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89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高频模块,在多个载波聚合中使对方侧的频带显示为开放。在高频模块(1)中,可变相位器(4)使仅以第一频带的信号通信的第一单模时的相位和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并且,使第一单模时的相位和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使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和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频模块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高频模块,更为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应对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的高频模块。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采用载波聚合方式的高频模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模块中,采用了以从频率相互不同的多个频带中选择出的至少2个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载波聚合方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模块具备多个带通滤波器、多个可变匹配电路、以及开关。多个可变匹配电路与多个带通滤波器一一对应,并设置于对应的带通滤波器与开关之间。各可变匹配电路包含与带通滤波器串联连接的可变电容元件、以及设置于连接带通滤波器和开关的路径与接地之间的电感元件。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06867号然而,在以往的高频模块中,在应对多个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在进行载波聚合的所有的频带中使对方侧的频带(对方频段)显示为开放的问题。在这里,所谓的对方侧的频带是指从载波聚合中的2个频带的一个频带观察时的另一个频带。例如,第一频带包含2个频带(第四频带、第五频带),进行以第四频带的信号和第二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载波聚合,并进行以第五频带的信号和第三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载波聚合,在具有这些第一~第五频带的特殊的频带的组合的情况下,使第一频带的对方侧的频带亦即第二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全部成为开放非常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多个载波聚合中使对方侧的频带显示为开放的高频模块。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高频模块具备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第三滤波器、开关、以及可变相位器。上述第一滤波器使第一频带的信号通过。上述第二滤波器使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上述第三滤波器使第三频带的信号通过。上述开关具有共用端子、第一被连接端子、第二被连接端子、以及第三被连接端子。上述共用端子与天线连接。上述第一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一滤波器连接。上述第二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滤波器连接。上述第三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三滤波器连接。上述可变相位器设置于上述开关与接地之间。上述第一频带包含第四频带和第五频带。上述开关在仅以上述第一频带的信号通信的第一单模的情况下,仅使上述第一滤波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上述开关在以上述第四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二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上述开关在以上述第五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三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三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并且,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上述高频模块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和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不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高频模块具备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第三滤波器、开关、第一可变电容元件以及可变电抗电路。上述第一滤波器使第一频带的信号通过。上述第二滤波器使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上述第三滤波器使第三频带的信号通过。上述开关具有共用端子、第一被连接端子、第二被连接端子、以及第三被连接端子。上述共用端子与天线连接。上述第一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一滤波器连接。上述第二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滤波器连接。上述第三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三滤波器连接。上述第一可变电容元件串联连接在上述第一滤波器与上述开关之间。上述可变电抗电路设置于上述开关与接地之间。上述第一频带包含第四频带和第五频带。上述开关在仅以上述第一频带的信号通信的单模的情况下,至少仅使上述第一滤波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上述开关在以上述第四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二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电抗电路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上述开关在以上述第四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三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三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电抗电路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上述第一可变电容元件在上述单模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以及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电容可变。上述可变电抗电路在上述单模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以及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电抗可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式的高频模块,能够在多个载波聚合中使对方侧的频带显示为开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图3的A~D是表示同上的高频模块中的调整前以及调整后的对方侧的频带的阻抗的史密斯圆图。图4是表示同上的通信装置的功率放大器中的输出电力的时间延迟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2的高频模块进行说明。在下述的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附图是示意图,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厚度各自之比未必反映出实际的尺寸比。(实施方式1)(1)高频模块首先,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高频模块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模块1具备滤波器21(第一滤波器)、滤波器22(第二滤波器)、滤波器23(第二滤波器)、滤波器24(第三滤波器)、滤波器25(第二滤波器)、开关5、以及可变相位器(可变电抗电路)4。滤波器21使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标准的Band26(第一频带)的信号通过。滤波器22使Band12(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滤波器23使LTE标准的Band13(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滤波器24使LTE标准的Band28A(第三频带)的信号通过。滤波器25使LTE标准的Band29(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开关5使滤波器21、滤波器22、滤波器23、滤波器24、以及滤波器25与天线7选择性地连接。可变相位器4设置于开关5与接地之间。Band26包含Band5和Band18。开关5在仅以Band26的信号通信的单模的情况下,仅使滤波器21电连接于天线7。开关5在以Band5的信号和Band12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滤波器21、滤波器22以及可变相位器4与天线7连接。在以Band5的信号和Band13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开关5使滤波器21、滤波器23以及可变相位器4与天线7连接。在以Band5的信号和Band29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开关5使滤波器21、滤波器25以及可变相位器4与天线7连接。开关5在以Band18的信号和Band28A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使滤波器21、滤波器24以及可变相位器4电连接于天线7。在这样的高频模块1中,可变相位器4使仅以Band26的信号通信的单模时的相位和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变化(不同),并且,使仅以Band26的信号通信的单模时的相位和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变化(不同)。仅以Ban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模块,具备:/n第一滤波器,使第一频带的信号通过;/n第二滤波器,使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n第三滤波器,使第三频带的信号通过;/n开关,具有与天线连接的共用端子、与上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的第一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第二被连接端子、以及与上述第三滤波器连接的第三被连接端子;以及/n可变相位器,设置于上述开关与接地之间,/n上述第一频带包含第四频带和第五频带,/n在仅以上述第一频带的信号通信的第一单模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仅使上述第一滤波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n在以上述第四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二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n在以上述第五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三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三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n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并且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n上述高频模块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和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70040;20180330 JP 2018-0700411.一种高频模块,具备:
第一滤波器,使第一频带的信号通过;
第二滤波器,使第二频带的信号通过;
第三滤波器,使第三频带的信号通过;
开关,具有与天线连接的共用端子、与上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的第一被连接端子、与上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第二被连接端子、以及与上述第三滤波器连接的第三被连接端子;以及
可变相位器,设置于上述开关与接地之间,
上述第一频带包含第四频带和第五频带,
在仅以上述第一频带的信号通信的第一单模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仅使上述第一滤波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
在以上述第四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二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一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二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
在以上述第五频带的信号和上述第三频带的信号同时通信的第二载波聚合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使上述第一滤波器、上述第三滤波器以及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
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并且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可变,
上述高频模块使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和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在仅以上述第四频带的信号通信的第二单模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使上述第一滤波器和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
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二单模时的相位比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更接近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二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一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在仅以上述第五频带的信号通信的第三单模的情况下,上述开关使上述第一滤波器和上述可变相位器电连接于上述共用端子,
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三单模时的相位比上述第一单模时的相位更接近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上述可变相位器使上述第三单模时的相位与上述第二载波聚合模式时的相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上述可变相位器包含:
电感器,设置于上述开关与接地之间;以及
电容器,设置于上述开关与上述接地之间,并与上述电感器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模块,其中,
上述可变相位器包含:
电感器,设置于上述开关与接地之间;以及
可变电容元件,设置于上述开关与上述接地之间,并与上述电感器并联连接。


8.一种高频模块,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健二中嶋礼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