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施工装置,包括车体、电动机、旋土刀片、刀架、安装轴、第一连杆、第一转轴、固定杆、翻土齿、第二连杆、第二转轴和承载杆,刀架设置在安装轴上,旋土刀片设置在刀架上,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安装轴传动连接,固定杆固定在车体内部,第一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承载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杆的中段,翻土齿与承载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土刀片对需要开槽的土地进行旋土操作,减轻了翻土的压力,并对需要开槽的土地进行翻土,帮助施工人员开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有技术中电缆施工属于电力施工的一种,但传统的电缆施工是由人工开槽,并布设电线电缆,这种方式一方面极大的浪费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另一方面人工开的槽深度均不相同,布设线缆之前还需要统一槽的深度,十分麻烦,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电力施工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土机构和翻土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车体、动力轮、行走轮、把手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动力轮转动连接在车体下端面靠后侧位置,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在车体下端面靠前侧位置,所述把手设置在车体后端面,所述旋土机构包括旋土刀片、刀架和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在车体内部,所述刀架设置在安装轴上,所述旋土刀片设置在刀架上,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安装轴传动连接,所述翻土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转轴、固定杆、翻土齿、第二连杆、第二转轴和承载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车体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杆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承载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杆的中段,所述翻土齿与承载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车体右端面设置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车体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其分别与电动机和照明灯通过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上包裹有软垫,且软垫上刻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车体前端面铰接有检修门,且检修门上设置有把手。优选的,还包括缺齿齿轮、链条、传动轴和传动齿轮,所述缺齿齿轮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轮的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齿轮通过链条与缺齿齿轮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旋土刀片、刀架和安装轴,该设计通过旋土刀片对需要开槽的土地进行旋土操作,在翻土之前首先进行旋土,减轻了翻土的压力。2、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杆、第一转轴、固定杆、翻土齿、第二连杆、第二转轴和承载杆,该设计对需要开槽的土地进行翻土,使土地更加松垮,帮助施工人员开槽,并统一了开槽的深度,便捷了开槽的方式。3、本技术通过缺齿齿轮、链条、传动轴和传动齿轮,使动力轮间歇性转动,并共用一个电动机,提高了效率,缩减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车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旋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翻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动力轮的驱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车体;2.动力轮;3.旋土机构;4.翻土机构;5.行走轮;6.照明灯;7.检修门;8.把手;9.电动机;21.缺齿齿轮;22.链条;23.传动轴;24.传动齿轮;31.旋土刀片;32.刀架;33.安装轴;41.第一连杆;42.第一转轴;43.固定杆;44.翻土齿;45.第二连杆;46.第二转轴;47.承载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土机构3和翻土机构4,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车体1、动力轮2、行走轮5、把手8和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设置在车体1内部,所述动力轮2转动连接在车体1下端面靠后侧位置,所述行走轮5转动连接在车体1下端面靠前侧位置,所述把手8设置在车体1后端面,所述旋土机构3包括旋土刀片31、刀架32和安装轴33,所述安装轴33转动连接在车体1内部,所述刀架32设置在安装轴33上,所述旋土刀片31设置在刀架32上,所述电动机9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安装轴33传动连接,所述翻土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一转轴42、固定杆43、翻土齿44、第二连杆45、第二转轴46和承载杆47,所述固定杆43固定在车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2与第二转轴46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杆43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转轴42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42上,所述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承载杆47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46上,所述第二连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杆47的中段,所述翻土齿44与承载杆4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工作流程:施工人员推动把手8,使车体1在需要开槽的土地上,运行电动机9,电动机9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安装轴33转动,安装轴33带动刀架32转动,刀架32带动旋土刀片31转动,旋土刀片31对需要开槽的土地进行旋土操作。电动机9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第一转轴42带动第一连杆41转动,第一连杆41转动带动承载杆47运动,承载杆47通过第二转轴46的转动限位往复摆动,承载杆47往复摆动带动翻土齿44往复摆动,翻土齿44往复摆动的过程是对旋土后的土地进行翻土操作,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开槽。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方案,请参阅图2和图5,还包括缺齿齿轮21、链条22、传动轴23和传动齿轮24,所述缺齿齿轮21设置在电动机9的输出端上,所述传动轴23与动力轮2的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4设置在传动轴23上,所述传动齿轮24通过链条22与缺齿齿轮21传动连接。工作流程:电动机9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缺齿齿轮21转动,缺齿齿轮21通过链条22带动传动齿轮24转动,传动齿轮24带动传动轴23转动,传动轴23带动动力轮2转动,动力轮2配合行走轮5带动车体1移动,直至缺齿齿轮21的齿牙与链条22分离,动力轮2停止转动,旋土机构3和翻土机构4一直持续工作。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体1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其分别与电动机9和照明灯6通过导线连接。工作流程:太阳能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以供电动机9和照明灯6使用,缩减了运行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土机构(3)和翻土机构(4),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车体(1)、动力轮(2)、行走轮(5)、把手(8)和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设置在车体(1)内部,所述动力轮(2)转动连接在车体(1)下端面靠后侧位置,所述行走轮(5)转动连接在车体(1)下端面靠前侧位置,所述把手(8)设置在车体(1)后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土机构(3)包括旋土刀片(31)、刀架(32)和安装轴(33),所述安装轴(33)转动连接在车体(1)内部,所述刀架(32)设置在安装轴(33)上,所述旋土刀片(31)设置在刀架(32)上,所述电动机(9)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安装轴(33)传动连接;/n所述翻土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一转轴(42)、固定杆(43)、翻土齿(44)、第二连杆(45)、第二转轴(46)和承载杆(47),所述固定杆(43)固定在车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2)与第二转轴(46)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杆(43)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转轴(42)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42)上,所述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承载杆(47)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46)上,所述第二连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杆(47)的中段,所述翻土齿(44)与承载杆(4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土机构(3)和翻土机构(4),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车体(1)、动力轮(2)、行走轮(5)、把手(8)和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设置在车体(1)内部,所述动力轮(2)转动连接在车体(1)下端面靠后侧位置,所述行走轮(5)转动连接在车体(1)下端面靠前侧位置,所述把手(8)设置在车体(1)后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土机构(3)包括旋土刀片(31)、刀架(32)和安装轴(33),所述安装轴(33)转动连接在车体(1)内部,所述刀架(32)设置在安装轴(33)上,所述旋土刀片(31)设置在刀架(32)上,所述电动机(9)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安装轴(33)传动连接;
所述翻土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一转轴(42)、固定杆(43)、翻土齿(44)、第二连杆(45)、第二转轴(46)和承载杆(47),所述固定杆(43)固定在车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2)与第二转轴(46)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杆(43)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转轴(42)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42)上,所述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承载杆(47)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林丽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