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大流量潜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80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氮、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输送领域,涉及一种双吸大流量潜液泵,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底端壳体、导流壳、下端盖和上端盖,并且下端盖与上端盖的分流道通过导流管连通;底端壳体、导流壳、下端盖和上端盖中部贯穿有主轴,主轴外周由下到上依次固定有下诱导轮、下叶轮、上叶轮和上诱导轮,上叶轮上方设有侧吸口体,侧吸口体顶部为上吸入口,导流壳内设有内壁,内壁与导流壳之间为级间流道,内壁围城的腔体为侧吸流道,导流壳一侧设有侧吸入口,上吸入口与侧吸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有下吸入口和侧吸入口可以同时进液,与相同尺寸的泵相比,在同样倒灌液位的条件下,流量翻倍,满足大流量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吸大流量潜液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吸大流量潜液泵,属于液氮、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输送领域。
技术介绍
液氮、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具有低温、危险、易气化等特征,其输送时多用到潜液泵,液体一般自下部进入泵内。为避免液体在泵内气化,潜液泵运行时需要一定的倒灌液位,即液体液位要高于泵内叶轮的入口。在需要大流量输送的场合,如果不改变泵的转速,潜液泵运行所需的倒灌液位也大幅提高,有时系统无法满足;但如果降低泵的转速,潜液泵运行所需的倒灌液位无需提高,但是泵的尺寸会显著增大,制作成本高,所需工作时占用体积较大,不符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吸大流量潜液泵,该双吸大流量潜液泵设有两个吸入口,与相同尺寸的泵相比,在同样倒灌液位的条件下,流量翻倍,满足大流量需求。本技术所述的双吸大流量潜液泵,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底端壳体、导流壳、下端盖和上端盖,下端盖和上端盖的内部均设有分流道,并且下端盖与上端盖的分流道通过导流管连通;底端壳体、导流壳、下端盖和上端盖中部贯穿有主轴,主轴外周由下到上依次固定有下诱导轮、下叶轮、上叶轮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吸大流量潜液泵,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底端壳体(2)、导流壳(6)、下端盖(14)和上端盖(11),下端盖(14)和上端盖(11)的内部均设有分流道(12),并且下端盖(14)与上端盖(11)的分流道(12)通过导流管(13)连通;底端壳体(2)、导流壳(6)、下端盖(14)和上端盖(11)中部贯穿有主轴(15),主轴(15)外周由下到上依次固定有下诱导轮(3)、下叶轮(4)、上叶轮(23)和上诱导轮(21),下诱导轮(3)、下叶轮(4)和上叶轮(23)均设于底端壳体(2)内,底端壳体(2)底端为下吸入口(1);上叶轮(23)上方设有侧吸口体(22),侧吸口体(22)为与上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大流量潜液泵,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底端壳体(2)、导流壳(6)、下端盖(14)和上端盖(11),下端盖(14)和上端盖(11)的内部均设有分流道(12),并且下端盖(14)与上端盖(11)的分流道(12)通过导流管(13)连通;底端壳体(2)、导流壳(6)、下端盖(14)和上端盖(11)中部贯穿有主轴(15),主轴(15)外周由下到上依次固定有下诱导轮(3)、下叶轮(4)、上叶轮(23)和上诱导轮(21),下诱导轮(3)、下叶轮(4)和上叶轮(23)均设于底端壳体(2)内,底端壳体(2)底端为下吸入口(1);上叶轮(23)上方设有侧吸口体(22),侧吸口体(22)为与上叶轮(23)同轴的中空壳体,上诱导轮(21)设置在侧吸口体(22)的中部空腔内,侧吸口体(22)顶部为上吸入口(20),侧吸口体(22)与主轴(15)之间设有轴套(16);下诱导轮(3)和上诱导轮(21)反向设置;下叶轮(4)和上叶轮(23)外周与底端壳体(2)之间设有下导叶(5);
所述的导流壳(6)内设有内壁(17),内壁(17)与导流壳(6)之间为级间流道(7),内壁(17)围城的腔体为侧吸流道(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鲁涛岳军宗秀山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博山绿源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