33),检测滑道(32)内设置有检测气缸,检测滑板(33)一侧与检测气缸一端连接,检测滑板(33)之间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检测单元(34);
所述检测单元(34)包括检测支杆(340)、检测圆筒(341)、检测齿圈(342)、检测拉绳(343)、检测重块(344)与限位支链(345),检测滑板(33)下方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检测支杆(340),每组检测支杆(340)上端之间安装有检测圆筒(341),检测圆筒(341)内设置有检测齿圈(342),检测圆筒(341)外侧壁通过铰链与检测拉绳(343)一端连接,检测拉绳(343)另一端通过挂钩设置有检测重块(344),且沿检测滑板(33)长度方向检测重块(344)的质量均匀变化,检测圆筒(34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支链(345);
所述限位支链(345)包括限位环(3450)、限位槽(3451)、限位框体(3452)与限位卡杆(3453),检测圆筒(341)两端对称套接有限位环(3450),限位环(3450)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3451),限位滑板一侧面安装有限位框体(3452),限位框体(3452)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卡杆(3453),且圆形通孔内壁与限位卡杆(3453)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槽(3451)与限位卡杆(3453)之间配合接触;
所述检测圆筒(341)的一端安装有转杆(3410),转杆(3410)上设置有转动指针(3412),位于检测圆筒(341)同一侧的限位框体(3452)外表面设置有扇形板(3413),扇形板(3413)上均匀设置有限位指针(3414),转动指针(3412)可与限位指针(3414)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框体(20)两端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王彦洲
申请(专利权)人:高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