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及抽气封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363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及抽气封口机,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该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包括机架、安装板和气液分离装置。安装板可升降地连接于机架。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罐、副罐、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控制阀。主罐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主罐具有液体出口,液体出口和副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一控制阀连接。抽气封口机包括上机体、中机体和上述的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上机体与中机体共同挤压电芯,安装板与排液孔对接。该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设置有能够分离气液混合物的主罐和能够收集液体的副罐,当副罐内液体储满时,让主罐暂存液体,在此期间排尽副罐内的液体,实现了在线排液。该抽气封口机的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及抽气封口机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及抽气封口机。
技术介绍
在对电池进行抽真空的过程中,气液是混在一起的,如果不分离出,会在管路上产生很多污渍,影响工厂的生产与设备的寿命。相关技术中的抽气封口机,当废液储满后,只能停产排液,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抽气封口机不能实现在线排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抽气封口机不能实现在线排液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该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包括机架、安装板和气液分离装置。安装板可升降地连接于机架。安装板上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用于与抽气封口机的中机体的排液孔对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罐、副罐、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控制阀。主罐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主罐具有入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入口和排液通道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抽真空装置连接于气体出口,液体出口和副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一控制阀连接。副罐上设有排液口。通过设置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排液通道,使得安装板上升时,排液通道与抽气封口机的中机体的排液孔对接,收集废弃气液混合物。通过设置抽真空装置,使得气液混合物在负压作用下,经过第一管路从入口进入主罐内。主罐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后,气体经过气体出口被抽真空装置抽出。液体经过液体出口排入副罐。当副罐内液体储满时,关闭第一控制阀,让主罐暂存液体,在此期间排尽副罐内的液体,避免了停机排液,实现了在线排液。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主罐内设置有中置板,中置板将主罐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置板上开设有通气孔。入口和液体出口设置在第一腔室所在的一侧,气体出口设置在第二腔室所在的一侧。通过在主罐内设置中置板,将主罐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所在的一侧上开设入口和液体出口,第二腔室所在的一侧开设气体出口。气液混合物进入主罐后,气体通过中置板的通气孔进入第二腔室,被抽真空装置抽出。液体在中置板上冷凝,经过液体出口进入副罐。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中置板倾斜设置。入口和气体出口设置在主罐的侧壁上且相对设置,液体出口设置在主罐的底部。将中置板倾斜设置,便于液体冷凝后流入主罐的底部,并经过液体出口进入副罐。将入口和气体出口设置在储罐的侧壁上且相对设置,便于抽真空装置将负压作用在第一管路,将气液混合物抽入主罐内。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排液口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通过在排液口安装第二控制阀,便于打开和关闭排液口,便于副罐排液。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主罐连接于安装板。将主罐连接于安装板,便于主罐随安装板一同上升或下降,便于第一管路将排液通道内的气液混合物导入主罐。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副罐包括副罐本体和盖板,盖板快拆连接于副罐本体的顶部。排液口设置在副罐本体上。将副罐本体与盖板快拆连接,便于在副罐本体内结晶时,拆开盖板对结晶进行清理。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盖板连接于机架。将盖板连接于机架,便于定位和限位副罐本体。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安装板升降。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便于驱动安装板升降,便于实现安装板与抽气封口机的中机体对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包括下封头和第二驱动机构,下封头与安装板可升降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封头升降。通过设置下封头,便于下封头与抽气封口机的上封头配合实现封口。通过设置第二驱动机构,便于实现下封头的升降。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抽气封口机,抽气封口机包括上机体、中机体和上述任一项中的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上机体与中机体共同挤压电芯,安装板与排液孔对接。该抽气封口机采用了上述的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能够在线排液,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与抽气封口机的中机体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Ⅲ位置的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未示出副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抽气封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20-中机体;30-上机体;100-第一管路;200-抽真空装置;300-主罐;310-中置板;311-通气孔;320-第二腔室;321-气体出口;330-第一腔室;331-入口;332-液体出口;400-副罐;410-副罐本体;420-盖板;500-第一控制阀;600-第二控制阀;700-机架;710-连接板;800-安装板;810-第一驱动机构;820-下封头;830-第二驱动机构;900-快拆机构;910-螺杆件;920-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用于与抽气封口机的中机体的排液孔对接;/n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罐、副罐、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控制阀,所述主罐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主罐具有入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入口和所述排液通道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于所述气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和所述副罐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副罐上设有排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用于与抽气封口机的中机体的排液孔对接;
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主罐、副罐、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控制阀,所述主罐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主罐具有入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入口和所述排液通道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于所述气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和所述副罐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副罐上设有排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内设置有中置板,所述中置板将所述主罐的内部空间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中置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入口和所述液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所在的一侧,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所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抽气封口机的下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板倾斜设置,所述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主罐的侧壁上且相对设置,所述液体出口设置在所述主罐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气封口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杰杨栋华罗嗣祥范方才熊雪飞蔡嘉文郭秋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