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21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两枢轴模块、承载框体、弯折机构以及可挠式面板。支撑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枢接于底座。两枢轴模块配置于支撑板的第二端。承载框体具有固定部与两弯曲部。固定部连接于两枢轴模块。两弯曲部连接于固定部。弯折机构配置在固定部与两弯曲部上且连接两枢轴模块。可挠式面板配置在承载框体上且覆盖弯折机构。当切换为曲面模式时,弯折机构带动两弯曲部拉伸于固定部,以弯折可挠式面板,当切换为平面模式时,弯折机构带动两弯曲部靠近固定部,以拉平可挠式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挠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为曲面模式与平面模式的可挠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显示器主要用以显示经数为信号转换后的图像、文字或影片。此类电子显示器适用于电视机、台式算机、数字广告牌、或是可携式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及智能手机等,现有的显示屏幕大多已具备触控功能,以取代现有的实体按键。以台式算机为例,其显示屏幕通常连接一垂直于桌面的支撑结构,以将显示屏幕悬空于桌面上且面向使用者,当进行触控操作时,需将手臂悬空于桌面并以手指触碰屏幕。然而,现有悬空于桌面的触控方式,由手臂缺少支撑,在长时间的触控操作下容易产生酸痛疲惫的状况。此外,现有显示屏幕的触控功能仅限于简易的触控操作,而不适用于精细的操作如绘图、写字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可切换为曲面模式与平面模式,在曲面模式下,切换为曲面以利于提升观看体验,在平面模式下,切换为平面以利于触控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两枢轴模块、承载框体、弯折机构以及可挠式面板。支撑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枢接于底座。两枢轴模块配置于支撑板的第二端。承载框体具有一固定部与两弯曲部。固定部连接于两枢轴模块。两弯曲部分别连接于固定部的相对两侧边。弯折机构配置在固定部与两弯曲部上且连接两枢轴模块。可挠式面板配置在承载框体上且覆盖弯折机构与两枢轴模块。当切换为曲面模式时,弯折机构带动两弯曲部拉伸于固定部,以弯折可挠式面板,当切换为平面模式时,弯折机构带动两弯曲部靠近固定部,以拉平可挠式面板。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式电子装置适于切换为曲面与平面模式,在曲面模式下,弯折机构弯曲承载框体以增加可挠式面板的弯曲弧度。在平面模式下,弯折机构恢复承载框体以拉平可挠式面板。此外,在平面模式下,承载框体与可挠式面板可相对支撑板旋转以改变其角度,避免可挠式面板处于悬空状态,故适用于长时间的触控操作。进一步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式电子装置通过外力转向,以快速切换为曲面模式或平面模式,可解决现有电子装置无法同时具备曲面屏幕与平面触控的缺点,达到良好的使用者体验。附图说明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的曲面模式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平面模式立体示意图;图1D是图1C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1E是图1B的单一枢轴模块的组件分解立体图;图2A是图1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部分组件的正视平面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2C是图2A的弯折机构与两枢轴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A是图1C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部分组件的正视平面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沿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3C是图3A的弯折机构与两枢轴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可挠式电子装置;110:底座;120:支撑板;130:枢轴模块;131:转轴;1311:外环件;132:第一支架;133:第二支架;134:第一凸轮件;1341:定位部;135:第二凸轮件;136:连动插销;137:辅助弹性件;138:扭力件;140:承载框体;141:固定部;142:弯曲部;143:缓冲件;150:弯折模块;151:连动杆;152:中间连杆;153:内支架;154:外支架;155:顶出连杆;160:可挠式面板;170:内旋转支架;180:外旋转支架;D:间距;G:间隙;A1:第一夹角;A2:第二夹角;CL:中心线;E1:第一端;E2:第二端;CS1:第一凹面;CS2:第一凹面;SG:滑槽;PD:水平方向;P1:第一端部;P2:第二端部;PS:推抵面;PS1:凸面;PS2:凸面;T1:第一旋转方向;T2:第二旋转方向;AD1:第一轴向;AD2:第二轴向;TS:斜面。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的曲面模式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平面模式立体示意图。图1D是图1C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1E是图1B的单一枢轴模块的组件分解立体图。参考图1A至图1D,本实施例的可挠式电子装置100例如单纯的显示设备以结合台式算机或是将主机与显示屏幕整合为一体的计算机。可挠式电子装置100包括底座110、支撑板120、两枢轴模块130、承载框体140、弯折机构150以及可挠式面板160。底座110配置在桌面或其它平面上,支撑板120具有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第一端E1枢接于底座110,详细而言,第一端E1通过铰链结构而枢接于底座110,且铰链结构可提供扭力于支撑板120的第一端E1。故支撑板120可相对于底座110的转向而存在第一夹角A1,可自由调整可挠式面板160相对于底座110的垂直高度,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参考图1C及图1E,两枢轴模块130呈相互间隔设置且分别配置于支撑板120的第二端E2。承载框体140具有固定部141、两弯曲部142以及两缓冲件143。固定部141连接于两枢轴模块130,故可相对于支撑板120旋转以调整第二夹角A2。多个弯曲部142分别枢接于固定部141的相对两侧边。两缓冲件143沿水平方向PD配置在固定部141与两弯曲部142上且相互平行。弯折机构150配置在固定部141与两弯曲部142上且连接两枢轴模块130,并用以带动多个弯曲部142。可挠式面板160配置在承载框体140的两缓冲件143以间隔于固定部141与两弯曲部142上且覆盖弯折机构150与两枢轴模块130。补充而言,两缓冲件143用以吸收可挠式面板160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避免可挠式面板160的损坏。参考图1A及图1B,当可挠式电子装置100切换为曲面模式时,弯折机构150带动两弯曲部142拉伸于固定部141,以弯折可挠式面板160并呈现为曲面形状,呈曲面的可挠式面板160接近人眼的外观,有助于减少眼部/头部转动并减轻疲劳。详细而言,支撑板120相对底座110朝第一旋转方向T1转向,且支撑板120与底座110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支撑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底座;/n两枢轴模块,配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二端;/n承载框体,具有固定部与两弯曲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两枢轴模块,所述两弯曲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边;/n弯折机构,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两弯曲部上且连接所述两枢轴模块;以及/n可挠式面板,配置在所述承载框体上且覆盖所述弯折机构与所述两枢轴模块,/n其中,当切换为曲面模式时,所述弯折机构带动所述两弯曲部拉伸于所述固定部,以弯折所述可挠式面板,当切换为平面模式时,所述弯折机构带动所述两弯曲部靠近所述固定部,以拉平所述可挠式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0 US 62/850,5221.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撑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底座;
两枢轴模块,配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二端;
承载框体,具有固定部与两弯曲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两枢轴模块,所述两弯曲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边;
弯折机构,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两弯曲部上且连接所述两枢轴模块;以及
可挠式面板,配置在所述承载框体上且覆盖所述弯折机构与所述两枢轴模块,
其中,当切换为曲面模式时,所述弯折机构带动所述两弯曲部拉伸于所述固定部,以弯折所述可挠式面板,当切换为平面模式时,所述弯折机构带动所述两弯曲部靠近所述固定部,以拉平所述可挠式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曲面模式下,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底座朝第一旋转方向转向,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具有第一夹角,所述承载框体通过所述两枢轴模块而相对所述支撑板朝相反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第二旋转方向转向,且所述承载框体与所述支撑板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面模式下,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底座朝所述第二旋转方向转向,且所述支撑板堆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承载框体通过所述枢轴模块而相对所述支撑板朝所述第一旋转方向转向,且所述第二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枢轴模块包括:
转轴;
第一支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且连接所述承载框体,所述第一支架具有滑槽;
第二支架,套固于所述转轴且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二端;
第一凸轮件,可转动且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凸轮件的定位部对位于所述滑槽;
第二凸轮件,套固于所述转轴且相邻所述第二支架;以及
连动插销,穿设于所述第一凸轮件的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滑槽且连接所述弯折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朝第一轴向枢转时,带动所述第一凸轮件在所述转轴上滑动以靠近所述第二凸轮件,所述定位部带动所述连动插销于所述滑槽中移动且相对靠近所述承载框体的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朝相反于所述第一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承学蓝伟豪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