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书安专利>正文

一种防堵塞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03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换热器,包括三级过滤器和换热器本体,三级过滤器的左端连通有进液金属管,进液金属管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顶端设有流量调节开关,三级过滤器的右端连通有出液金属管,出液金属管与换热器本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不用考虑三级过滤器及换热器是否在工作,即可对过滤器上的滤管进行在线拆装,且安装更换的过程中不会有液体流出,密封性好,同时拆装更换操作十分简便、灵活,维修成本低;还能使用反冲洗功能,将滤芯外壁沾附的杂质冲洗出,能防止滤芯发生堵塞;同时散热翅片能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还能将其拆下进行清洗,避免了卫生死角,便于日常的清洁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可在线拆装滤管的防堵塞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如专利号为201721230596.X的技术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且公开的一种易于拆装的模块化可储液管翅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连接件、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储液罐和载冷剂输出口,所述换热组件由连接件、固定于连接件上表面的把手自己安装于连接件底面的盘管构成,所述把手两侧分别设有冷媒输入管与冷媒输出管,所述盘管向上与冷媒输入管以及冷媒输出管连通,所述盘管表面插设有翅片,所述储液罐上方开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下方设有内腔,所述插入口下方位于储液罐内壁表面设有凸台。该易于拆装的模块化可储液管翅式换热器,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无论是单个使用或者是多组串联使用,均能实现较好的换热效果;但是该技术依旧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流动液体中会夹带很多杂质,长期使用后换热器内部易出现堵塞,降低了换热效率;过滤器维修时通常需要将整个过滤器拆下,操作强度大,维修成本高,同时也无法实现在线拆装,需关闭流动的液体才能进行操作;散热翅片通常都是焊死的,不能拆下,有很多卫生死角,不便于日常的清洁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换热器内部易出现堵塞,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及无法实现在线拆装过滤器的问题;以及散热翅片不能拆下,存在很多卫生死角,不便于日常的清洁维护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可在线拆装滤管的防堵塞换热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堵塞换热器,包括三级过滤器和换热器本体,所述三级过滤器的左端连通有进液金属管,所述进液金属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顶端设有流量调节开关,所述三级过滤器的右端连通有出液金属管,所述出液金属管与所述换热器本体相连通;其中,所述三级过滤器包括顶座和滤管,所述顶座内部安装有进液主管、出液弯管及两个U形管,所述进液主管的底端连通有三个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下端口、所述出液弯管下端口及所述U形管的两个下端口均固定有自封连接头,所述自封连接头的内部固定有连通套,所述连通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面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圆杆的底端固定有顶头,所述圆杆的外壁还固定有托爪,所述托爪上端面与所述连通套的上端口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并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连通套内部;所述顶座的下端面安装有三个滤管连接座,所述滤管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所述滤管,所述滤管的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芯的顶端设有圆形卡筒及滤液排出管,所述圆形卡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所述圆形卡筒的底面固定有第一顶针,所述滤液排出管与所述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滤液排出管的上端口内壁固定有顶针架,所述顶针架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顶针;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进液歧管和出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和出液歧管之间连通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导流管,所述进液歧管的左侧壁安装有进液连接头,所述出液歧管的左侧壁安装有出液连接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管连接座的外壁均开设有一对移动安装槽,且一对所述移动安装槽关于所述滤管连接座的中轴线中心对称,所述移动安装槽由竖槽、横槽及卡槽依次连接而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管的上管口内壁均固定有一对与所述移动安装槽相配合安装的滑棒,所述滤管的内壁沿圆周还固定有三个托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的外壁固定有托环,所述托环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连接头的下游通过出液软管连通有回收容器,所述回收容器的侧壁连通有回收管和反冲管,所述反冲管的出液端连通有三个反冲支管,三个所述反冲支管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顶座并伸入至三个所述滤管连接座内部,所述反冲支管的末端均连通有反冲连接头,所述反冲连接头与所述滤芯内部相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冲管上设有增压泵和反冲阀,所述反冲阀顶端设有反冲开关。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管的外壁均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外壁套接有一对弧形片,一对所述弧形片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一对所述弧形片的外壁均一体化固定有散热翅片。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级过滤器和换热器本体的后侧壁均固定有安装架片,所述安装架片上开设有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需要拆下滤管时,第一顶针及第二顶针均与顶头分离开,复位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自然状态,并且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板及密封垫会盖住连通套的上端口,从而该进液主管不会发生液体的泄漏;因此,可以不用考虑三级过滤器及换热器是否在工作,即可对过滤器上的滤管进行在线拆装,且安装更换的过程中不会有液体流出,密封性好,同时拆装更换操作十分简便、灵活,维修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中三级过滤器能对流动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能防止杂质堵塞换热器本体;进一步的可利用增压泵将热交换后的液体抽取至反冲管,并由反冲连接头冲击至滤芯内部,从而能将滤芯外壁沾附的杂质冲洗出,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也能防止滤芯发生堵塞。3、本专利技术中在导流管的外壁均开设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的外壁通过弧形片安装有散热翅片,从而能增加散热面积,能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还能将散热翅片拆下进行清洗,避免了卫生死角,便于日常的清洁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三级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封连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滤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滤液排出管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滤管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换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导流管的外部组件安装示意图。其中,1-三级过滤器,101-顶座,102-滤管,103-进液主管,104-出液弯管,105-U形管,106-进液支管,107-自封连接头,108-连通套,109-圆杆,110-密封板,111-密封垫,112-顶头,113-托爪,114-复位弹簧,115-滤管连接座,116-滤芯,117-圆形卡筒,118-滤液排出管,119-第一顶针,120-顶针架,121-第二顶针,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换热器,包括所述三级过滤器和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过滤器的左端连通有进液金属管,所述进液金属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顶端设有流量调节开关,所述三级过滤器的右端连通有出液金属管,所述出液金属管与所述换热器本体相连通;/n其中,所述三级过滤器包括顶座和滤管,所述顶座内部安装有进液主管、出液弯管及两个U形管,所述进液主管的底端连通有三个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下端口、所述出液弯管下端口及所述U形管的两个下端口均固定有自封连接头,所述自封连接头的内部固定有连通套,所述连通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面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圆杆的底端固定有顶头,所述圆杆的外壁还固定有托爪,所述托爪上端面与所述连通套的上端口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并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连通套内部;所述顶座的下端面安装有三个滤管连接座,所述滤管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所述滤管,所述滤管的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芯的顶端设有圆形卡筒及滤液排出管,所述圆形卡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所述圆形卡筒的底面固定有第一顶针,所述滤液排出管与所述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滤液排出管的上端口内壁固定有顶针架,所述顶针架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顶针;/n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进液歧管和出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和出液歧管之间连通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导流管,所述进液歧管的左侧壁安装有进液连接头,所述出液歧管的左侧壁安装有出液连接头;/n工作时,首先使用进液金属管接入热流动液体,再打开控制阀顶端的流量调节开关,热流动液体以一定流速通过三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能够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流动液体接着会流向换热器本体内部,进液歧管内部的热流动液体由导流管流向出液歧管,由于液歧管、导流管及出液歧管均由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在热流动液体流动的过程中能与外部介质进行热交换,外部介质可以为空气、水、导热油等等,最终热交换后的液体由出液连接头流出,可对该液体进行回收或者循环使用;/n当需要更换滤管及需滤芯进行更换时,可先向上提滤管,滤管的上管口内壁的滑棒会由安装槽内卡槽底端移动到卡槽顶端,再转动滤管,滑棒会沿着安装槽内横槽移动到竖槽顶端,再向下移动滤管,即可将滤管拆下,此时圆形卡筒的底面的第一顶针及滤液排出管内部的第二顶针均会与自封连接头内部的顶头分离开,复位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自然状态,并且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板及密封垫111会盖住连通套的上端口,从而该进液主管不会发生液体的泄漏,而另外两个进液支管不受影响,可继续进行过滤;当需要安装滤管及需滤芯时,可将滤管内壁的滑棒依次滑入竖槽、竖槽及卡槽内部,即完成安装,安装后滤芯的顶端的圆形卡筒及滤液排出管均会对应与自封连接头相安装,并且第一顶针及第二顶针均能将顶头顶起,顶头被顶起后能带动圆杆向上移动,进而能带动密封板及密封垫向上移动并与连通套的上端口分离开,从而液体又能流动起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换热器,包括所述三级过滤器和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过滤器的左端连通有进液金属管,所述进液金属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顶端设有流量调节开关,所述三级过滤器的右端连通有出液金属管,所述出液金属管与所述换热器本体相连通;
其中,所述三级过滤器包括顶座和滤管,所述顶座内部安装有进液主管、出液弯管及两个U形管,所述进液主管的底端连通有三个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下端口、所述出液弯管下端口及所述U形管的两个下端口均固定有自封连接头,所述自封连接头的内部固定有连通套,所述连通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面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圆杆的底端固定有顶头,所述圆杆的外壁还固定有托爪,所述托爪上端面与所述连通套的上端口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并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连通套内部;所述顶座的下端面安装有三个滤管连接座,所述滤管连接座的底端安装有所述滤管,所述滤管的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芯的顶端设有圆形卡筒及滤液排出管,所述圆形卡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所述圆形卡筒的底面固定有第一顶针,所述滤液排出管与所述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滤液排出管的上端口内壁固定有顶针架,所述顶针架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顶针;
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进液歧管和出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和出液歧管之间连通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导流管,所述进液歧管的左侧壁安装有进液连接头,所述出液歧管的左侧壁安装有出液连接头;
工作时,首先使用进液金属管接入热流动液体,再打开控制阀顶端的流量调节开关,热流动液体以一定流速通过三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能够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流动液体接着会流向换热器本体内部,进液歧管内部的热流动液体由导流管流向出液歧管,由于液歧管、导流管及出液歧管均由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在热流动液体流动的过程中能与外部介质进行热交换,外部介质可以为空气、水、导热油等等,最终热交换后的液体由出液连接头流出,可对该液体进行回收或者循环使用;
当需要更换滤管及需滤芯进行更换时,可先向上提滤管,滤管的上管口内壁的滑棒会由安装槽内卡槽底端移动到卡槽顶端,再转动滤管,滑棒会沿着安装槽内横槽移动到竖槽顶端,再向下移动滤管,即可将滤管拆下,此时圆形卡筒的底面的第一顶针及滤液排出管内部的第二顶针均会与自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安舒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黄书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