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平菊专利>正文

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93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由气垫、布门、尼龙扣、防风布、挂钩、蚊帐、支架、支架锁套、充气箱、主体,气垫安装于主体底面,布门嵌入安装于主体侧面,复数个尼龙扣嵌入安装于主体内侧,防风布底面贴合于蚊帐,蚊帐嵌入安装于主体侧面,挂钩与蚊帐在同一平面上,挂钩嵌入安装于主体内侧,复数个支架顶端与支架锁套相连接,充气箱安装于主体右侧,复数个支架利用复数个支架锁套呈三角形状,防风布背面设有复数个尼龙扣,在使用时可手摇鼓风,使得帐篷主体迅速充盈,且使用结束后排气快,避免需要手动挤压帐篷,省时省力,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属于帐篷领域。
技术介绍
野外露营空气清新,环境清静,天地空旷,自然风景宜人,与城市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疲惫的人们适当亲近大自然,能缓解疲劳,舒张筋骨,调整情志,获得身心健康。但野外可能遇到各种自然天气的威胁或伤害,如风、雨、雷电、冰雪、冰雹、潮湿、洪水、蚊虫、气温变化等,在野外,帐篷就是我们移动的家,一款好的帐篷就是一个安全的家,但现有技术在使用时需要连通打气泵一同携带,负重大,且气泵容易受潮损坏,且使用结束后排气慢,需要长时间挤压压缩主体,费时费力,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以解决需要连通打气泵一同携带,负重大,且气泵容易受潮损坏,且使用结束后排气慢,需要长时间挤压压缩主体,费时费力,携带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由气垫、布门、尼龙扣、防风布、挂钩、蚊帐、支架、支架锁套、充气箱、主体,所述气垫安装于主体底面,所述布门嵌入安装于主体侧面,所述复数个尼龙扣嵌入安装于主体内侧,所述防风布底面贴合于蚊帐,所述蚊帐嵌入安装于主体侧面,所述挂钩与蚊帐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挂钩嵌入安装于主体内侧,所述复数个支架顶端与支架锁套相连接,所述充气箱安装于主体右侧,所述复数个支架利用复数个支架锁套呈三角形状,所述防风布背面设有复数个尼龙扣。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架包括螺丝头、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橡胶绳,所述螺丝头与第一支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通过螺丝头螺纹连接,所述橡胶绳与第一支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橡胶绳与第二支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橡胶绳末端固定安装于螺丝头,所述支架锁套包括连接螺纹、连接套,所述连接螺纹与连接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复数个支架利用螺丝头与连接套螺纹连接,所述主体可放置腔内,所述密封块安装于主体进气口外侧。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充气箱包括密封块、放置腔、外壳、连杆、旋转把手、活动轴、伸缩杆、扇叶、进气孔、轴承套、橡胶垫,所述密封块与连杆末端相焊接,所述放置腔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杆与伸缩杆互相平行,所述旋转把手焊接于伸缩杆末端,所述活动轴安装于旋转把手上,所述伸缩杆与扇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轴承套安装于扇叶后侧,所述橡胶垫安装于密封块左侧,所述轴承套安装于外壳内壁,所述进气孔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可手摇鼓风,使得帐篷主体迅速充盈,且使用结束后排气快,避免需要手动挤压帐篷,省时省力,携带方便。本专利技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通过将主体由充气箱内拿出,使用充气箱的鼓风装置,快速充盈主体,在主体内侧利用支架与支架锁套搭建框架,可利用尼龙扣打开或选择封闭蚊帐,通过拉链打开布门进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支架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充气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气垫-1、布门-2、尼龙扣-3、防风布-4、挂钩-5、蚊帐-6、支架-7、支架锁套-8、充气箱-9、主体-10、螺丝头-71、第一支架-72、第二支架-73、橡胶绳-74、连接螺纹-81、连接套-82、密封块-91、放置腔-92、外壳-93、连杆-94、旋转把手-95、活动轴-96、伸缩杆-97、扇叶-98、进气孔-99、轴承套-910、橡胶垫-9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由气垫1、布门2、尼龙扣3、防风布4、挂钩5、蚊帐6、支架7、支架锁套8、充气箱9、主体10,所述气垫1安装于主体10底面,所述布门2嵌入安装于主体10侧面,所述复数个尼龙扣3嵌入安装于主体10内侧,所述防风布4底面贴合于蚊帐6,所述蚊帐6嵌入安装于主体10侧面,所述挂钩5与蚊帐6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挂钩5嵌入安装于主体10内侧,所述复数个支架7顶端与支架锁套8相连接,所述充气箱9安装于主体10右侧,所述复数个支架7利用复数个支架锁套8呈三角形状,所述防风布4背面设有复数个尼龙扣3,所述支架7包括螺丝头71、第一支架72、第二支架73、橡胶绳74,所述螺丝头71与第一支架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支架72与第二支架73通过螺丝头71螺纹连接,所述橡胶绳74与第一支架72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橡胶绳74与第二支架7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支架72与第二支架7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橡胶绳74末端固定安装于螺丝头71,所述支架锁套8包括连接螺纹81、连接套82,所述连接螺纹81与连接套8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复数个支架7利用螺丝头71与连接套82螺纹连接,所述主体10可放置腔92内,所述密封块91安装于主体10进气口外侧,所述充气箱9包括密封块91、放置腔92、外壳93、连杆94、旋转把手95、活动轴96、伸缩杆97、扇叶98、进气孔99、轴承套910、橡胶垫911、凸块912、卡块913,所述密封块91与连杆94末端相焊接,所述放置腔92与外壳9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杆94与伸缩杆97互相平行,所述旋转把手95焊接于伸缩杆97末端,所述活动轴96安装于旋转把手95上,所述伸缩杆97与扇叶98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轴承套910安装于扇叶98后侧,所述橡胶垫911安装于密封块91左侧,所述轴承套910安装于外壳93内壁,所述进气孔99与外壳93为一体化结构。使用原理:将主体10由放置腔92拿出,活动轴96可折叠旋转把手95拉出旋转把手95,伸缩杆97延长,旋转旋转把手95使得伸缩杆97延长将带动扇叶98旋转,利用轴承套910与扇叶98之间的凸块912和卡块913,使得扇叶98可高速旋转,利用扇叶98产生的风力灌输在橡胶垫911上方的进气管内,使得主体10充气膨胀成型,按下在连杆94,密封块91插入橡胶垫911,密封块91与橡胶垫911过盈配合,将进气管密封,在主体10内边角搭建支架7呈三角形状,利用螺丝头71与连接螺纹81螺纹连接连接套82,连接套82设有三个连接螺纹81连接两根纵向支架7与一根横向支架7,搭建出三角棱台支架,其中复数个第一支架72与第二支架73通过螺丝头71连接且中心设有橡胶绳74,方便多根支架7连接,其中4根支架7长度较长,可插入地面用于稳定,在使用结束后,拆下支架7与支架锁套8,拉出密封块91,反向旋转旋转把手95,使得扇叶98反转,将主体10内气体快速抽出,在折叠主体10,放置于放置腔92内。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使用时可手摇鼓风,使得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气垫(1)、布门(2)、尼龙扣(3)、防风布(4)、挂钩(5)、蚊帐(6)、支架(7)、支架锁套(8)、充气箱(9)、主体(10),所述气垫(1)安装于主体(10)底面,所述布门(2)嵌入安装于主体(10)侧面,所述复数个尼龙扣(3)嵌入安装于主体(10)内侧,所述防风布(4)底面贴合于蚊帐(6),所述蚊帐(6)嵌入安装于主体(10)侧面,所述挂钩(5)与蚊帐(6)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挂钩(5)嵌入安装于主体(10)内侧,所述复数个支架(7)顶端与支架锁套(8)相连接,所述充气箱(9)安装于主体(10)右侧,所述复数个支架(7)利用复数个支架锁套(8)呈三角形状,所述防风布(4)背面设有复数个尼龙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气垫(1)、布门(2)、尼龙扣(3)、防风布(4)、挂钩(5)、蚊帐(6)、支架(7)、支架锁套(8)、充气箱(9)、主体(10),所述气垫(1)安装于主体(10)底面,所述布门(2)嵌入安装于主体(10)侧面,所述复数个尼龙扣(3)嵌入安装于主体(10)内侧,所述防风布(4)底面贴合于蚊帐(6),所述蚊帐(6)嵌入安装于主体(10)侧面,所述挂钩(5)与蚊帐(6)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挂钩(5)嵌入安装于主体(10)内侧,所述复数个支架(7)顶端与支架锁套(8)相连接,所述充气箱(9)安装于主体(10)右侧,所述复数个支架(7)利用复数个支架锁套(8)呈三角形状,所述防风布(4)背面设有复数个尼龙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便携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包括螺丝头(71)、第一支架(72)、第二支架(73)、橡胶绳(74),所述螺丝头(71)与第一支架(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支架(72)与第二支架(73)通过螺丝头(71)螺纹连接,所述橡胶绳(74)与第一支架(72)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橡胶绳(74)与第二支架(7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菊
申请(专利权)人:刘平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