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架移动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49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一主体和一气阀,所述主体包括一内层和一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间隔形成一充气墙;所述气阀被设置于所述主体,连通所述充气墙,控制所述充气墙充气或者放气,所述无骨架移动屋具有一充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主体被撑起,所述主体内部形成一内空间,所述内空间供用户休憩使用,方便使用者的户外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骨架移动屋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尤其涉及一无骨架移动屋。
技术介绍
房屋是为人们遮蔽风雨、提供稳定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设施,其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房屋都是固定的建筑,比如通过建筑材料,经由长时间的建筑施工在一块较大的空地上建立起来。这种房屋建筑一般都是固定位置的、使用时间较久的建筑。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习惯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尤其长期居住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城市森林中,人们更喜欢走出城市,走入真正的大自然中,在那里度过短暂的休闲时光,充分享受美好的自然环境。由此出现各种的帐篷或者宿营的设备,来辅助人们在室外或者说在野外、大自然中的休憩。传统的帐篷由布料等柔性材质作为遮盖的面,金属或者其它材料的作为支架,由支架撑起遮盖面来形成一个简易的房屋结构。帐篷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室外或者野外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但是其仍旧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通常的帐篷,为了便于收纳,其一般将支架制造成分段式的,即一节一节的结构,在使用时,其可以被弯曲于遮盖面的穿孔内,由此与遮盖面结合形成弧形的支撑结构。对于大部分的普通用户来说,支撑帐篷是一个技术活,在使用时,总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其撑起。另一方面,撑起帐篷总是需要几个人来配合,一个人较难完成支撑过程,这使得很多人外出时,并不愿意携带帐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不需要单独的支架来形成支撑结构,而借助气体的自由扩散性来形成充气墙。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能够在一充气状态和一收缩状态自由转换,可方便移动至不同的预期安置位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在支撑时,只需要充入气体就可以形成房屋空间,操作简单,一个人可以独立操作,而不需要多人配合。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在充气状态形成一内空间,提供用户休憩的内环境。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中包括一内层和一外层,外层和内层夹持形成充气墙,且内外层形成平衡作用力,保持移动屋内空间形态。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设有一门洞和门帘,可隔离或者连通内空间和外部,方便用户出入。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设有一窗口和窗帘,其能够在较小区域隔离或者连通内空间和外部,供气体的流通或者供用户欣赏外部风光。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主体由阻气性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防风、防雨的功能。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无骨架移动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内层和一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间隔形成一充气墙;和一气阀,所述气阀被设置于所述主体,连通所述充气墙,控制所述充气墙充气或者放气,所述无骨架移动屋具有一充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主体被撑起,所述主体内部形成一内空间,所述内空间供用户休憩使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一平衡机构,被设置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以分别牵引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形成所述内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一第一牵引件、一第二牵引件和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牵引件连接于所述内层,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于所述外层,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和所述第二牵引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件被热压连接于所述内层,所述第二牵引件被热压连接于所述外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件包括一第一吸盘和一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吸盘正面热压连接于所述内层,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于所述第一吸盘的背面,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一第二吸盘和一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吸盘正面热压连接于所述外层,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于所述第二吸盘的背面,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环,串连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连接件是一连接绳,被可调节地系扣形成环状,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多个平衡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内层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横向内圆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位于同一横向内圆环的多个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内层的连接位置等间距地布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多个平衡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外层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横向外圆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位于同一横向外圆环的多个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外层的连接位置等间距地布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多个平衡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内层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纵向内圆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平衡机构所在的延伸线大致垂直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件和所述内层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牵引件和所述外层的连接位置大致位于同一半径沿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带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间隔地点热封形成所述平衡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无骨架移动屋具有一收缩状态,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相互靠近,所述主体体积收缩,方便收纳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内层呈半球体形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外层呈半球体形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由PVC塑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内层包括一周壁和一底壁,所述底壁平面地连接于所述周壁底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底壁具有一外延区,所述外延区凸出于所述周壁,所述外层连接于所述外延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一门帘,所述主体具有一门洞,所述门洞由靠近底部的位置向上延伸,连通所述内空间和外部,所述门帘被按安装于所述主体,遮盖设置于所述门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一窗帘,所述主体具有一窗口,所述窗口位于所述主体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无骨架移动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内层和一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间隔形成一充气墙;和/n一气阀,所述气阀被设置于所述主体,连通所述充气墙,控制所述充气墙充气或者放气,所述无骨架移动屋具有一充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主体被撑起,所述主体内部形成一内空间,所述内空间供用户休憩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无骨架移动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内层和一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间隔形成一充气墙;和
一气阀,所述气阀被设置于所述主体,连通所述充气墙,控制所述充气墙充气或者放气,所述无骨架移动屋具有一充气状态,在所述充气状态,所述主体被撑起,所述主体内部形成一内空间,所述内空间供用户休憩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一平衡机构,被设置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以分别牵引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形成所述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一第一牵引件、一第二牵引件和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牵引件连接于所述内层,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于所述外层,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和所述第二牵引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件被热压连接于所述内层,所述第二牵引件被热压连接于所述外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一牵引件包括一第一吸盘和一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吸盘正面热压连接于所述内层,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于所述第一吸盘的背面,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一第二吸盘和一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吸盘正面热压连接于所述外层,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于所述第二吸盘的背面,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环,串连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所述连接件是一连接绳,被可调节地系扣形成环状,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多个平衡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内层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横向内圆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位于同一横向内圆环的多个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内层的连接位置等间距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包括多个平衡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外层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横向外圆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骨架移动屋,其中位于同一横向外圆环的多个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外层的连接位置等间距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东
申请(专利权)人:优积建筑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