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39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及车辆,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该散热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室、散热芯体和出液室,进液室上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室上设置有出液口,散热芯体包括设置在进液室和出液室之间的多根散热管。该散热器还包括活塞件,活塞件移动设置在进液室内并将进液室的内腔分隔为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和不与进液口连通的密封腔,部分散热管与进液腔连通,其余散热管与密封腔连通,活塞件在进液室内移动能够调整进液腔的体积并改变与进液腔连通的散热管的数量。在该散热器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调节其参与散热的有效散热面积,在低温环境下减少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中,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散热器通常由进液室、散热芯体和出液室等三部分构成。当冷却液对发动机等元器件进行冷却后,其可由进液室进入散热器,进而通过散热芯体与外界空气等冷源进行换热,将热量散出。冷却后的冷却液再由出液室流出散热器,以供后续循环使用。然而,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而言,由于其散热面积一般是按夏季高温时的最恶劣工况进行设计,所以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可能出现富余。此时,若发动机等元器件的负荷较低,则可能导致散热量过大,冷却后的冷却液温度过低,进而使发动机等的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相差较大,对发动机等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亟需一种散热器及车辆,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及车辆,能够调节散热器中参与散热的有效散热面积,在低温环境下减少散热。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室、散热芯体和出液室,所述进液室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室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散热芯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液室和所述出液室之间的多根散热管;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活塞件,所述活塞件移动设置在所述进液室内并将所述进液室的内腔分隔为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和不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密封腔,部分所述散热管与所述进液腔连通,其余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活塞件在所述进液室内移动能够调整所述进液腔的体积并改变与所述进液腔连通的所述散热管的数量。可选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驱动件和丝杆,沿多根所述散热管的排列方向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进液室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活塞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以在所述丝杆转动时沿所述丝杆移动。可选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的一端以带动所述丝杆转动。可选地,所述丝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被配置为在所述活塞件移动到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活塞件抵接,以限制所述活塞件继续移动。可选地,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可选地,所述活塞件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塞件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进液室的内壁之间形成滑动密封。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多圈弧形密封凸起。可选地,所述散热管为扁平椭圆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及车辆,通过设置活塞件可将进液室的内腔分隔为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和不与进液口连通的密封腔。此时,当待冷却的冷却液由进液口进入散热器后,其会依次沿进液腔、与进液腔连通的散热管及出液室流过散热器,以进行散热。可见,在此过程中,与进液腔连通的散热管为该散热器中实际参与散热的元件,其散热面积之和即为该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因此,当使活塞件在进液室内移动,使进液腔的体积发生改变,进而带动与进液腔连通的散热管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就可调节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部分进液室外壳后的散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活塞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活塞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散热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液室;11、进液口;12、进液腔;13、密封腔;2、散热芯体;21、散热管;3、出液室;31、出液口;4、驱动件;5、传动齿轮;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6、丝杆;61、限位凸起;7、活塞件;71、密封圈;711、弧形密封凸起;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如图1-图3所示,该散热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室1、散热芯体2和出液室3。其中,进液室1上设置有进液口11,散热芯体2包括设置在进液室1和出液室3之间的多根散热管21,出液室3上设置有出液口31。该散热器还包括活塞件7,活塞件7移动设置在进液室1内并将进液室1的内腔分隔为与进液口11连通的进液腔12和不与进液口11连通的密封腔13,部分散热管21与进液腔12连通,其余散热管21与密封腔13连通。活塞件7在进液室1内移动能够调整进液腔12的体积并改变与进液腔12连通的散热管21的数量。按以上设置,当待冷却的冷却液由进液口11进入散热器后,其会依次沿进液腔12、与进液腔12连通的散热管21及出液室3流过散热器,以进行散热。可见,在此过程中,与进液腔12连通的散热管21为该散热器中实际参与散热的元件,其散热面积之和即为该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因此,当使活塞件7在进液室1内移动,使进液腔12的体积发生改变,进而带动与进液腔12连通的散热管21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就可实现对散热器有效散热面积的调节。作为结果,在低温环境下,可通过调节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减少散热,避免出现因散热量过大而导致冷却液温度过低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散热器初始启动时,与密封腔13连通的散热管21中也会进入冷却液,但在散热器运行一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室(1)、散热芯体(2)和出液室(3),所述进液室(1)上设置有进液口(11),所述出液室(3)上设置有出液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体(2)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液室(1)和所述出液室(3)之间的多根散热管(21);/n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活塞件(7),所述活塞件(7)移动设置在所述进液室(1)内并将所述进液室(1)的内腔分隔为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进液腔(12)和不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密封腔(13),部分所述散热管(21)与所述进液腔(12)连通,其余所述散热管(21)与所述密封腔(13)连通,所述活塞件(7)在所述进液室(1)内移动能够调整所述进液腔(12)的体积并改变与所述进液腔(12)连通的所述散热管(21)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室(1)、散热芯体(2)和出液室(3),所述进液室(1)上设置有进液口(11),所述出液室(3)上设置有出液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体(2)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液室(1)和所述出液室(3)之间的多根散热管(21);
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活塞件(7),所述活塞件(7)移动设置在所述进液室(1)内并将所述进液室(1)的内腔分隔为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进液腔(12)和不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密封腔(13),部分所述散热管(21)与所述进液腔(12)连通,其余所述散热管(21)与所述密封腔(13)连通,所述活塞件(7)在所述进液室(1)内移动能够调整所述进液腔(12)的体积并改变与所述进液腔(12)连通的所述散热管(21)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驱动件(4)和丝杆(6),沿多根所述散热管(21)的排列方向所述丝杆(6)设置在所述进液室(1)内,所述驱动件(4)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6)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丝杆(6)转动;
所述活塞件(7)与所述丝杆(6)螺纹连接,以在所述丝杆(6)转动时沿所述丝杆(6)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传动齿轮(5),所述传动齿轮(5)包括传动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帮王金峰张华光吴元邓武王鹏牛胜福张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