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是进行冷热交换的必用设备,可以应用于能源回收以及取暖供暖等多种领域内。传统的管式热交换器的主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外侧设置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壳体内插接有换热管,换热管在壳体内的形态可以有多种,例如盘管式以及蛇形管式等等。其工作原理是:当进风通道和换热管两流道间同时通过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换热管束即可实现热交换(冷却或加热)。但是这种换热器存在一种缺点,就是换热管的路径单一且路径较长,换热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现有技术中,存在多通道的管式换热器,例如,专利号为CN2470773的中国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管式热交换器,它包括由多根换热管组成的管束和位于管束两端的管板组成的换热芯,以及套装在换热芯上的壳体,和位于壳体两端的端盖组成,换热管与管板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虽然能够形成多个流道,提高换热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换热管与管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管(2),相邻所述换热管(2)之间留有供流体运行的空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的框架(4),所述框架(4)包括连接基板(41)以及与连接基板(41)固定连接的侧板(42),所述连接基板(41)与侧板(42)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框架(4)中的连接基板(41)与侧板(42)相连围合成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侧板(42)上开设有多个与换热管(2)相卡接配合的安装槽(5),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2)上的安装槽(5)相卡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管(2),相邻所述换热管(2)之间留有供流体运行的空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的框架(4),所述框架(4)包括连接基板(41)以及与连接基板(41)固定连接的侧板(42),所述连接基板(41)与侧板(42)相互垂直,两个所述框架(4)中的连接基板(41)与侧板(42)相连围合成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侧板(42)上开设有多个与换热管(2)相卡接配合的安装槽(5),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2)上的安装槽(5)相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处设置有延伸板(6),所述延伸板(6)设置为与换热管(2)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换热管(2)的侧壁与延伸板(6)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6)朝向框架(4)内部延伸,所述换热管(2)的端部套接在延伸板(6)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德,陈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和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