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20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解决了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的问题;包括外壳,外壳前侧面上开有显示框,外壳底部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外壳内部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动力辊,两个动力辊中部安装有动力带轮,两个动力带轮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动力皮带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连接卡槽,多个连接卡槽均卡接有展示装置,多个展示装置均连接有切换驱动装置,外壳前侧面上转动安装有位于显示框前侧的书写板,多个书写板连接有书写驱动装置,外壳顶部安装有扫描装置;本装置能够满足老师与学生的课后学习互动,设计思路清晰,结构简洁,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为老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工具
,具体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解和传授非常多的知识,而学生们则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记忆,有些老师会在课堂上以抽查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导致老师对部分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还有的老师会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而部分学生会采用作弊的手段进行抄袭完成课后作业,不能准确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老师在批改课后作业时也会非常费时费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导致老师对部分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不能准确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老师在批改课后作业时也会非常费时费力的问题。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侧面上开有多个显示框,所述外壳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驱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竖向的动力辊,两个所述动力辊的中部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动力带轮,两个所述动力带轮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所述动力皮带的外表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卡槽,多个连接卡槽均卡接有展示装置,多个所述展示装置均连接有切换驱动装置,所述外壳的前侧面上转动安装有位于多个显示框前侧的书写板,多个所述书写板连接有书写驱动装置,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扫描装置;所述展示装置,包括卡接在连接卡槽内的展示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滑轨,多个所述展示板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环形滑轨上,所述展示板的前端面上开有展示槽,所述展示槽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横向的扭簧轴,所述展示槽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横向的卷绕轴,所述扭簧轴与卷绕轴之间连接并卷绕有展示布,所述展示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位于扭簧轴和卷绕轴之间的且位于展示布内侧的支撑轴,所述卷绕轴的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切换副带轮,所述展示板的后侧面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切换主带轮,两个所述切换主带轮与两个切换副带轮之间分别连接有贯穿展示板后侧面的切换皮带,两个所述切换主带轮之间同轴连接有切换传动齿轮,所述切换传动齿轮与切换驱动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转动安装在外壳内部底面且分别与位于外壳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展示板底部的切换传动齿轮啮合的切换驱动齿轮,所述外壳内部底面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转动安装有切换驱动齿轮,位于外壳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切换驱动齿轮之间均通过联动杆同步转动链接,位于外壳左右两侧的切换驱动齿轮与位于外壳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切换驱动齿轮之间均通过万向节同步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竖向的且与位于外壳左侧的切换驱动齿轮啮合的切换驱动蜗杆,所述切换驱动蜗杆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左侧的驱动箱内的从动锥齿轮,位于外壳左侧的驱动箱的前侧面上转动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优选的,两个所述动力辊的底部分别同轴安装有位于两个驱动箱内的调节单向齿轮,两个驱动箱的前侧面上分别前后滑动安装有与两个调节单向齿轮啮合的调节齿条,两个所述调节齿条与两个驱动箱之间安装有齿条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外壳内上下滑动并转动安装有多个驱动杆,多个所述驱动杆的底部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底面下方的书写驱动齿条,所述外壳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分别与多个书写驱动齿条啮合的书写驱动齿轮,多个所述书写驱动齿轮分别同轴安装有书写驱动线轮,多个所述书写板的转轴上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书写从动线轮,所述外壳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线滑轮,每个所述书写驱动线轮与位置对应的书写从动线轮之间分别连接并缠绕有绕过线滑轮的书写驱动线。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分别贯穿且上下滑动安装有位于多个驱动杆上方的扫描驱动齿条,多个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均与位于其上方的扫描驱动齿条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分别与多个扫描驱动齿条啮合的扫描半齿轮,多个所述扫描半齿轮的外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扫描安装板,多个所述扫描安装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扫描仪,多个所述扫描仪均连接有计算机。优选的,多个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块,多个所述展示板的后侧面上分别贯穿并前后滑动安装有与推块高度相同的推杆,多个所述推杆位于展示槽内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多个所述推杆与对应的展示板之间安装有推板复位弹簧。优选的,多个所述驱动杆的底端后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斜齿条,所述外壳的底部滑动安装有分别于多个定位斜齿条配合的定位杆,多个所述驱动杆与外壳之间安装有驱动杆弹簧。优选的,两个所述驱动箱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本专利技术通过间歇的驱动两个动力带轮带动多个展示板进行间歇循环转动,使得每次转动时,都会有多个展示板正对多个显示框进行显示;当学生进行测验时,可控制书写板和扫描仪分别向下转动,使学生可在书写板上进行测验,而扫描仪则能够对显示板和书写板上的内容进行扫描并传输到计算机内进行分析评分;通过切换驱动装置的转动能够使多个展示板内的展示布上的内容进行切换;通过推板则能够将展示板内的展示布推出显示框外,即可对展示布上的学习内容进行更换;本装置能够满足老师与学生的课后学习互动,设计思路清晰,结构简洁,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为老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展示装置剖面立体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展示装置剖面立体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切换驱动蜗杆与切换驱动齿轮配合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书写板驱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两个动力带轮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万向节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切换驱动装置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包括呈长方体且内部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1可采用木材或亚克力板等材料,所述外壳1前侧面上开有多个显示框2,所述显示框2贯穿外壳1的前侧面,所述外壳1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内部中空的驱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竖向的动力辊3,两个所述动力辊3能够在外壳1内转动,两个所述动力辊3的中部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动力带轮4,两个动力带轮4能够分别与两个动力辊3同步转动,两个所述动力带轮4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5,通过动力皮带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前侧面上开有多个显示框(2),所述外壳(1)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驱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竖向的动力辊(3),两个所述动力辊(3)的中部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动力带轮(4),两个所述动力带轮(4)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5),所述动力皮带(5)的外表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卡槽(6),多个连接卡槽(6)均卡接有展示装置,多个所述展示装置均连接有切换驱动装置,所述外壳(1)的前侧面上转动安装有位于多个显示框(2)前侧的书写板(7),多个所述书写板(7)连接有书写驱动装置,所述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扫描装置;/n所述展示装置,包括卡接在连接卡槽(6)内的展示板(8),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滑轨,多个所述展示板(8)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环形滑轨上,所述展示板(8)的前端面上开有展示槽(9),所述展示槽(9)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横向的扭簧轴(10),所述展示槽(9)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横向的卷绕轴(11),所述扭簧轴(10)与卷绕轴(11)之间连接并卷绕有展示布(12),所述展示槽(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位于扭簧轴(10)和卷绕轴(11)之间的且位于展示布(12)内侧的支撑轴(13),所述卷绕轴(11)的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切换副带轮(14),所述展示板(8)的后侧面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切换主带轮(15),两个所述切换主带轮(15)与两个切换副带轮(14)之间分别连接有贯穿展示板(8)后侧面的切换皮带(16),两个所述切换主带轮(15)之间同轴连接有切换传动齿轮(17),所述切换传动齿轮(17)与切换驱动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前侧面上开有多个显示框(2),所述外壳(1)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驱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竖向的动力辊(3),两个所述动力辊(3)的中部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动力带轮(4),两个所述动力带轮(4)之间连接有动力皮带(5),所述动力皮带(5)的外表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卡槽(6),多个连接卡槽(6)均卡接有展示装置,多个所述展示装置均连接有切换驱动装置,所述外壳(1)的前侧面上转动安装有位于多个显示框(2)前侧的书写板(7),多个所述书写板(7)连接有书写驱动装置,所述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扫描装置;
所述展示装置,包括卡接在连接卡槽(6)内的展示板(8),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滑轨,多个所述展示板(8)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环形滑轨上,所述展示板(8)的前端面上开有展示槽(9),所述展示槽(9)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横向的扭簧轴(10),所述展示槽(9)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横向的卷绕轴(11),所述扭簧轴(10)与卷绕轴(11)之间连接并卷绕有展示布(12),所述展示槽(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位于扭簧轴(10)和卷绕轴(11)之间的且位于展示布(12)内侧的支撑轴(13),所述卷绕轴(11)的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切换副带轮(14),所述展示板(8)的后侧面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切换主带轮(15),两个所述切换主带轮(15)与两个切换副带轮(14)之间分别连接有贯穿展示板(8)后侧面的切换皮带(16),两个所述切换主带轮(15)之间同轴连接有切换传动齿轮(17),所述切换传动齿轮(17)与切换驱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转动安装在外壳(1)内部底面且分别与位于外壳(1)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展示板(8)底部的切换传动齿轮(17)啮合的切换驱动齿轮(18),所述外壳(1)内部底面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转动安装有切换驱动齿轮(18),位于外壳(1)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切换驱动齿轮(18)之间均通过联动杆(19)同步转动链接,位于外壳(1)左右两侧的切换驱动齿轮(18)与位于外壳(1)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切换驱动齿轮(18)之间均通过万向节(01)同步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竖向的且与位于外壳(1)左侧的切换驱动齿轮(18)啮合的切换驱动蜗杆(20),所述切换驱动蜗杆(20)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1)左侧的驱动箱内的从动锥齿轮(21),位于外壳(1)左侧的驱动箱的前侧面上转动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峰王淑英余东先毛颖颖贾亚娟丁玉涛赵大鹏翟慧郑宝林张铁头张素青王红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