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51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涉及射频馈电网络技术领域,该扇形射频网络包括驱动放大器、射频连接器、微带线功分网络以及多个射频芯片,微带线功分网络分级排布,驱动放大器安装于微带线功分网络上,微带线功分网络的输入端与射频连接器连接,微带线功分网络的每个输出端均与射频芯片连接,多个射频芯片围成一扇形;其中,射频连接器用于接收待发送射频信号;驱动放大器用于对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微带线功分网络用于将放大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功率分配;射频芯片用于对功率分配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移相调幅并输出。本申请提供的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具有不会浪费相控阵天线的制作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
本申请涉及射频馈电网络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民商用高通量卫星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包络、口径等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包络的要求,发射相控阵天线通常需要做成圆形阵列的形式。但如果直接做成圆形阵面,在满足天线口径的前提下,现有的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工艺无法实现如此巨大尺寸的多层天线板加工。为了同时满足包络、口径及工艺的要求,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将发射相控阵天线做成矩形可拼接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将几块天线板拼接起来,再通过关闭边缘天线单元对应的射频芯片来实现天线单元的圆形阵列。可见,通过该种方式制作的相控阵天线,在相控阵天线工作时,由于处于边缘的射频芯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造成相控阵天线的制作成本的浪费。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相控阵天线存在制作成本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控阵天线的制作成本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扇形射频网络,所述扇形射频网络包括驱动放大器、射频连接器、微带线功分网络以及多个射频芯片,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分级排布,所述驱动放大器安装于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上,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连接器连接,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的每个输出端均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所述多个射频芯片围成一扇形;所述射频连接器用于接收待发送射频信号;所述驱动放大器用于对所述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用于将放大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功率分配;所述射频芯片用于对功率分配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移相调幅并输出。可选地,所述射频连接器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圆心的位置。可选地,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为1:1等功分网络。可选地,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包括主线、第一子网络、第二子网络、第三子网络以及第四子网络,所述第一子网络、所述第二子网络、所述第三子网络以及第四子网络均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子网络与所述第二子网络的输入端连接后与所述主线连接,所述第三子网络与所述第四子网络的输入端连接后与所述主线连接;所述第一子网络横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圆心的位置,所述第二子网络纵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第一半径的位置,所述第三子网络与所述第四子网络并排纵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第二半径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二子网络包括第一主网络与第一副网络,所述第一主网络与所述第一副网络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副网络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网络的远离所述第一子网络的一侧;所述第四子网络包括第二主网络与第二副网络,所述第二副网络设置于所述第三子网络的远离所述第一子网络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网络、所述第二子网络、所述第三子网络、所述第四子网络的输入端以及所述主线均设置有驱动放大器。可选地,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包括多条微带线,所述多条微带线分级连接。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信号发送装置,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基板与上述的扇形射频网络,所述扇形射频网络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表层。可选地,所述扇形射频网络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扇形射频网络均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表层,且多个所述扇形射频网络围成一圆形。可选地,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装置还包括功分器,所述功分器与每个所述扇形射频网络中的射频连接器均连接,且所述功分器用于接收待发送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待发送射频信号传输至每个扇形射频网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扇形射频网络与射频信号发送装置,该扇形射频网络包括驱动放大器、射频连接器、微带线功分网络以及多个射频芯片,微带线功分网络分级排布,驱动放大器安装于微带线功分网络上,微带线功分网络的输入端与射频连接器连接,微带线功分网络的每个输出端均与射频芯片连接,多个射频芯片围成一扇形;其中,射频连接器用于接收待发送射频信号;驱动放大器用于对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微带线功分网络用于将放大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功率分配;射频芯片用于对功率分配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移相调幅并输出。通过设置多个射频芯片围成一扇形的方式,使得在合成相控阵天线时,可通过多个扇形射频网络拼接成一圆形网络,进而能够直接做成圆形阵列的形式。当相控阵天线工作时,扇形射频网络中的射频芯片可全部参与工作,不会浪费相控阵天线的制作成本。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馈电网络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馈电网络组成的阵列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扇形射频网络的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扇形射频网络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扇形射频网络组成的阵列的示意图。图中:100-扇形射频网络;110-射频连接器;120-驱动放大器;130-微带线功分网络;140-射频芯片;131-第一子网络;132-第二子网络;133-第三子网络;134-第四子网络;1321-第一主网络;1322-第一副网络;1341-第二主网络;1342-第二副网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形射频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射频网络包括驱动放大器、射频连接器、微带线功分网络以及多个射频芯片,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分级排布,所述驱动放大器安装于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上,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连接器连接,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的每个输出端均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所述多个射频芯片围成一扇形;/n所述射频连接器用于接收待发送射频信号;/n所述驱动放大器用于对所述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n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用于将放大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功率分配;/n所述射频芯片用于对功率分配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移相调幅并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射频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射频网络包括驱动放大器、射频连接器、微带线功分网络以及多个射频芯片,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分级排布,所述驱动放大器安装于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上,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连接器连接,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的每个输出端均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所述多个射频芯片围成一扇形;
所述射频连接器用于接收待发送射频信号;
所述驱动放大器用于对所述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
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用于将放大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功率分配;
所述射频芯片用于对功率分配后的待发送射频信号进行移相调幅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射频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连接器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圆心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射频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为1:1等功分网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射频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功分网络包括主线、第一子网络、第二子网络、第三子网络以及第四子网络,所述第一子网络、所述第二子网络、所述第三子网络以及第四子网络均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子网络与所述第二子网络的输入端连接后与所述主线连接,所述第三子网络与所述第四子网络的输入端连接后与所述主线连接;
所述第一子网络横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圆心的位置,所述第二子网络纵向设置于靠近所述扇形的第一半径的位置,所述第三子网络与所述第四子网络并排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鸿陈智慧李济海杨青林罗烜郭凡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