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便携式设备支架以及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82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包括:主体,具有一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第一开关,在所述面部上的预定区域被设置为容许压入或伸出所述面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面部两侧,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第一开关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以及啮合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啮合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移动,调节所述伸缩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支撑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准确切换支架的附接工作模式与脱卸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设备支架以及支撑系统
本技术涉及设备支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便携式设备支架以及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便携式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重要。由此也发展出了配套的支架装置,这些支架通常具备能够伸缩的夹臂,并通过夹臂的伸缩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但是现存的支架中,由于对夹臂运动的距离无法做到精确的控制,导致在支架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支架的附接工作模式与脱卸工作模式进行有效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阐述的技术缺陷,专利技术人对传统的便携式设备支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前述缺陷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支架中用于夹持的两个夹臂是通过弹簧机构与限位机构实现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的,每个夹臂与支架主体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在扩大两个夹臂之间距离的过程中,利用控制机构施加一个作用力持续驱动两个夹臂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同时压缩每个夹臂对应的弹簧,到达预定部位后,两个夹臂会进入一个预先设定的限位槽中,此时两个夹臂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化,用户便可以将便携式设备放入支架中,随后该夹臂脱离限位槽,在弹簧的反向作用下,两个夹臂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将便携式设备夹持在支架中。在需要取出便携式设备时,再次给与两个夹臂一个驱动力,两个夹臂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压缩对应的弹簧。然而重要的是,问题在于,由于传统支架的设计缺陷以及人的操作习惯等原因,在前述夹臂移动一小段距离时,通常用户就会取下便携式设备,同时停止施加驱动力,由于此时夹臂还未移动至对应的限位槽中,所以夹臂会在弹簧的反向作用下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至施加驱动作用力前的原始位置。如此,当用户下一次需要重新利用支架夹持便携式设备时,就需要再次对夹臂进行驱动,扩大两个夹臂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将便携式设备夹持进去。据此,专利技术人针对前述缺陷,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以及相应的支撑系统,在其中设置了至少两个夹臂,这两个夹臂之间通过啮合机构实现相对运动,这样,无论用户对夹臂驱动时施加的是持久作用力还是短暂的瞬间作用力,夹臂都可以在驱动作用力的控制下移动至相应的啮合部位中,而不会在停止施加驱动力后,被弹簧的反向力作用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运动,回复到施加驱动作用力前的原始位置。综上,本技术至少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以及系统,能够准确切换支架的附接工作模式与脱卸工作模式。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包括:主体,具有一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第一开关,在所述面部上的预定区域被设置为容许压入或伸出所述面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面部两侧,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第一开关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以及啮合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啮合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移动,调节所述伸缩距。其中,所述的面部主要是为了便携式设备提供至少一个支撑面,因此该面部具体指的是一种至少能够提供3个以上共平面的支撑点的构件,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种支撑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3根支撑杆构成的集合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这3根支撑杆的支撑端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中时,它们所构成的集合构件才符合本申请中“面部”的定义。根据前述定义,所述面部中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支撑面可以是平整的表面,也可以是凹凸不平的表面。除前文所述外,所述面部当然还存在其他众多实施方式,限于篇幅,此处不能一一赘述,相信在知悉本申请的改进主旨以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轻易的为支架的主体设计出相应的面部。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啮合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的齿形构件;以及与所述齿形构件啮合连接的齿条构件,所述齿条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关上。其中,所述齿条构件可以是直齿齿条,也可以是斜齿齿条。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的第一夹臂移动杆;所述第一夹臂移动杆中设置有啮合孔,所述齿形构件沿所述第一夹臂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啮合孔中,所述第一开关容置在所述啮合孔中,并通过所述齿条构件与所述齿形构件啮合连接。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齿条构件中齿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面部。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或所述第二夹臂连接。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封盖、以及与所述第一封盖匹配的第二封盖,其中,所述第一封盖中设有容置所述第一开关的通道,所述第二封盖中与所述通道对应处设有容置所述第一开关的固定槽。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具有一按压面,所述按压面被设置为容许压入或伸出所述面部。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包括按压构件与第一弹性元件,其中,所述按压构件在所述面部上的预定区域被设置为容许压入或伸出所述面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构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固定槽底部并连接。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按钮与第一按钮移动杆,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第二夹臂位于同侧,所述第一按钮移动杆穿过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撑系统,包括:支撑装置;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至少包括: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实现了对于第一夹臂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而不会发生:第一夹臂在其上的驱动力消失后,会继续因为某种因素(例如惯性、或者某些引起反作用力的弹性机构)而出现继续运动的现象,导致调节的伸缩距超出了预定范围,影响到对便携式设备支架的附接工作模式与脱卸工作模式的有效切换,进而给用户的使用滋生了困扰。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其中一个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便携式设备的支架又一个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便携式设备的支架再一个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再一个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再一个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便携式支撑系统的其中一个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便携式支撑系统的又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便携式设备支架1,主体10,第一封盖110,第二封盖120,面部130,支撑面131,通孔132,第一滑道140,第二滑道150,通道160,第一开关20,按压构件210,按压面211,第二弹性元件220,第一夹臂30,第一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具有一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n第一开关,在所述面部上的预定区域被设置为容许压入或伸出所述面部;/n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面部两侧,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第一开关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n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以及/n啮合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啮合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移动,调节所述伸缩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具有一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
第一开关,在所述面部上的预定区域被设置为容许压入或伸出所述面部;
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面部两侧,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第一开关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
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以及
啮合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啮合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移动,调节所述伸缩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的齿形构件;以及与所述齿形构件啮合连接的齿条构件,其中所述齿条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的第一夹臂移动杆;
所述第一夹臂移动杆中设置有啮合孔,所述齿形构件沿所述第一夹臂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啮合孔中,所述第一开关容置在所述啮合孔中,并通过所述齿条构件与所述齿形构件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构件中齿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