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14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流动垫(5)和反应面板(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样品处理单元,所述样品处理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流动垫(5),所述流动垫(5)的一端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所述反应面板(8)位于所述流动垫(5)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一端的正上方,所述反应面板(5)上设置有反应通孔,所述反应通孔的下方贴有反应膜(81),所述反应膜(81)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流动垫重叠,其中,重叠区域为搭接传递区,所述搭接传递区远离所述反应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只需将反应膜的部分区域与流动垫重叠即可大幅提高重复检测的精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检验领域,目前临床检验分析中血清生化类的检验和血液分析检验大都已经实现自动化的设备的应用。血清生化项目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自动化检验,血液分析则多采用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其各类检验项目的检验原理多血液或血清样本与液体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根据特定波长检测反应物的生成或减少量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这种检测方法需要通过以下步骤:血液抽血、离心、配置试剂溶液、光电检测。此类检测方法的缺点是:试剂需以液体方式保存,检测时需进行准备工作,需要对全血进行离心得到血清(或用抗凝全血)依次检验,整个检测需要时间较长。干化学又称为固相化学,采用多层薄膜的固相试剂技术,只要把液体样品直接加到已固化于特殊结构的试剂载体,即干式化的试剂中,以样品中的水为溶剂,将固化在载体上的试剂溶解后,再与样品中的待测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分析测定,根据Kubelka-Munk理论,可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干化学分析法是相对于液相化学法而言的。是指将液体检测样品直接加到为不同项目特定生产的商业化的干燥试剂条上,以被测样品的水分作为溶剂引起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它采用反射光度法或差示电极法作为测量手段,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准确度高、速度快,一般在3-4min内即可做出检验结果;操作简便,不需要日常校正;无须贮备任何其它试剂或配制任何溶液;标本无须预处理,多层膜具有选择性过滤的功能,从而减少测定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影响;标本用量少,反应时的水分由标本中的液体成分供应,提高测定灵敏度。干化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以富士、柯达、强生为代表的多层膜片法(如美国专利US4897347、US5508173、US5462858)。以罗氏为代表的横向流动干化学法(如美国专利US4591553、US5508173、US4665023)。国内也有对横向流动干化学试纸的诸多改进产品(如中国专利ZL201110239926.2)。但是现有干化学技术同样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干化学产品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采用固相高分子膜材作为样本或试剂的载体,其检测结果的精密度与多种高分子膜材料的均一性高度相关,也与操作者的使用规范程度有关,通常精密度等指标不及液相化学法高。传统横向流动干化学试纸全都采取反应层与流动垫完全覆盖接触的方式,见图3和图4,实际参与反应的样本量与反应膜的均一性、流动垫的均一性及操作者加样量的准确性都有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均一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干化学定量检测中精密度不高和重复性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流动垫和反应面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样品处理单元,所述样品处理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流动垫,所述流动垫的一端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所述反应面板位于所述流动垫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一端的正上方,所述反应面板上设置有反应通孔,所述反应通孔的下方贴有反应膜,所述反应膜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流动垫重叠,其中,重叠区域为搭接传递区,所述搭接传递区远离所述反应通孔。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流动垫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一端的正下方,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反应面板对应设置。通过在流动垫的下方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的设置可以使反应膜与流动垫实现轻柔接触,既能确保充分接触,又可以有效避免过分挤压造成的膜材料结构破坏,从而可以大幅提高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的精密度。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分散层,所述分散层设置在所述流动垫的上方。样品处理单元作用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于处理,血液分析类试纸可通过样本处理单元的分散层和流动垫分散和传递全血样本,如需溶血处理,可在流动垫上预先固化溶血剂,对全血样本进行处理。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滤血膜,所述滤血膜设置在所述分散层和流动垫之间。样品处理单元作用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于处理,血清生化类检测项目的试纸可通过样本处理单元的分散层和滤血膜充分过滤血细胞,分离出来的血清样本沿流动垫横向传递至反应面板下方,待进一步传递至反应膜进行显色反应。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样盖,所述加样盖上设置有加样孔,所述加样盖设置在分散层的上方。其中,加样盖中间设有加样孔,用于加入血液样本。本技术中加样盖四周设有多个小柱,与底座上的对应凹槽过盈配合,可通过压合方式将加样盖与底座固定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处理单元的一端通过热熔胶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搭接传递区的下方。缓冲垫粘贴固定在搭接传递区下方,当反应面板压在流动垫时起到缓冲作用,更利于血液或血清样本的顺利传递。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上盖,所述弹性片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上盖和弹性片上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过盈配合。采用凸起与凹槽的过盈配合,可通过压合方式将上盖、弹性片与底座固定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所述加样盖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过盈配合。采用凸起与凹槽的过盈配合,可通过压合方式将加样盖与底座固定在一起。技术原理:反应膜的部分区域与流动垫有重叠,重叠区域为流动垫与反应膜的搭接传递区,起到传递血液或血清样本至反应膜的作用。搭接传递区避开反应通孔,仅占反应膜的一小部分,避免彼此接触压紧时流动垫对反应膜造成挤压变形。当与之配套的自动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压紧反应面板使反应膜与流动垫相接触时,反应膜仅在搭接传递区通过毛细作用吸取流动垫上的样本,可有效避免传统横向干化学试纸挤压时流动垫对反应通孔的反应膜造成挤压变形,从而提高重复检测的精密度。试纸检测的精密度与每次检测实际参与反应的样本量有关,采用本技术的搭接上样设计,使的上样量基本仅仅取决于反应膜的均一性,故本技术在重复检测的精密度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只需将反应膜的部分区域与流动垫重叠即可大幅提高重复检测的精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传统横向流动干化学试纸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传统横向流动干化学试纸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高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流动垫(5)和反应面板(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样品处理单元,所述样品处理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流动垫(5),所述流动垫(5)的一端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所述反应面板(8)位于所述流动垫(5)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一端的正上方,所述反应面板(8)上设置有反应通孔,所述反应通孔的下方贴有反应膜(8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膜(81)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流动垫重叠,其中,重叠区域为搭接传递区,所述搭接传递区远离所述反应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流动垫(5)和反应面板(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样品处理单元,所述样品处理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流动垫(5),所述流动垫(5)的一端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所述反应面板(8)位于所述流动垫(5)伸出所述样品处理单元一端的正上方,所述反应面板(8)上设置有反应通孔,所述反应通孔的下方贴有反应膜(8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膜(81)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流动垫重叠,其中,重叠区域为搭接传递区,所述搭接传递区远离所述反应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6),所述缓冲垫(6)设置在所述流动垫(5)的下方,所述缓冲垫(6)与所述反应面板(8)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散层(3),所述分散层(3)设置在所述流动垫(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密度的干化学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血膜(9),所述滤血膜(9)设置在所述分散层(3)和流动垫(5)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曦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树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