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12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机主体,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发热片,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接引辊,所述染色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染色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染色机主体内的发热片对染色剂进行加热,布料进入染色机主体的内部由两个接引辊进行引导,压平褶皱,然后布料进入染色剂的内部,通过六个第二电动机分别带动的三个染色辊与三个浸色辊带动布料,对布料进行两次染色,通过两个挤压辊引导布料脱离染色剂,两个挤压辊给布料提供张力,从而使布料不易松弛,进一步避免了褶皱的发生,从而使得装置达到染色相对均匀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布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布料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染色设备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化产业,在生产方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已经与国际接轨,随着服装等下游行业的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高效、绿色节能的染色设备需求量大幅上升,影响印染纺织物染色牢度的工艺主要是缩绒、炭化、氯漂、升华等。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的染色牢度,与它们的化学结构、在纤维上的浓度和所处状态以及纤维的性质有关,其中布料染色使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染色装置主要针对功能性进行发展,其相对人工布料染色,染色速度相对快速且便利,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布料自身特性易发生褶皱,因此在溢流染色时会出现染色不均匀的现象,且对相对较厚的布料染色时,布料残留的染料相对较多,对内料内残余的染料回收相对不够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布料染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具备染色相对均匀且装置回收染料的效果相对较好等优点,解决由于布料自身特性易发生褶皱,因此在溢流染色时会出现染色不均匀的现象,且染色布料始终保持在一个位置,不能在色料中进行上下位移进行混合浸透,从而影响布料的染色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染色相对均匀且装置回收染色剂的效果相对较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机主体,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发热片,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接引辊,所述染色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染色剂,所述染色机主体内部的转动连接有三个染色辊与三个浸色辊,所述发热片、染色辊与浸色辊均位于染色剂的内部,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挤压辊,两个所述接引辊与挤压辊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的背面,两个所述接引辊与挤压辊的后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啮合齿轮,相邻的两个所述啮合齿轮相对的一侧啮合,所述染色机主体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动机,底部的所述接引辊和底部的挤压辊的后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染色辊与浸色辊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的背面,所述染色机主体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电动机,六个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三个染色辊与浸色辊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机主体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导辊,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料箱,所述回料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后端贯穿并延伸出回料箱的背面,所述回料箱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动机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机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部与回料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左端贯穿并延伸入染色机主体的内部,所述主动轮的顶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回料箱的顶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架并与回料箱的顶部相接触。优选的,三个所述染色辊与浸色辊均呈等距离分布,三个所述染色辊与浸色辊以两个挤压辊为轴相互对称。优选的,三个所述染色辊和浸色辊与染色机主体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轴封,两个所述接引辊与两个挤压辊以及一个传导辊的高度均高于染色剂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从动轮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并延伸出回料箱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与两个螺纹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回料箱滑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均开设有刻度尺,所述回料箱的底部呈倾斜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布料染色装置,通过染色机主体内的发热片对染色剂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染色剂的温度可适应布料染色,布料进入染色机主体的内部由两个接引辊进行引导,压平褶皱,然后布料进入染色剂的内部,通过六个第二电动机分别带动的三个染色辊与三个浸色辊带动布料,对布料进行两次染色,且第一次染色结束后,通过两个挤压辊引导布料脱离染色剂,两个挤压辊给布料提供张力,从而使布料不易松弛,进一步避免了褶皱的发生,且两个染色使得布料的染色效果更佳,两个染色结束后通过传导辊引导布料进入回料箱,由主动轮与从动轮挤压,挤出布料内多余的染料,且使得布料内染料相对均匀,从而使得装置达到染色相对均匀的优势。2、该布料染色装置,通过染色机主体右侧的顶部安装的回料箱,使得由染色完成后的布料由染色机主体进入回料箱,根据布的厚度转动螺纹调节杆,从而调节支撑架在回料箱顶部上下位移,从而带动支撑架底部转动连接的从动轮,通过调节从动轮,使得从动轮紧压主动轮,使得装置对不同厚度的布料均可回收染料,且由回料箱背面的第三电动机带动主动轮,布料放置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从而挤压出多余的染料,然后通过循环泵产生的吸力使得回料箱内的回收的染料由下料管进入过滤箱,过滤箱对回收的染料进行过滤处理,最后经过循环泵上的回流管进入染色机主体,从而使装置达到染料回收的效果相对较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接引辊与啮合齿轮连接结构示意测试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挤压辊与啮合齿轮连接结构示意俯视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回料箱与支撑架连接结构示意侧视截面图。图中标号说明:1、染色机主体;2、发热片;3、接引辊;4、染色辊;5、浸色辊;6、挤压辊;7、啮合齿轮;8、第一电动机;9、第二电动机;10、传导辊;11、回料箱;12、主动轮;13、第三电动机;14、循环泵;15、过滤箱;16、下料管;17、回流管;18、从动轮;19、支撑架;1901、支撑杆;1902、支撑板;20、螺纹调节杆;21、染色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机主体1,染色机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发热片2,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接引辊3,染色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染色剂21,染色机主体1内部的转动连接有三个染色辊4与三个浸色辊5,发热片2、染色辊4与浸色辊5均位于染色剂21的内部,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挤压辊6,两个接引辊3与挤压辊6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1的背面,两个接引辊3与挤压辊6的后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啮合齿轮7,相邻的两个啮合齿轮7相对的一侧啮合,染色机主体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发热片(2),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接引辊(3),所述染色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染色剂(21),所述染色机主体(1)内部的转动连接有三个染色辊(4)与三个浸色辊(5),所述发热片(2)、染色辊(4)与浸色辊(5)均位于染色剂(21)的内部,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挤压辊(6),两个所述接引辊(3)与挤压辊(6)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1)的背面,两个所述接引辊(3)与挤压辊(6)的后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啮合齿轮(7),相邻的两个所述啮合齿轮(7)相对的一侧啮合,所述染色机主体(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动机(8),底部的所述接引辊(3)和底部的挤压辊(6)的后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染色辊(4)与浸色辊(5)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1)的背面,所述染色机主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电动机(9),六个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三个染色辊(4)与浸色辊(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机主体(1)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导辊(10),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料箱(11),所述回料箱(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的后端贯穿并延伸出回料箱(11)的背面,所述回料箱(1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机(13),所述第三电动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动机(1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4),所述循环泵(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16),所述下料管(16)的顶部与回料箱(1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泵(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7),所述回流管(17)的左端贯穿并延伸入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所述主动轮(12)的顶部设置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回料箱(11)的顶部,所述支撑架(19)顶部的前后两侧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20),所述螺纹调节杆(20)的底端贯穿支撑架(19)并与回料箱(11)的顶部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包括染色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发热片(2),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接引辊(3),所述染色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染色剂(21),所述染色机主体(1)内部的转动连接有三个染色辊(4)与三个浸色辊(5),所述发热片(2)、染色辊(4)与浸色辊(5)均位于染色剂(21)的内部,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挤压辊(6),两个所述接引辊(3)与挤压辊(6)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1)的背面,两个所述接引辊(3)与挤压辊(6)的后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啮合齿轮(7),相邻的两个所述啮合齿轮(7)相对的一侧啮合,所述染色机主体(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动机(8),底部的所述接引辊(3)和底部的挤压辊(6)的后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染色辊(4)与浸色辊(5)的后端均贯穿并延伸出染色机主体(1)的背面,所述染色机主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六个第二电动机(9),六个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三个染色辊(4)与浸色辊(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机主体(1)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导辊(10),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料箱(11),所述回料箱(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的后端贯穿并延伸出回料箱(11)的背面,所述回料箱(1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机(13),所述第三电动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动机(1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机主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4),所述循环泵(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樑高祥江高祥芳张鹏飞胡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实赞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