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98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第一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第一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第三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第二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第四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连接电势拉升电路,第一门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用于连接直流高电压源;第一门电路、第二门电路、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电平信号源;第一门电路、第二门电路、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快速升温和降温,适用于大部分电气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电气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预热启动和制冷散热以保证正常运行。然而,传统技术中部分制冷制热的驱动控制电路驱动能力较小。随着用电设备对功率要求的提高,虽然也存在一些输出负载功率较高的制冷制热装置,但是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不够完善且不便于驱动控制,且倘若负载的压降较低,长时间的过流会对电路造成损坏等不良影响。因此,传统技术中负载的制冷制热装置其局限性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一门控制模块、第二门控制模块以及电势拉升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互为相反的外部电平信号;第一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门电路和第二门电路;第二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第一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第三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第二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第四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连接电势拉升电路,第一门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用于连接直流高电压源;第一门电路、第二门电路、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各自的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电平信号源;第一门电路、第二门电路、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一三极管、第一下拉电阻以及第一上拉电阻;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器件、第二三极管、第二下拉电阻以及第二上拉电阻;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下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上拉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下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作为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作为第一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第一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作为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下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上拉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下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作为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作为第二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第二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为光电耦合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势拉升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以及第三下拉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用于连接至直流高电压源;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下拉电阻的一端;第三下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负极相互连接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处作为外部电平信号源,并与第一门电路、第二门电路、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各自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信号触发器、第四三极管和第三上拉电阻;信号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负极连接处,信号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上拉电阻的一端的连接处连接至第一门电路和第二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第三上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直流高电压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对第二门控制模块提供电源的稳压电源模块、复位电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稳压电源模块连接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复位电路的复位端、第三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第四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信号触发器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负极连接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的使能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包括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连接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包括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的冷端的第一滤波电路、和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的热端的第二滤波电路。本技术提供的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以及电气设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互为相反的外部电平信号。第一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二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也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一门控制模块和第二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同时,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还连接了电势拉升电路,电源端用于连接直流高电压源。从而,本技术各实施例能够基于第一门控制模块、第二门控制模块,并结合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不仅提高了制冷和预热的响应速度。同时通过电势拉升电路将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的电势位拉高,以及配合外接的直流高电压源,从而增强了对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的驱动能力。本技术实施例电路结构简单且集成度较高,可实现快速升温和降温,且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电气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的电气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开关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开关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电势拉升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中外部电平信号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的稳压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一门控制模块、第二门控制模块以及电势拉升电路;/n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互为相反的外部电平信号;所述第一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门电路和第二门电路;所述第二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n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n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n所述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连接所述电势拉升电路,所述第一门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用于连接直流高电压源;/n所述第一门电路、所述第二门电路、所述第三门电路和所述第四门电路各自的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电平信号源;所述第一门电路、所述第二门电路、所述第三门电路和所述第四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一门控制模块、第二门控制模块以及电势拉升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互为相反的外部电平信号;所述第一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门电路和第二门电路;所述第二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三门电路和第四门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同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一门控制模块的接地参考端连接所述电势拉升电路,所述第一门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用于连接直流高电压源;
所述第一门电路、所述第二门电路、所述第三门电路和所述第四门电路各自的第二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电平信号源;所述第一门电路、所述第二门电路、所述第三门电路和所述第四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TEC制冷预热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一三极管、第一下拉电阻以及第一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器件、第二三极管、第二下拉电阻以及第二上拉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所述反向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所述同向输出端;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上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所述反向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所述同向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光电耦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和预热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拉升电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江王勋李正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