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机上针筒防漏液结构
本技术涉及双面机
,具体为一种双面机上针筒防漏液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面机在生产过程中,设备部件持续做高速上下移动,需要织针润滑油一直注入针筒,以保证织针的润滑,但这样容易造成另一种问题:润滑油会通过针筒与大盘齿轮之间的间隙漏出,或者是通过两者相互连接的螺纹孔隙滴出,漏出的润滑油滴到布面上将会影响成品布的质量;为了解决漏油的情况,现有技术均是通过加装密封垫片或密封圈,虽然可以提高密封性,但密封垫片或密封圈长时间使用后易老化,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还是会存在漏油的情况发生,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机上针筒防漏液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密封垫片或密封圈长时间使用后易老化,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还是会存在漏油的情况发生,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机上针筒防漏液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机上针筒防漏液结构,包括针筒(1)和大盘齿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底端表面焊接连接有密封环(8),且密封环(8)内的针筒(1)底端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大盘齿轮(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密封槽(9),且密封槽(9)内的大盘齿轮(2)的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大盘齿轮(2)的侧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第二螺纹孔(5),且大盘齿轮(2)上开设有环形储油槽(15),所述第一螺纹孔(3)内螺纹旋入有第一螺纹杆(6),且第一螺纹孔(3)底端的大盘齿轮(2)内壁开设有空腔(4),并且第一螺纹孔(3)的底端与空腔(4)之间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机上针筒防漏液结构,包括针筒(1)和大盘齿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底端表面焊接连接有密封环(8),且密封环(8)内的针筒(1)底端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大盘齿轮(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密封槽(9),且密封槽(9)内的大盘齿轮(2)的顶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大盘齿轮(2)的侧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第二螺纹孔(5),且大盘齿轮(2)上开设有环形储油槽(15),所述第一螺纹孔(3)内螺纹旋入有第一螺纹杆(6),且第一螺纹孔(3)底端的大盘齿轮(2)内壁开设有空腔(4),并且第一螺纹孔(3)的底端与空腔(4)之间相连通,所述空腔(4)的腔壁通过第二导油槽(14)与储油槽(15)的槽壁相连通,且储油槽(15)的顶端开口塞入有密封塞(16),所述第一螺纹杆(6)呈中空状结构,且第一螺纹杆(6)的内部插入有齿条轴(11),所述第二螺纹孔(5)与空腔(4)相连通,且第二螺纹孔(5)内部螺纹旋入有第二螺纹杆(7),并且第二螺纹杆(7)与齿条(12)滚动轴承连接,所述密封环(8)嵌入至密封槽(9)内,且密封槽(9)的槽底通过第一导油槽(10)与大盘齿轮(2)上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飞,钱红敏,蔡燕城,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