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计量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5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气液比自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包括泵体主体,所述的泵体主体的一侧设有计量装置,泵体主体的另一侧设驱动装置,计量装置、泵体主体和驱动装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能够进行油气回收,能够计量油气回收量,减少加油站的改造成本,避免因油气回收泵正常磨损导致的油气回收量监测出现误差,闭环记录加油数据,自动调节油气回收的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回收计量泵
本技术涉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气液比自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
技术介绍
目前,加油机在给汽车加油过程中,油箱在装入汽油的同时,油箱口也要排出同体积的油气混合物,对空气造成污染,油分子扩散也是严重的浪费为了提倡节约环保,国家生态环境部为了加强对油站的监管,做了以下强制要求:一、新出厂加油机要安装油气回收泵,便于对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回收,要求市场上未加装油气回收泵的加油机全部改造,装上油气回收泵;二、要求加油站油气混合物回收的气液比达到1.0--1.2之间才算合格,即加油站加油量和油气回收量之间的比值要达到合格要求;三、国家生态环境部要求每条汽油枪都要加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时刻采集气液比数据,对气液比超过规定范围的加油机进行报警、直至关闭加油功能,达到对油站的有效监管。但是,目前市场上加油机使用的油气回收泵,随着泵的磨损,油气回收量逐步降低,造成在线检测系统发出气液比不合格报警,随着泵的不断磨损,报警频率会越来越高,导致加油机频繁锁机,影响加油站的正常工作;而且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只能够根据自己监测到的油气回收量数据发出气液比超标报警,却不能主动调节油气回收量的大小,难以来保证油气回收气液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往往需要加油站的人员手动调节,大大加重加油站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由于油气在线监测系统除了控制软件,还要安装气体计量设备,需要破路穿电线到加油机上,对加油机进行改造,然而使得整个改造过程费用的成本高昂,导视安装油气回收泵油难以得到加油站经营方的支撑,使得油气回收泵的使用难以推广;另外,现有的监测系统是全天候记录了每条枪的加油数据且现有的监测系统往往是在线进行全天记录,加油站耽心自己的商业信息遭受泄漏,导视加油站难以接受在线监测。因此,生产一种设计巧妙,能够进行油气回收,能够计量油气回收量,减少加油站的改造成本,避免因油气回收泵正常磨损导致的油气回收量监测出现误差,闭环记录加油数据,自动调节油气回收的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能够进行油气回收,能够计量油气回收量,减少加油站的改造成本,避免因油气回收泵正常磨损导致的油气回收量监测出现误差,闭环记录加油数据,自动调节油气回收的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包括泵体主体,所述的泵体主体的一侧设有计量装置,泵体主体的另一侧设驱动装置,计量装置、泵体主体和驱动装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泵体主体包括泵上壳,泵上壳的一侧设有泵中壳,泵上壳的另一侧设有泵下壳,泵下壳、泵上壳以及泵中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泵中壳的中部开设有腰轮腔,泵中壳的顶端套装有进气管,进气管与腰轮腔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的泵下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套槽,第一套槽朝向泵上壳,泵上壳的一侧相应第一套槽开设有第二套槽,第二套槽朝向第一套槽,泵上壳的顶部水平开设有流出腔,泵上壳的底部水平开设连通腔,流出腔和连通腔分别与第二套槽的顶部以及第二套槽的底部相连通,第二套槽通过连通腔与腰轮腔相连通,泵上壳的顶端套装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流出腔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的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盖前板,计量盖前板的一侧与泵中壳的侧面相接触,计量盖前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腰轮转子,两个计量腰轮转子均设置在腰轮腔内,计量盖前板的另一侧计量壳体,计量壳体和计量盖前板均通过螺钉与泵中壳相连接,计量壳体内相应两个计量腰轮转子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齿轮,计量齿轮与计量腰轮转子之间设有传动腰轮轴,传动腰轮轴分别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计量齿轮以及计量腰轮转子上,计量盖前板套装在传动腰轮轴上;所述的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盖前板,计量盖前板的一侧与泵中壳的侧面相接触,计量盖前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腰轮转子,两个计量腰轮转子均设置在腰轮腔内,计量盖前板的另一侧计量壳体,计量壳体和计量盖前板均通过螺钉与泵中壳相连接,计量壳体内相应两个计量腰轮转子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齿轮,计量齿轮与计量腰轮转子之间设有传动腰轮轴,传动腰轮轴分别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计量齿轮以及计量腰轮转子上,计量盖前板套装在传动腰轮轴上,计量齿轮的上方设有光感计量器,光感计量器粘接固定在计量壳体上;所述的计量壳体内设有密封盖,传动腰轮轴以及计量齿轮均设置在密封盖内,密封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计量盖前板上。所述的密封盖的上方设有计量控制板,计量控制板粘接固定在计量壳体内,所述的光感计量器的顶部粘接在计量控制板的底面上,密封盖相应光感计量器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套装在光感计量器上,该套孔的结构与光感计量器的外形相吻合。所述的传动腰轮轴上套装有锁紧环,锁紧环设置在计量盖前板的上方,锁紧环通过螺钉固定在盖前板的顶面上,锁紧环的内径与传动腰轮轴的直径相吻合。所述的驱动转子上套装有密封缸套组,密封缸套组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上壳以及泵下壳上,密封缸套组包括钢套管、上端挡片以及下端挡片,上端挡片和下端挡片分别设置在钢套管的两端上,上端挡片和下端挡片均通过螺钉固定在钢套管上,钢套管的外径、上端挡片的直径、下端挡片的直径、第一套槽的槽径以及第二套槽的槽径均相吻合,密封缸套组套装在第一套槽以及第二套槽内,上端挡片与第一套槽的底面相接触,下端挡片与第二套槽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的钢套管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套槽的长度和第二套槽的长度之和,驱动转子的长度与钢套管的长度相吻合。所述的钢套管的内径不小于驱动转子的直径,上端挡片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孔,流出腔以及连通腔分别通过上端挡片顶端的连通孔以及上端挡片底端的连通孔与钢套管相连通,下端挡片的中上部开设有轴套孔,该轴套孔套装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该轴套孔的孔径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轴径相吻合。所述的计量壳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出线管,控制出线管与计量壳体为一体结构,控制出线管与计量壳体相连通,所述的驱动壳体的一侧设有驱动出线管,驱动出线管与驱动壳体相连通,驱动壳体的侧壁相应驱动出线管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套装在驱动出线管上,该套孔的孔径与驱动出线管的外径相吻合,该套孔与驱动出线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的出气管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上壳上,进气管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中壳。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包括泵体主体,所述的泵体主体的一侧设有计量装置,泵体主体的另一侧设驱动装置,计量装置、泵体主体和驱动装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在泵体主体内产生负压环境从而便于加油站回收油气的进行,本技术通过计量装置来监测油气的回收,从而便于加油站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回收以及监测,避免因油气回收泵正常磨损导致的油气回收量监测出现误差;其次,本技术通过将进气管和出气管安装加油机的回收油气管道上,以及通过将光感计量器和驱动电机分别与外接的控制主机以及外接的电源进行电性连接,便可实现对油气混合物的回收以及监测,使得加油站便于进行改造,并大大节约了加油站的改装成本;再次,本技术通过设有计量控制板来控制驱动电机且通过计量控制板来进行监测,以及通过计量控制板来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即通过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主体,所述的泵体主体的一侧设有计量装置,泵体主体的另一侧设驱动装置,计量装置、泵体主体和驱动装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n所述的泵体主体包括泵上壳(11),泵上壳(11)的一侧设有泵中壳(12),泵上壳(11)的另一侧设有泵下壳(13),泵下壳(13)、泵上壳(11)以及泵中壳(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泵中壳(12)的中部开设有腰轮腔(121),泵中壳(12)的顶端套装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与腰轮腔(12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的泵下壳(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套槽(131),第一套槽(131)朝向泵上壳(11),泵上壳(11)的一侧相应第一套槽(131)开设有第二套槽(111),第二套槽(111)朝向第一套槽(131),泵上壳(11)的顶部水平开设有流出腔(112),泵上壳(11)的底部水平开设连通腔(113),流出腔(112)和连通腔(113)分别与第二套槽(111)的顶部以及第二套槽(111)的底部相连通,第二套槽(111)通过连通腔(113)与腰轮腔(121)相连通,泵上壳(11)的顶端套装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与流出腔(112)的顶端相连通;/n所述的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盖前板(21),计量盖前板(21)的一侧与泵中壳(12)的侧面相接触,计量盖前板(21)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腰轮转子(22),两个计量腰轮转子(22)均设置在腰轮腔(121)内,计量盖前板(21)的另一侧计量壳体(23),计量壳体(23)和计量盖前板(21)均通过螺钉与泵中壳(12)相连接,计量壳体(23)内相应两个计量腰轮转子(22)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齿轮(231),计量齿轮(231)与计量腰轮转子(22)之间设有传动腰轮轴(24),传动腰轮轴(24)分别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计量齿轮(231)以及计量腰轮转子(22)上,计量盖前板(21)套装在传动腰轮轴(24)上,计量齿轮(231)的上方设有光感计量器(234),光感计量器(234)粘接固定在计量壳体(23)上;/n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盖板(31),驱动盖板(31)的一侧与泵下壳(13)的侧面相接触,驱动盖板(31)的一侧设有驱动转子(32),驱动转子(32)设置在第一套槽(131)和第二套槽(111)内,驱动盖板(31)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壳体(33),驱动壳体和计量盖前板(21)通过均螺钉与泵下壳(13)相连接,驱动壳体(33)内设有驱动电机(331),驱动电机(331)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驱动壳体(33)内,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套装在驱动转子(32)内,驱动盖板(31)套装在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回收计量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主体,所述的泵体主体的一侧设有计量装置,泵体主体的另一侧设驱动装置,计量装置、泵体主体和驱动装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泵体主体包括泵上壳(11),泵上壳(11)的一侧设有泵中壳(12),泵上壳(11)的另一侧设有泵下壳(13),泵下壳(13)、泵上壳(11)以及泵中壳(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泵中壳(12)的中部开设有腰轮腔(121),泵中壳(12)的顶端套装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与腰轮腔(12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的泵下壳(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套槽(131),第一套槽(131)朝向泵上壳(11),泵上壳(11)的一侧相应第一套槽(131)开设有第二套槽(111),第二套槽(111)朝向第一套槽(131),泵上壳(11)的顶部水平开设有流出腔(112),泵上壳(11)的底部水平开设连通腔(113),流出腔(112)和连通腔(113)分别与第二套槽(111)的顶部以及第二套槽(111)的底部相连通,第二套槽(111)通过连通腔(113)与腰轮腔(121)相连通,泵上壳(11)的顶端套装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与流出腔(112)的顶端相连通;
所述的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盖前板(21),计量盖前板(21)的一侧与泵中壳(12)的侧面相接触,计量盖前板(21)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腰轮转子(22),两个计量腰轮转子(22)均设置在腰轮腔(121)内,计量盖前板(21)的另一侧计量壳体(23),计量壳体(23)和计量盖前板(21)均通过螺钉与泵中壳(12)相连接,计量壳体(23)内相应两个计量腰轮转子(22)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计量齿轮(231),计量齿轮(231)与计量腰轮转子(22)之间设有传动腰轮轴(24),传动腰轮轴(24)分别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计量齿轮(231)以及计量腰轮转子(22)上,计量盖前板(21)套装在传动腰轮轴(24)上,计量齿轮(231)的上方设有光感计量器(234),光感计量器(234)粘接固定在计量壳体(23)上;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盖板(31),驱动盖板(31)的一侧与泵下壳(13)的侧面相接触,驱动盖板(31)的一侧设有驱动转子(32),驱动转子(32)设置在第一套槽(131)和第二套槽(111)内,驱动盖板(31)的另一侧设有驱动壳体(33),驱动壳体和计量盖前板(21)通过均螺钉与泵下壳(13)相连接,驱动壳体(33)内设有驱动电机(331),驱动电机(331)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驱动壳体(33)内,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套装在驱动转子(32)内,驱动盖板(31)套装在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量壳体(23)内设有密封盖(232),传动腰轮轴(24)以及计量齿轮(231)均设置在密封盖(232)内,密封盖(232)通过螺钉固定在计量盖前板(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回收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232)的上方设有计量控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著扬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